民国时期高等院校学术期刊的出版与法学研究

来源 :比较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中国的报刊业开始真正发展起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到民国初年,各种门类的报刊杂志日渐丰富。报刊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为当时云集大量知识分子的高等院校从事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创造了必要条件。作为学术研究成果载体的学术性刊物孕育而生已势所当然。它们的出现,改变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newspaper industry in China started to really develop. After nearly a decade of development, b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various kinds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bunda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create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at were rich in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Academic journals as carriers of academic research have been born. They appear, change
其他文献
五月的春风传送着劳动者的故事,五月的鲜花献给劳动者祝福,在种子迎着春光发芽、花海沐浴汗水飘香的季节,又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如约而至.rn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伴随着1886年5月1
期刊
2009年霜降时节,笔者来到北京宣武艺园散步。天气虽然较冷,但眼见一株株油松娇姿百态,一棵棵桧柏直插蓝天。“啊!这不是十世班禅大师栽植的树吗?”“是,这就是23年前十世班禅
人来人往的大栅栏、川流不息的北京南站、结缘奥运的首钢园区……这些地方人们耳熟能详,也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它们的设计都出自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期刊
1937年11月,我和同学鲁光钊从杭州出发,辗转数千里找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经我父亲的学生李克农的关系,由董必武给罗瑞卿写了封信,介绍我们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革命战争
朱士珍,1959年10月至1966年在周总理身边担任内勤卫士,负责照顾周总理的生活有七年多。在2010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34周年前夕,朱士珍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用平实的话语,真实地
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浓缩,它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学习汉语的人.正所谓“字如其人”,在字里行间,往往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品性.书法是表现个性、抒发情感、寄托理
期刊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心都子方法的突破,已不仅仅是技巧问题,它毋宁说是思想的更新。———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的研讨,长久以来是欧洲法理学的重要课题。然而
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应对“金融海啸”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系列活动,中国人受到了激
1972年5月,应中央广播事业局的邀请,意大利著名制片人、导演安东尼奥尼率电视摄影团队访华,拍摄了大量素材。他们回去后制作了电视片《中国》,在意大利和其他一些国家、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