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吴文化研究综述

来源 :学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吴文化又有了新的进取和突破,本文从认识吴文化的主流层面出发,综述近年来吴文化研究的总体认识和有关特征,并涉及的许多重要项目和课题,为今后吴文化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吴文化;研究;现代化
  
  吴文化研究在上世纪就高潮迭起,吴文化的深邃内涵不断被挖掘,并逐步趋向深入。苏州大学王卫平已专文介绍(《80年代吴文化研究概要》),载《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增刊“吴学研究专辑”),嗣后,王卫平、戴卫东又有力作《近十年来吴文化研究术要》(载《吴文化与现代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江苏古迹出版社,2002.5)。本文在此基础上,在时间上再作延伸。纵观近年尤其是2000年以来,吴文化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兹根据已公开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加以整理和综述如下:
  吴国的建立仍是吴文化研究的聚焦之处:“太伯、仲雍奔荆蛮”所涉地望在近年吴文化研究中又有新观点,武进博物馆王岳群根据一直和佘城遗址的考古报告,花山遗址距今40000-3300年左右,佘城遗址距今3600-3000年左右,两者文化内涵基本一致,且均不同程度受周围文化的影响,加之考虑江阴遗址文物古迹众多的特点,在《太伯、仲雍奔荆蛮地望考〈《东南文化》,2003.3〉文中提出地望在今江苏江阴。同时,他还从考证“句吴”名称的来源;根据太伯、仲雍所奔之地有“文身断发”习俗的史载,认为《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记载与花山、佘城遗址情况基本吻合。关于“吴王余味墓葬遗址:的探讨在近年研究中也更深入,根据大港北山顶发现余味的墓葬以及出土文物,镇江严其林,程建著《京口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认为吴王余味死后葬在丹徒大港。苏州博物馆钱公麟、徐亦鹏著《苏州考古》(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8)则认为“即使在墓中出土带有吴国王者的铭文青铜器,也不能仅以作为依据,断定其墓一定是吴王墓。”“大港至谏壁一线山顶上的春秋时期大墓,达不到吴国王陵的水准。”“从其墓的形制、规格、时代来看,作为庆封墓有一定的可能性,”同时指出,春秋时齐国逃臣庆封曾被吴国于此作奉邑之地。此外,南京大学戴宁汝《太湖地区同时代文化初探》,载《南京大学历史学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5.1)、南京博物院耕夫在《略论苏南土墩墓》(《东南文化》,2001.3)等亦撰文进行相关探讨。
  农史研究是近年吴文化研究取得进展的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从经济生产、自然环境分析太湖地区以晚稻为主的原因,他在《宋代的早稻和晚稻》(《中国农史》,2002.1)中指出:宋代政府采纳政策是太湖地区种植晚稻重要原因,在自然条件方面,水旱变化比气候转冷则对太湖地区晚稻种植影响更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根蟠在《大江下游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唐宋时代为中心的讨论》(《历史研究》,2002.5)文中认为太湖平原保持以晚粳为主的格局,除了自然条件和经济方面原因外,与稻麦复种的推广不无关系。中国农业博物馆闵宗殿《晚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发展》(《中国农史》,2002.3)文中分析苏湖地区稻麦二熟制常年的产量后,阐述当时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下降,这是晚清南方水田复种指数提速的原因。在棉业方面,马万旺《宋代以后太湖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劳力充裕、政府倡导、纺具革新、种植得法,得出棉业兴旺的结论。虞云国《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中国农史》,2002.1)文中从耕地充分开垦、水利普遍建成和经营方式完善等方面详析繁盛原因。曾雄生著《从江东犁到铁搭:9世纪到19世纪江南的缩影》(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3.3)则在农用生产工具作了深入的探讨。
  商业研究也有推陈出新的成果。陈国灿在《宋代江南城镇的物资供应与消费》(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3.4)文中认为宋代民间系统的物资供应有民间生产和民间商业两种形式。苏州博物馆吴琴《明清苏州商品经济与文物藏家群体》文中,分析收藏家厚古却不薄今,收藏家兼学者、艺术家等这些特点都与苏州城市商业经济环境之风开放、观念领先息息相关。南京大学历史系范金民在《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文化》(《江海学刊》,2002.1)文中认为明清时期的各区地域商人在江南刻书印书,贩书贩纸,收藏书画器,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工艺品市场的发育成长。
  吴文化素有“尚文好学”之风,近年的研究也显示出这样的特色。张敏、李海生《顾炎武:开启清代朴学思潮第一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1)文中认为顾炎武是开启朴学思潮大师,他把为人和为学统一起来,力开朴实学风。任桐《晚清苏南改良思想群落的地域成因》(《江海学刊》,2001.1)一文探讨地域因素对于人们文化结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内在影响,并由此揭示这批苏南改良思想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张庆翔《从吴语的浊辅音看清浊概念》(《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3)解释吴语清浊的语音学机制,并引入紧松的概念,认为在吴语音系中使用紧松代替清浊更加科学合理。少先一《论清代吴中声律词派的形成具特色》(《江海学刊》,2001.2)从乾嘉学风、家庭熏染和词史风会等方面探讨其形成及其特色。苏州大学方汉文、杨露祎在《吴文学和外来文学的汇通与比较》文中彰显吴文学的独特的地理个性,对吴文学与其它周边文学,以及海外文学的汇通和比较进行综述。苏州大学许周鹣撰文《吴地世族兴衰辨》(《苏州大学学报》,2002.4),在剖析大量史实后,论述吴地世家大族兴衰的历史变迁原因及影响。
  总之,近年吴文化研究启迪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大深入研究的力度。近年召开的各类吴文化学术讨论会更起了推波动澜的重要作用,坚信今后吴文化研究一定会更结硕果,更富特色。
  
  责任编辑:王轶萌
其他文献
【摘要】在网络媒体带来的社会变迁中,网上交流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作为网络交往的表达形式——网络语言也成为网络社会中新的文化现象,并迅速渗透到现实社会。诙谐新颖简洁的网络语言,成为青少年充满激情,富有创造力,活泼好奇的个性最好的诠释,青少年是网络语言最积极的使用者、创造者和捍卫者,因此网络语言的发展对青少年的群体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青少年;群体认同;心态    1形形色色
期刊
【摘要】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审美教育能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及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渴望和追求;作者在本文提出如何中专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做法和认识。  【关键词】审美教育;中专语文教学    审美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知、欣赏和评判的一种心理活动。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分辨什么是真
期刊
【摘要】个性化的用户信息需求引导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向个性化转变,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    我们正在步入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新时代,图书馆事业亦未曾落伍,图书馆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十七大精神”对文化事业提出的要求,对图书馆事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事业将谋求更高层次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个性化的用户信息
期刊
【摘要】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公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重新回顾、深入探求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不但对于解决我们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公正问题有益,而且对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长远建设,对我国当代行政管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从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基础、价值内涵、主要内容、启示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公正;和谐社会     一
期刊
【摘要】“孝”的伦理规范一直是封建社会的遥控器,规范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限制着人们的活动形式,保持着社会的一致性,维持着社会的运转次序。庄子在社会现实的层面上,关注人民的生活,对“孝”的伦理纲常进行了辛辣的批判。在人的终极关怀意义层面上,庄子要求人们从精神上超脱世俗思想的束缚,回归人的真实本性,与万物通体。用自然的大胸襟和大境界来看待万物,超越心胸的局限性和偏激性,最终到达一种无羁无絆的逍遥游境界。
期刊
【摘要】如何加强对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有效引导其进行自我规划,促进其能力的培养与自身的发展,已成为当前硕士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加以解决的核心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我国法科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分析为参照,对人文学科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法科硕士;培养模式;完善举措    一、引言    近年来,各大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这对硕士研究生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更高
期刊
【摘要】金华市本级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开始于1999年,实施几年来,在规范调控土地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金华市本级土地储备工作的运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即是作者经过认真调研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体会,就金华市本级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城乡建设;
期刊
【摘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人才队伍建设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该县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关键词】人才;建设;措施    桓仁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人才强县战略。他们在努力抓好基层党建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突出发挥人才优势,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储备人才的政策措施,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党的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
期刊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对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找出其形成原因,并积极制定犯罪干预体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社会课题。本文以哈尔滨市第一看守所男性在押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爱森克个性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 ionnaire)(简称EPQ量表)对其人格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将为后续针对犯罪人员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积累资料,为有关部门从心理学角度认识和
期刊
【摘要】文章从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电子技术教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它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且内容多,课时紧。而就目前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完全接受这门课的全部知识,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的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