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忘本与失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nd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有效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再次被广大同仁关注和重视,成为中学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当然,它并非真热,而是虚热。恕笔者直言,这种虚热现象在近年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初、高中语文课堂中比比皆是。名目繁多、别出心裁的各种作秀和折腾屡见不鲜,真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且颇有愈演愈烈之势。实在令人忧虑。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而笔者以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忘本和失范应当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语文教学究竟当以什么为本,曾经一度有些走向清晰的问题,如今似乎又重新变得模糊、混沌了。无本必虚,失范则乱,因而各行其是,乱象丛生便几乎不可避免。倘若不切实重视和认真反思我们面临的严峻现状,并想方设法科学解答和着力解决忘本与失范两大棘手问题,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只能兴致勃勃地走向末路。至于能否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尚不得而知。但愿只是笔者杞人忧天而已。
  一.忘本——使语文课堂很受伤
  此处的忘本,也并非彻头彻尾的忘却和分道扬镳的背离,主要是指若即若离的疏远和漫不经心的忽视。简言之,就是缺乏必要而足够的重视。不少问题看似偶然,实为必然。因为无论我们怎么定义语文教学,语言,始终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探讨语文课堂理当以此为基本前提和重要准则。笔者一直很赞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家洪镇涛先生的“语文姓‘语’”的观点,也曾提出过“一本四度”的教学构想,其中的“一本”指的是“以‘语言’为本”。这个本,既是本体,也是本位,又是本色、本质,乃立足之本,即根本是也。多年语文教改的经验和教训昭示: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就在于语文课堂务必坚守和充分体现语言之本,只有切实重视并落实了语言这一根本,语文教学才能扎实有效,精彩纷呈;一旦背离了语言之本,与语言渐行渐远,那么很受伤的决不只是个别语文课堂,而是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几十年,而语文课堂忘本甚至严重忘本的现象未见明显改观和整体质变。随处可见的普通课堂大多是这样,就连各种颇具规模、级别不低的评比性、观摩性语文课堂,包括一些博得众多评委首肯而获得某某大奖的典范课堂,也同样难以穿越忘本之怪圈。阅读课堂如此,写作课堂亦然,语言之本被语文教学边缘化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了。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文本都是由语言建构的,撇开语言必然无法阅读文本,但假如纯粹只把语言当作阅读工具,即借助语言信息(含义)理解内容主旨;而不是作为阅读对象和目标,即立足语言领悟其内涵、揣摩其精妙、体味其韵味、探究其神奇等,那么语文学科就跟政治、历史等其他人文性学科没有本质性区别了。笔者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一个极为严重的误区,这就是对工具性的理解非常肤浅,常常不假思索地移植和嫁接工具性,故在许多语文课堂,语言也仍然是组装文章的工具而已,并不是必须重视的语文教学之根本,这就直接导致了语言重要地位的实质性丧失。尽管时至今日,完全悬置语言而喋喋不休于内容、情感、思想等的语文课堂,似乎也并不多见,更多的就是那种有意无意地将语言从根本降格为工具课堂。由于语言在课堂中被不经意地边缘化了,变得无足轻重,于是觉得注重语言不仅无甚必要,而且还会拖累课堂的创意、个性、看点、特色等,甚至有被同仁误解为课堂理念滞后、传统(陈旧)之风险,如此推想下去,实在令人既忧心又无奈。
  其实语文课堂的重点就是学习语言,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只要真正掌握和参透了语言,就不难知晓内容、主旨、思想、情感等要素。就此而言,语文课堂存在的回避、疏远、忽视语言等流弊,无异于舍本逐末。以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节选)》为例,可以解读和需要探究的信息相当丰富,但无论解读什么,其出发点和着陆点还是语言。可是,笔者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自我感觉不错、似乎口碑颇佳的优秀教案(案例),便发现其存在的共同缺陷,那就是语言被明显降格,这样的语文课堂,语言只是不折不扣的施教工具,绝对不是教学目标,因而遭遇疏远或忽视也并不意外。且看这些出自不同教师之手、体现时代创意的教案(案例),其问题设计却有着惊人的雷同——“是怎样的地坛吸引了‘我’?”“为什么‘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在地坛里究竟得到了什么?”“‘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非常明显,上述问题几乎皆是关于内容(语义)、情感等的解读,根本没有把语言(因素)作为重点。此类语文课堂重视的不是“语(言)”而是“文(意)”,用时兴的话表述是“人文”,无论如何创新,怎样给力,最终达成的却还是思品课的目标,距离语言之本实在有些遥远。当掌声停息之后,那些如愿以偿地获得种种殊荣的执教者,倘冷静反思一下自己施展浑身解数所得的结果,竟与语文之本大相径庭,不知有何感慨?
  或许,过多地纠结于某些语文教师不够公允,也缺乏实际意义,他们大多只是粉墨登场的角色扮演者而已。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这些夹杂了太多功利的课堂,甘愿受制于无形的推手,借助貌似新潮、前卫的语文教学外在形式(手段),涂改了语文课堂本色,稀释了语文学习要素,游离了语文教学目标。笔者以为,现代文化人应当具有足够的清醒,千万不要继续潜意识地拔高、夸大和误解语文学科的教学功能。在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和格局中,语文,只是一门普通的基础性课程,不可能也无必要“铁肩担道义”“妙语定乾坤”,承载过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使命。理直气壮地张扬并不折不扣地落实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指导和帮助学习者有效掌握与正确使用汉语言文字才是重中之重。否则,势必轻重颠倒,走火入魔,陷入主次混淆的误区而难以自拔。
  相对刚性的阅读课堂已是如此,而被有意无意软化的写作(指导)课堂则更为不妙,受伤更重。如实而言,目前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大多处于无序振荡状态。能够真正在写作课堂投入精力、潜心钻研的语文教师寥若晨星,根本原因并非写作不如阅读重要,而是即使意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且经过一定努力,也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理想成效。在这个多少有些心浮气躁的时代,写作成为语文教学名副其实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敷衍便逐渐演变为一种写作教学常态。在此背景下,切实立足于语言根本进行积极尝试和勇于探索的写作课堂,犹如海市蜃楼,难得一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五花八门、标新立异的模式、结构、技法等,尽管写作教学也确实需要这些知识和技能(法),但假如脱离了语言(运用)之本,那么一切都是缘木求鱼,事与愿违。   如常见的片段性细节描写,要点、结构、技法等固然需要考虑,但更关键则在于语言运用。任何细节均由语言组装而成的,掏空了语言元素,细节就不复存在,纵然技法高超绝伦也枉然。然而,不少写作课堂却多是注重于写什么,即构筑细节需要借助哪些要点;而不是怎样写,即呈现细节应该如何运用语言恰当表达。前者着眼于细节的内容信息,后者侧重于细节的构成元素(语言)。通常我们努力在指导学生操练的细节描写,其实就是“描写细节的内容”,重点显然是内容而非语言。内容就是细节描写的要求和目标,似乎描写的内容越细,就越能体现写作能力和语文水平,至于怎样锤炼语言几乎被彻底遗忘。随手摘引一位高一学生的细节描写——“只见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生,快速地从楼梯口冲了上来。由于地滑,她似乎一下子没有站稳,身体左右摇摆了几下。她舒了口气,把手伸进口袋,摸出饭卡,擦了擦,放到读卡器上,又用手指了指要的饭菜,而后会心一笑,端着饭菜向座位走去。”从内容看,这段文字基本符合细节描写的有关要求了,作为范文介绍给其他学生也无可厚非。但从语言运用分析,至少有两处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她似乎一下子没有站稳”的“一下子”和“没有”的位置不当,应该是“没有一下子(站稳)”,因为“一下子”是在描述“站”的瞬间状态;倘要保留“似乎”,那么改为“一下子站不稳”更妥当些。二是“她会心一笑”的“会心”是“领悟到别人没有说明的心思”的意思,应该是在接收到对方发出的某种信息后的心理反应,这里并没有出现对方信息的明确传递,无“心”可“会”,因而语言运用就存在问题了;可以改为“舒心(一笑)”“满意(一笑)”“微微(一笑)”等。
  不管已经出现过或者还将冒出多少关于语文教学的诠释和争议,只要语文学科没有被取消或被收购,语言,始终就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本。任何忘本的观念、主张和行为,都会让语文教学很受伤,势必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切实提高。
  二.失范——令语文课堂太离谱
  如果忘本可称之为语文教学的内疾,圈外人未必能够轻易识别,那么失范便是语文教学的外伤了,粗粗一瞥即可知晓病因。众所周知,教学固然需要创新,但创新不能违背教学宗旨和原则,更不能舍本逐末,置学科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而不顾,热衷于玩花样,搞噱头,秀自我,摆乌龙,一味求新。然而,如今的不少语文教学课堂,借改革之名,行纷乱之实。教学目标没有了,文本解读不要了,语言品味缺失了,能力培养掏空了,剩下的就是种种匪夷所思、眼花缭乱的离谱和空翻,语文教师从脚踏实地的工兵升级为凌霄高蹈的空军,大本营便是不着边际的空中楼阁。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一次地市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教材是课外的一篇议论性文章。作为教学评比,参赛教师希望不落窠臼,试图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以期胜人一筹,超越对手,并无意外可言,完全可以理解。笔者只是认为,这种评比、观摩课堂,就更应该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基本规范,因为这类课堂往往具有标杆意义和导向效应。以议论性文本为例,无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都理当重视《课标》要求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换言之,议论类文本的三大要素、常规结构、观点见解、论据运用、论证方法(技巧)、理性思维、语言特点等,均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假如遗弃了这些内容,语文课堂不仅失范,还必然空泛。而不少语文课堂的现状就是,(教学)目标可以嫌弃,文本(教材)可以搁置,规范可以超越,语言可以轮空,知识可以淡化,能力可以忽悠,情感可以嫁接,似乎没有什么是语文课堂必需“教”和“学”的。试想,在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失却了规范的课堂,还能有什么真正的效率可言呢?
  可见,如何恰当评判课堂教学的优劣?评判语文课堂究竟还有没有规范(即共性标准)?倘若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某些规范,那么怎样在课堂中予以体现和落实?这些问题倘是放在其他学科,也许会觉得是无事生非,根本用不着花费口舌。而在语文学科,往往简单问题复杂化,实际问题玄虚化,底层问题顶层化,津津乐道、孜孜以求如此的人实在不少。而这种热衷和努力最明显的结果,就是颠覆和解构了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课堂规范,普遍出现了失范的混乱状态。根据笔者观察和分析,语文课堂失范通常表现为以下诸方面。
  1.目标失范。如实而言,此处的失范已有避重就轻之嫌,如今语文课堂的教学(学习)目标,不是失范,而是失踪——多数课堂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目标这一至关重要的信息。笔者觉得,许多观摩课堂(学习、教学)目标集体失踪,也许并非教师未作目标设定,而是出于多种考虑,不想、不愿或者不敢将目标昭告天下,学生们也自然懵懵懂懂,云里雾里,只能跟着感觉走了。不过,我们可以搜寻某些教学设计(文本),以窥见若干蛛丝马迹,并发现一些目标设定存在的问题。权且引用两个均由参加省级比赛的优秀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材料是一篇题为《底层》(蔡翔)的文化散文,其一为:1.明确底层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底层的生活和命运。2.探究“我”与底层的关系,思考城市化进程中人的位置。其二是: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底层,理解并同情他们,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引导树立努力建设社会公正、公平的观念。2.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体会意蕴情感。3.引导学生体会表达强烈或丰富的关键语句从而理解文意。很显然,这些目标存在“人文强势而语言懦弱”、“认知饱满而审美干瘪”、“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等缺陷,倘若据此展开课堂教学,也许仍然可以表现得很人文很思想很情感,但肯定无法真正做到很语文很审美很知性了。目标失范必然导致方向偏差,用力不当,事倍功半。
  2.重点失范。教学常识告诉我们,每一堂课课内所能获得的认知都非常有限。因而真正有效的课堂除了明确和规范教学(学习)目标,还得突出教学重点,不可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倘若目标属于基本定向的话,那么重点便是具体定位了。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等,妥善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体现的不只是教师的艺术匠心,更多的则是教师的学科素养和自身功底。然而,主次颠倒、轻重错位、深浅混淆等重点失范的语文课堂比比皆是。即使是一些貌似有规模、有档次的观摩课堂,这种失范现象也并非绝无仅有。如在高中阶段学习议论性(类)文本,关注于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事例)运用、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也是需要的,但似乎尚须提升,至少应当将“理性思考(思维),辩证分析(阐述)”作为重点。换言之,就是要指导学生关注文章内在的思辨智慧和理性价值。而笔者在一些观摩课堂常常发现,有的语文课堂试图驾轻就熟,竟别出心裁地瞄准了文章的结构,满堂都是“起、承、转、合”的介绍、分析和形式借鉴,导致了教学重点失范。也有的则过多地拘泥于议论文本的观点、内容等,课堂成了平铺直叙式的照本宣科,毫无取舍,无所侧重,失范再度成为失踪。此外,不恰当的添加、迁移和创意等,也都是导致课堂重点失范的直接原因。   3.解读失范。文本(章)解读是语文教师“看家护院”的基本功。惟其如此,如何解读文本(章),也是语文教师高低优劣的重要分野。然而,语文课堂文本解读的失范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是一些省区级、全国级教学评比课堂,也屡见不鲜,实在堪忧。失范主要表现为这么几方面:一是过浅。迄今为止,语文课堂“重思想,轻艺术”、“重内容,轻语言”等现象依然无法避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解读过浅则是主要症结。由于艺术鉴赏和语言品味需要足够的深度,若无法深入,则只能停留在内容表层滑行。有的意识到滑行过于单调,便穿插几次分组讨论杂耍和打诨,以忽悠学生和评委。二是过死。尽管对于文本解读的机械、呆板、狭隘,以及一条道上走到黑的非此不可,早就有人提出过严厉批评,但这种现象却远未销声匿迹。当然,笔者也并不赞同天花乱坠般的课堂生成,既然教学活动属于目的性很强的认知行为,必要的课前预设就不可或缺,这是教师作为的着力之处。不过,倘若教师“咬定‘预设’不放松”,解读就难免僵化、死板,根本不符合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和阅读创新。三是过度。“研究性学习”风靡过后,留下了过度解读的后遗症。当年那种“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热,被改装并移植到了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似乎小文本就是大宇宙,里面什么都会有,什么都应该有,在一番腾云驾雾、海阔天空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中,却离开文本愈来愈遥远,也越来越荒唐。
  4.流程失范。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而有序的系统结构,从导入到结语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这就是教学流程规范,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然而,如今不少语文课堂,在“新理念课堂”、“研究性课堂”、“自主课堂”、“创新课堂”等彩旗招展,以及一些不太懂行也不够负责的“专家”、“名师”的推波助澜之下,闲云野鹤,信马由缰,任意东西,把离谱和创新混为一谈,将闹腾与突破相提并论,于是流程失范便毋庸置疑地构成了许多语文课堂的明显特色。笔者以为,有效课堂的基点在于有序而规范,教学流程失范,就意味着课堂呈现为无序状态。以语文课堂的古诗词鉴赏为例,如果失却了整体感知诗词内容的这一重要环节的铺垫和预热,而是直奔主题,指导学生赏析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内容和观点态度等,这种剑指偏锋式的解读,应该也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相关答案,而且偶尔这么急功近利一番,也许不会有什么大碍。然而,这种解读流程一旦成为语文课堂的解读常规和常态,问题的严重性就显而易见了。古人说“诗无达诂”,并不等于诗词可以断章取义地曲解和误读,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介绍一些解读方法和技巧的确是需要的,但不能背离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规律,否则不是喧宾夺主,就是歧途亡羊。
  正常的秩序需要依靠合理的规范来维持,规范的缺失必然导致无序和紊乱。多年前笔者便颇不识时务地说过,中小学语文课堂不是人人可以尽情释放、恣意张扬和自由飞翔的KTV。且不说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即使是从狭义的语文课程实施要求衡量,也还得恪守最起码的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则。混沌、纷乱和无序应该不是物质世界的高级形态,自然也肯定不是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周红阳,浙江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责任编校:周 聪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想做伟大的科学家;有的人想做虔诚的教徒;有的人想做翱翔在天空的飞行员;有的人想做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梦想都必须具备
本文首次从斑蝥体内提取纯化得到一种活性蛋白,并对其抗血栓和抗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对其蛋白质进行提取,用DEAE-32纤维素层析柱对所分离斑蝥蛋白粗提
锂空气电池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 Ah g~(-1))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二次化学电源,但是正极催化剂、电解液和负极材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了锂空气电池的发展。其中,正极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和稳定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氧化钛是目前公认的最稳定的锂空气电池正极材料,但是不理想的电催化能力和电子导电性导致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并不理想。本工作中,我们通过在二氧化钛中引入氧缺陷改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