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代琉璃御窑传统技艺探究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gu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南京明代琉璃御窑指专为建设南京明故宫和南京大报恩寺塔等皇家建筑所需琉璃构件的皇家御窑。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及资料,探究南京明故宫和大报恩寺塔琉璃构件制作传统技艺,包括其原料、造型工具、造型技艺、琉璃烧成、造型题材等传统技艺的研究。
  关键词  琉璃御窑;明故宫;大报恩寺塔;传统琉璃技艺
  0  前  言
   南京的明故宫遗址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南京故宫,是明朝建立时的首都南京(当时称应天府)的皇宫,经历明初三朝。明故宫始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约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建设历时二十余年,占地面积约101.2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被称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宫殿”,是中国古代都城宫殿智慧集萃的建筑群。据《明太宗实录》记载,“(北京故宫)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明故宫),而高敞壮丽过之。”建筑形制被北京故宫所继承。
   南京明代大报恩寺塔,也是当时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南京博物院明代陶瓷展厅,有一座高全琉璃构造的拱门,是南京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座琉璃拱门(见图1)。原塔九层八面,塔门四实四虚,共有72座拱门,152个风铃,是当时中国最高建筑,宝塔全部使用琉璃建筑构件,西方人称“南京瓷塔”。大报恩寺琉璃塔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始建,明宣德三年(1428年)完工,原大报恩寺塔在清代时期毁于太平天国内乱,南京博物院收藏展出的琉璃拱门出土于南京明代琉璃御窑遗址。
   这些杰出的皇家建筑离不开南京皇家琉璃御窑的生产,对南京皇家琉璃御窑烧造的琉璃建筑构件的原料、成型技艺、琉璃釉技艺、烧成等传统技艺的探究,是南京传统皇家琉璃技艺传承的基础。
  1  南京琉璃御窑的生产原料
   南京琉璃御窑所生产的琉璃构件使用的原料分为泥坯原料和琉璃釉原料。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展陈的明故宫琉璃瓦当滴水(见图2)和南京博物院收藏展陈的大报恩寺琉璃砖的实物呈乳白、灰白等白色陶土特征,从古太平府(今安徽省当涂县)琉璃窑收藏的皇家建筑琉璃残件看,土质也具有此特征。陶土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一般还含有少量的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钙等,含量决定了陶泥颜色和材料性能。
   据《明会典》卷一记载“……如烧造琉璃砖瓦,所用白土,例于太平府(今安徽省当涂县)采取。”又据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第七篇“陶诞”记载“……若皇家宫殿所用,大异于是。其制为琉璃瓦者……其土必取于太平府造成。”
   由记载可知,南京皇家琉璃构件的基材原料是太平府(今安徽省当涂县)的白色陶土,与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馆及太平府琉璃窑收藏的原料特征是相同的。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南京皇家琉璃釉的原料是:“……成色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外省亲王殿与仙佛宫殿间亦为之,但色料各有配合采取,不必尽同。民居则有禁也。”[4]琉璃釉料的配制在陶瓷行业中是最难掌握也是最秘密的技艺,可以看出传统的釉料以经验性的土配方为主。琉璃釉料主要由熔剂、着色剂和石英等构成,着色剂氧化物一般呈红、黄、蓝、黑等色,根据比例调配,可以调配出各种红、黄、橙、蓝、绿、孔雀蓝、紫等釉色。
  2  南京皇家琉璃构件的造型工具和造型技艺
   据南京浦口汉井出土的陶拍工具和在南京陆续发现的南朝、宋朝、明等古窑址,可以证明南京制陶历史悠久,发展到明代时,南京皇家琉璃御窑的琉璃传统制造技艺达到了南京陶瓷制造的历史最辉煌的阶段。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琉璃瓦者……以圆竹与斫木为模,逐片成造。”琉璃瓦成型是以圆竹或砍琢树木制成的内模模具,逐片制作;“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其中的木框为外模,铁线弓为切割戛平工具,记载的砖瓦造型制作工具是竹模、木模、铁线弓等。
   镇脊琉璃雕塑构件的成型工艺“镇脊两头者有鸟兽诸形象,皆人工逐一做成。”没有明确指出有无模具,参照同时代陶瓷制作技艺,传统批量陶瓷产品一般都使用模具,传统模具称为“范”,陶瓷成型模具一般用竹、木、陶“范”。传统手工雕塑陶坯工具一般有竹刀、竹木拍、铁弓、木转盘等。
  3  南京皇家琉璃构件的烧成
   南京琉璃御窑在今南京市雨花台区窑岗村,据2015年南京市雨花台区区政府文化局立碑记载:“琉璃窑古名芙蓉山,明洪武年间于此山置七十二座御窑,烧制琉璃砖瓦,遂得名琉璃窑。因所用原料白土从太平府运来,亦称太平窑。今名窑岗村。2008年,此地发掘出十四座琉璃窑体,证实明故宫、大报恩寺等所用琉璃建筑构件均来源于此。”发掘的其中一座琉璃御窑整体移至南京博物馆。在南京博物馆的展陈说明记录:“2008年3月-10月,南京博物馆在南京市雨花台区窑岗村进行考古发掘。这是一处明代琉璃窑遗址,是文献中聚宝山(芙蓉山)琉璃窑址的一部分,专为明故宫、大报恩寺、帝王陵寝(明孝陵)等皇家建筑烧造各类琉璃构件。考古发掘结束后,南京博物馆将其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琉璃窑(10号窑)整体搬迁进行保护、展出。這座琉璃窑平面呈不规则的马蹄形,其南北总长12.36米,最宽处3.98米,最深处距地表2.8米,由窑门、火塘、窑室、烟道四部分构成。窑门外有砖砌的挡火墙,窑床上分布着若干吸火孔,用来控制火焰,使上升到窑顶的火焰不单纯倒向窑室后部,让火焰覆盖所有的烧成物,使坯件受热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琉璃烧造的成功率。”(见图3)
   南京皇家琉璃瓦砖等建筑构件的烧造工艺,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是:“琉璃瓦者……先装入琉璃窑内,每柴五千斤烧瓦百片。取出……成色再入别窑,减杀薪火,逼成琉璃宝色。”现代语言意思是:烧制琉璃瓦,将已成型琉璃瓦泥坯先装入琉璃窑内,每五千斤柴可以烧制一百片琉璃瓦。取出素烧坯后,上釉成色,再进别的窑釉烧,釉烧温度要降低(传统琉璃釉多为中低温琉璃釉),直至烧成琉璃宝光釉色。烧成的技艺流程是:装坯—素烧—上釉—釉烧—成品出窑。素烧温度约1 100 ℃,釉烧温度约800~900 ℃。
  4  南京皇家琉璃构件的艺术表现题材
   南京皇家御窑烧造的琉璃构件艺术表现题材主要表现的是皇家特色,最早使用明代五爪飞龙及其它明式皇家建筑造型形式。据目前发现的明故宫和大报恩寺塔的琉璃构件艺术表现题材,瓦当主要是黄色、黛色的五爪金龙和白色、黛色的凤凰,镇脊有龙凤瑞兽,砖柱有图案花草等。大报恩寺塔则大多是佛教艺术题材,如南京博物院收藏展陈的拱门有莲花座,金翅大鹏鸟、白象、白羊、飞龙、龙女,以及缺少的狮子座等题材。
  5  结  论
   南京琉璃御窑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延续意义很重要,这是完善南京皇家建筑明故宫、明孝陵、明城墙、大报恩寺等文物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南京皇家琉璃御窑博物馆,确立南京琉璃技艺的地位,建立南京琉璃官窑传统技艺传承体系,建立南京皇家琉璃构件复原烧造工场,还可以此为基础建立品牌化的院校设计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的南京皇家琉璃技艺的良性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打开思路,突破产品思维定式,围绕文化基点,设计多方位的符合当代市场消费的产品。
  参 考 文 献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1637.
其他文献
<正> 科技创新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先进生产力是先进科技成果物化和转化的结果,而创业中心(孵化器)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因此,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品种较多且分布面积较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以来较为重视农业发展,为整合我国农业经营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拉动农村经济增长
衣着要注意保暖,但不要轻易“全副武装”。俗话说“多衣多寒”,所以穿戴要适度。通过锻炼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能力是冬日养生的要义所在。
随着互联网络用户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网民们正逐渐步入Internet的大社会中,当你面对数以千万计的网站,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流连忘返时,一定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当点击某一
我县属于高寒地区,而牦牛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耐劳性、耐寒性等特征,而且能够在沼泽环境中行走。因此牦牛对于我县而言,具有的经济价值极大,市场发展前景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的干预性护理及肺功能检测。方法抽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与40例哮喘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干预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
《中国水土保持》权威报道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政策性、技术性、实用性、知识性和资料性。《中国水土保持》是各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是广大水土保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