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乙、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感染途径。方法 对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用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结果 透析患者乙型肝炎感染率53.1%,丙型肝炎感染率69.4%。输血组乙、丙型肝炎感染率大于未输血组;透析程24个月以上者丙型肝炎感染率大于透析12个月以内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年限的增加是丙型肝炎感染的主要因素,提示透析程的危险度大于输血危险度。20份血站提供的血制品有3份HCV-RNA阳性,20份复用透析器经消毒处理后检测出2份HCV-RNA阳性,9例工作人员HCVRNA及HBVDNA均阴性。结论 加强透析室的管理及工作人员的防护,减少输血及透析器的复用,对减少透析中乙、丙型肝炎感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