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麟艺术歌曲创作的诗化研究

来源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小麟先生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巧妙地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为中国现代音乐奠定基础.本文采用白描手法、双关手法、反复叙事修辞手法对谭小麟先生的《正气歌》、《春雨春风》和《别离》三首作品进行诗化研究,从中归纳出他艺术歌曲创作的独特风格和特点,深刻领悟作品中的“情”与“理”,从而彰显出谭先生作品中“诗化的感性与理性”.
其他文献
在国家全面实施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本文以“L-36簧笙”为研究对象,将文献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论的基石,结合音乐史学、音乐传播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L-36簧笙”在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笙音乐文化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厘清“L-36簧笙”与中华优秀传统笙音乐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当代笙音乐文化生存状态、对社会教学与乐器传承发展以及对当代笙音乐作品创作的意义,拓展和充实“L-36簧笙”与传统笙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视野,为“L-36簧笙”的社会功能价值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与个案实践文本,让更多的
牙筝和古筝同属于齐特尔琴类.牙筝是朝鲜民族弓奏弦鸣乐器,古筝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弹拨弦鸣乐器,两者作为弦鸣乐器,历史悠久,共处于儒家文化圈,在文化与艺术特点方面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牙筝与古筝的历史流变、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把握中朝两国音乐文化发展脉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论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探讨了摇指技法的起源与分类问题;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摇指技法在古筝演奏中的具体作用;第三部分为论文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分析与研究了《战台风》中关于摇指技法的运用及其表现意义;最后一部分则对当前《战台风》不同演奏版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通过对名家演奏的辨析而揭示出乐曲的深层内涵.
在声乐作品的二度艺术创作实践中,演唱者需要对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和角色特征进行全面的解析,进而形成深刻的情感认知,支配自身丰富的演唱诠释.通过科学的运用演唱技巧,生动的音色变化,展现出声乐作品内蕴的情感特征.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从全面的理解声乐作品形成深厚的情感认知、利用丰富的演唱技巧赋予深刻的情感力量、灵活的调整演唱音色展示生动的情感色彩等层面,对声乐作品演唱中情感的渗透和融合进行了深度探究,以加强声乐作品丰富的情感色彩呈现.
踏板的使用在钢琴演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四个部分对肖邦夜曲作品--Op32?Nr1的踏板技术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将介绍肖邦夜曲的背景,并简要介绍此作品及肖邦关于踏板使用的态度.其次,本文将分析作品中第6小节的踏板技术,以何时松开第二个踏板作为对第6小节的重点进行分析.第三,本文将分析第7小节的踏板使用方法,根据三个版本(均为第一出版)肖邦对此小节踏板技术的不同批注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本文将分析第36小节的踏板使用技巧并与第7小节的踏板使用方法作比较和分析.
德彪西所创立的印象主义音乐流派开创了新纪元,其钢琴作品以传统音乐为基础,着力凸显意境之美,而《欢乐岛》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炫技作品,其中富含的异国情调使得艺术性大大增强,且管弦乐的灵活运用使得舞台表现力有所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作品来体会印象主义音乐的独特之处以及德彪西钢琴作品的音响效果.
亚历山·斯克里亚宾是20世纪初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曲巨匠.本文以斯克里亚宾的十首钢琴奏鸣曲为切入点,通过阐释其创作阶段,以及每一阶段具体的创作手法,来阐述其创作特点.
中国的古典文学与音乐都可以列入艺术的范畴之中,文学与艺术相互关联,甚至为水乳交融的典范.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有《关雎》到《九歌》,再到宋元明清,有《水调歌头》到《天净沙秋思》,这些都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后代留下的宝贵而又绚烂的文化遗产.宋代诗人陆游的《钗头凤》经千古流传,在现代作曲家何占豪先生的创作之下散发出迷人的诗与乐的交融之美.这部作品展现出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是21世纪以来优秀作品的典范.本文将在以下几个问题中进行探讨:现代筝曲的创作是如何取材于诗词的、这些创作又是如何反应出我国古典诗词之美的.旨在探
圆舞曲是一种家喻户晓的乐曲体裁,历史悠久,具有经典的三拍子节奏及悠扬动听的旋律.此体裁的代表作曲家及作品数不胜数,但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曲家肖邦却在此题材上进行了创新,他所创作的圆舞曲独具个人特色,为圆舞曲体裁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听觉盛宴,一直延传至今.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大致回顾了圆舞曲这一体裁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介绍了作曲家肖邦的创作时期以及创作特色与创作背景.第三部分以肖邦两首风格不同的圆舞曲作品为例,分析作品结构及其中的情感表达,阐述肖邦圆舞曲的演奏特点,使读者清晰感受到两种类型
《运河谣》是一部典型的民族歌剧,在创作出来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这部歌剧实现了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与现代化音乐文化的高度融合与联动,使得音乐旋律变得非常优美,受到了广大社会民众的喜爱.本文先阐述了歌剧《运河谣》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接着分析这部歌剧的音乐特点,最后结合歌剧《运河谣》的几个重要唱段探索其具体演唱策略,使得这部歌剧的艺术内涵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