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分析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l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公司治理机制也有所进步。在资本市场加速膨胀的同时,信息需求者们也渴望着得到更有效可靠的公司相关信息。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探究了公司内部、外部治理机制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具体作用途径以及其对会计信息披露效果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一、公司治理机制概述
  公司治理的起源于公司制下代理问题的产生,在现代企业背景下,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层往往是两批人,他们追逐的目标不一致,所有者期望公司长治久安,稳健发展,而管理层往往更加冒进,期望短期回报。利益不统一的情况下产生了代理问题。但管理层掌握了更多具体的经营信息,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背叛”所有者。为了解决代理问题,所有者可以选择更换管理层,但这一方法不仅成本高,还治标不治本,因此,所有者希望通过不断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来约束和激励管理层。
  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要求
  一般来说,评价会计信息质量主要考虑的指标有以下维度: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等。不一样的公司治理机制主导下的不同市场对信息质量的着重着眼点有所区分。英美资本市场上的公司往往采用外部控制为主导的公司治理机制,因此市场上的“局外人”——小股东们往往“用脚投票”来影响公司经营决策,此时,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性更被重视。与之有所不同的是,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德日等国由于历史原因,公司往往是大家族式企业,股权集中,公司治理以内部治理为主导,外部信息需求者成为弱势群体,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更受关注。
  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交融相汇,各种公司治理机制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互相融合,因而,目前来看,仅仅满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或者可靠性任一方面已经不能适应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必须全面提升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三、公司治理内部机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主要从股权架构的区别、董事会成员的构成、监事会制度的施行、管理层的激励机制效果等几个方面考量。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分别分析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1)股权架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股权架构主要指的是公司的股权构成以及公司股权集中度。
  一个公司的股权构成在我们国家主要是受该公司自身的性质影响。资本市场上的股票持有者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类:国家股、法人股以及普通的流通股。
  国家股产权主体往往是各级行政部门,由于行政部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他们不获益于公司经营的具体成果,因此往往没有动力关注公司的经营发展,这貌似给管理层舞弊提供了机会,但另一方面,国家机关的威慑性不可小觑,管理层舞弊要承受更严重的经济和法律后果。两相抵消后,国家股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幅度就微乎其微。
  法人股是公司以法人身份投资股票。在我国,大多数的国家股很少关注并且时刻参与公司经营,而市场中持有少量流通股股票的流通股小股东们由于持股比例限制或者是自身意愿驱使无法直接参与公司决策或者不想參与公司决策,因此法人股股东在全部股东成员中占据相对优势。法人股股东为了自身利益,可能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分析显示,公司舞弊现象与法人股的比重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公司法人股比重在整个股东大会中的占比过高会导致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受到损害,在更多的情况下,这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也产生一定的负作用。
  流通股由证券市场中的散户持有。他们持有股票份额小,股东人数多,大多数股东不会参加股东大会,因此可能被管理层轻视。但不代表这些小股东就毫无影响,他们可以通过买卖手中的股票对公司经营的效果“用脚投票”,管理层和其他大股东受限于被小股东们“用脚投票”影响的股价,不得不考虑决策的可行性,这有助于提高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公司股权的集中度跟股权构成不同,无法肯定地下结论说更大的集中度到底是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尽管有观点认为股权越集中,公司控股股东和被控股股东控制的管理层与公司“外部”的会计信息需求者之间的冲突就越大,因此可能会使舞弊现象越严重。但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一观点似乎更为可靠。一定程度上的股权集中可以减少 “搭便车”现象,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于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更为关注,从而对信息质量产生正影响。当股权集中度超过某个临界点后,大股东就成为绝对权力的拥有者,此时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就令人生疑。
  (2)董事会架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的董事会架构因素主要有董事会的规模、执行董事的比例、独立董事的背景及独立性等,这些方面都可以用来评价董事会架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合理有效的董事会架构可以促使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
  董事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虽然人数众多的董事能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但过于庞大的规模会使董事会日常工作效率降低,反之,较精简的董事会可以使决策更加有效率。但董事会规模也不能过小,过于精简的董事会可能会受管理层影响较大,不能保持独立判断的能力。
  一般来说,董事会中执行董事的人数越多,公司治理机制受管理层影响的可能性越大,那么,由此可推论出:这个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以及可靠性都会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
  董事会成员中,还有独立董事,一般情况下由具有一定财务或者法律或者其它与公司经营有关背景的人担任,独立董事的存在是为了让董事会中存在更多独立并且专业的声音。一般认为,在所有的独立董事中,拥有会计专业背景出身的人员占比越大,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优秀程度就越能得到提高。因为具有该背景的独立董事往往能够对于公司管理或者是公司的一些财务决策等方面,提出他们认为更加专业、更加符合公司未来进步的想法或者方案。那么,实际上,这种背景下的独立董事成员们在某个角度上来看,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程度的。   (3)监事会制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监事会是由股东推举产生的,它对公司董事会以及公司管理层进行监督。监事会成员可以是公司的员工、股东,或者是政府、NGO人员。在我国,监事会制度施行不到30年,监事会制度在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强人意、未达预期效果的。我国许多监事会成员实际受管理层和大股东影响,是董事会的“小木偶人”,往往不能做出独立判断,监事会成员与独立董事在功能上的交叉也使得监事会实际效果不佳。由此可见,我国监事会制度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可发挥的作用很小。
  (4)管理层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管理层作为公司代理问题的一方,需要受到正确的行为引导和合理的监督,否则,其与公司所有者之间的冲突会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带来负面作用。公司一般通过各种管理层激励机制来使管理层保持与所有者一致的目标。管理层激励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与短期目标相挂钩的薪酬计划、股权激励、期权计划等类型。这些激励机制的合理配比可以引导管理层做出与所有者目标不相悖的决策。若短期薪酬计划比重过高,则有可能导致管理层做出短视性决策,甚至虚构财务数据,提供虚假报表,严重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为了更好地引导管理层行为与股东目标一致,股权激励与期权计划的配置十分关键。但目前在我国市场中,更多的期权计划还是和财务业绩指标直接挂钩,仍有可能带来一定的管理层舞弊风险。总而言之,期权计划与股权激励在整体上还是比单纯的短期薪酬计划更能够给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带来正面效应。
  四、公司治理外部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1)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产品市场竞争取决于公司产品在什么样的行业中。一个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越残酷,就会自然而然地促使公司的行为更加谨慎,再进一步地就是使得这个行业整体的、平均的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跟其他行业相比,相对来说也就更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大量竞争对手的关注下,此时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就变得尤为重要,公司为了保持企业形象,赢得市场和资本的青睐,更倾向于提供更相关、更可靠的会计信息。
  (2)法制监管程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在市场中,法制的监管可以促进一个行业稳定健康地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关公司治理的各项法规不断完善,但总的来看,公司违规成本仍然较小,加上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税收往往缺位监管,公司治理机制受法规影响优化的程度较小。但可以预见的是,越完善的法制监管,越到位的惩罚措施,就会带来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及时性的提高。
  (3)媒体监督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媒体监督的作用在经济市场中愈发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舆论导向的市场行为变得更加常见。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管,加快行政机关介入的效率,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压力,使公司行为更加合规,减少扰乱市场的行为。媒体监督越有效,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中的可靠性与及时性就越高。
  (4)公司控制权市场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公司的控制权是资本市场中的参与者们利用手中的经济资本,通过各种方法来取得公司的股份或增加投票代理权的方式来成为公司的实际话事人。我国的公司控制权市场随着证券市场的进步不断扩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仍有一定延迟性,另外也缺少合理监管,实际上公司控制权市场目前对公司治理状况能够发挥的作用仍十分有限,给管理层带来的压力还不算大,但从世界市场上来看,该市场的活跃是可以给公司治理带来有效影响的,进而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也就可以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思考和建议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来分析,抑或是由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来探讨,它们都会在一定层面上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为了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增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及时性,有必要从多个角度、整体改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使其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永奎,初立明.股权集中度、监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34(01):79-85.
  [2]李维安,李元祯.上市公司治理新趋势[J].中国金融,2017(10):64-66.
  [3]周開国,应千伟,钟畅.媒体监督能够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违规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6(06):193-206.
  [4]任世驰,冯丽颖.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特征: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解读——对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的一个回应[J].会计研究,2016(10):9-17+96.
  作者简介:邱维玮(1995—),女,汉族,广东湛江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
其他文献
为了促进房地产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本文概述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究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可行对策。
目前,我国是科技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也保持着高速发展的优势,而对于当下的企业来说,其需要通过不断地扩大内需以及增强内部管理,以此在新时期下不断提升
分析了超市室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和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就采用全热交换器和冰蓄冷技术以改善超市室内空气品质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对改善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品质提出了
在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出的新的融资模式PPP,一则可借助灵活的运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更接地气,与沿线国家发展要求实现“无缝对接”;二则可借助共赢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