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
在外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的语言现象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信息误传、误解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比如,“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是吉祥和权利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一种象征着 邪恶和灾难的可怕动物。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不同交际文化模式进行区别使用,能减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同时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 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背景的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在心理学中,则是指信息的编、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或交际。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解教学模式。常见的三种教学法有语法翻译法、场景教学法和交际法。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密不可分。英语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确切地说,是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虽然说语言是交际的基础,但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交际能力。多年以来,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成果的标准仅仅是过级率,这使得文化素质的培养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而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一直占据了语言学习的大部分。现在很多大学生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储备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但仍然无法流利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教授学生理解语言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上,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而更好地使用语言工具。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英语教师教授系统的语言知识,但缺乏对学生在中外文化修养方面的指引。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不同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如果不重视跨文化交际,只局限于母语文化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英语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应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把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再通过文化学习语言,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当前,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促使人们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来考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再是学习语言本身或是考试过级,也不再是简单了解西方历史与文化,而是为了文化的双向交流。我们要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既要吸取各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也要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以中国文化为基点,吸纳世界文化中的精华,将全球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本民族精神相结合,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
三、跨文化性英语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英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目前, 英语教学大多在课堂上进行,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倘若教师更多地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授, 学生就能更多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言,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利用现代网络,增加学生信息输入的途径,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源和信息,学生通过浏览各种网站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概况及民俗风情,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教学意义的材料资源, 结合教材充实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同时也可举办各类西方文化讲座,以及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文化认同感。
总之,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世界经济逐渐进入全球化, 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日益广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可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广大的外语教师提高对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地进行目的语文化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Sapir, Edward. Lan guage: An I n tr 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 Harcourt: Bruce and World, 1921.
[2] 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 .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 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 — —理论、 实践与方法 [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44-152.
[5] 平洪.语言结构和文化结构 [ 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
在外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的语言现象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信息误传、误解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比如,“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是吉祥和权利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一种象征着 邪恶和灾难的可怕动物。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不同交际文化模式进行区别使用,能减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同时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 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背景的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在心理学中,则是指信息的编、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或交际。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解教学模式。常见的三种教学法有语法翻译法、场景教学法和交际法。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密不可分。英语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确切地说,是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虽然说语言是交际的基础,但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交际能力。多年以来,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成果的标准仅仅是过级率,这使得文化素质的培养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而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一直占据了语言学习的大部分。现在很多大学生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储备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但仍然无法流利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教授学生理解语言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上,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而更好地使用语言工具。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英语教师教授系统的语言知识,但缺乏对学生在中外文化修养方面的指引。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不同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如果不重视跨文化交际,只局限于母语文化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英语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应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把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再通过文化学习语言,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当前,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促使人们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来考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再是学习语言本身或是考试过级,也不再是简单了解西方历史与文化,而是为了文化的双向交流。我们要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既要吸取各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也要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以中国文化为基点,吸纳世界文化中的精华,将全球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本民族精神相结合,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
三、跨文化性英语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英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目前, 英语教学大多在课堂上进行,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倘若教师更多地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授, 学生就能更多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言,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利用现代网络,增加学生信息输入的途径,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源和信息,学生通过浏览各种网站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概况及民俗风情,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教学意义的材料资源, 结合教材充实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同时也可举办各类西方文化讲座,以及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文化认同感。
总之,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世界经济逐渐进入全球化, 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日益广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可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广大的外语教师提高对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地进行目的语文化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Sapir, Edward. Lan guage: An I n tr 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 Harcourt: Bruce and World, 1921.
[2] 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 .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 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 — —理论、 实践与方法 [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44-152.
[5] 平洪.语言结构和文化结构 [ 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