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hd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研究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反映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从而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研究背景,其次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淡漠化、功利化、对抗化,最后从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四个角度提出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发展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辅导员与学生关系
  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是高校师生关系中一种特殊、复杂、重要的一种关系。在大学校园中,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研究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反映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从而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紧密联系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
  一.研究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同时新时代对于教育事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政治思想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校要以办好政治思想理论课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2]。可见,新时代我国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也予以了高度重视。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
  据教育部统计,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至2018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另有研究生培养单位815个,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比率达到48.1%,我国高等教育将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3]。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在缓解高考竞争压力,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在逐渐激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不得小于1:200,但是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不仅小于1:200,有的甚至达到1:500[5]。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规模扩大,学生数量激增,对于辅导员的人数需求较大,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三)信息化和新媒体快速发展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 ”等概念应运而生,并且快速渗透到各个行业[5]。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也呈现出融合和创新的趋势,“互联网 教育”、“MOOC”、“翻转课堂”等的出现对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QQ、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在信息化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和避免的问题。
  (四)“双一流”建设时代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6]。高校师生是完成五项建设任务和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新时代我国高校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在“双一流”建设时代,我国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
  (五)90后、00后的大学时代
  2018年9月,第一批00后将登上大学的舞台,目前大学校园中学生主要以90后和00后为主。90后和00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他们可以多渠道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因而他们的知识面、视野较广。90后和00后是个性的代名词,他们个性鲜明、特立独行、追求自由平等、对话语权有较高的要求。部分90后、00后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呵护,导致一些孩子在学校会出现抗压能力欠缺,心理素质较差,容易冲动等现象。90后,00后的个性特点对于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有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因此,在90后、00后大学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要结合时代特点要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发展现状
  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信息化和新媒体快速发展时代、“双一流”建设时代和90后、00后的大学时代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逐渐趋于平等化以及和谐化,但同时也呈现一些淡漠化、表面化、功利化以及对抗化的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发展的特点
  1.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平等化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高速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介人,QQ、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软件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信息传递的垄断性,对教育的权威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得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获取信息地位平等,知识的唯一中心权威逐步消解,辅导员信息垄断地位不断弱化[7]。信息供给多渠道化,学生可以多渠道、便捷地获取各类知识信息,不再是以前单一的以辅导员开会传递信息为主。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大多是90后、00后,他们个性鲜明、追求自由、有自己的主见,在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他们不再一味地以听从辅导员为主,他们会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見解,希望能够做到人格上平等,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也在逐渐年轻化,朋辈辅导员也在不断涌现,在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交流过程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少因代沟较大、理念不同而产生的一些矛盾。辅导员与学生获得信息地位逐渐平等,90后、00后追求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以及辅导员队伍年轻化使得新时代师生关系趋于平等化。   2.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和谐化
  和谐是新时代的主题。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各个层面都在注重和谐发展,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中坚力量,也在加强和谐校园的建设,辅导员与学生关系作为高校师生关系中一种重要关系,高校对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发展也予以高度重视。互联网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互动平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可以了解双方的动态。学生通过教师发布的消息,可以及时掌握学校学院发布的各类最新消息,辅导员通过学生发的朋友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以及最近学习生活的一些情况。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辅导员与学生在互联网的良性互动之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也逐渐向和谐化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淡漠化
  辅导员在其职业生涯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学生的思想政治上的引路人,又是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还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陪伴者等等诸多角色。可见,辅导员日常工作之繁忙。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比小于1:2000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大大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量。辅导员的繁忙导致其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到全部学生甚至大部分学生。由于学制学时的规定,学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各类课程,如: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以及毕业设计和实习等。因此,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课业负担比较重,课余时间忙于作业、学术等方面的学习任务,与辅导员的见面沟通交流并不是太多。辅导员的工作任务量大以及学生课业负担重使得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沟通仅限于开学、放假的见面会以及日常学生事务信息的通知上,从而导致辅导员与学生关系逐渐淡漠化。QQ、微信在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虽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网络是虚拟的,辅导员与学生在网络上的交流也仅限于表面文字的交流,并没有心与心的沟通交流,这也是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淡漠化的原因之一。
  2.辅导员与学生關系功利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的辅导员和学生也不例外。一些辅导员由于经济利益驱使,开始参照其他社会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利益分配,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传统价值取向被弱化,导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质,经济交往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8]。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和听到如下的事情:有的学生考试不及格或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减少处分,就托关系、找熟人,拿钱解决事情;有的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获得奖学金、保送研究生资格等自身前途的发展,实施一些请客吃饭、送礼等一些贿赂行为,这就导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各取所需,关系逐渐功利化。由于利益关系,师生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功利化问题。
  3.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对抗化
  90后、00后是个性的代名词,他们追求个性发展、特立独行、追求平等、标新立异,这有助于社会的民主平等发展。但由于有的90后、00后过分的追求自由平等,在与教师相处过程中,只考虑个人感受,没有尊师重教的观念,不把辅导员当老师对待;同时有的学生在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升学、就业、毕业设计时,会产生巨大压力、情绪容易激动,在与辅导员的沟通中易产生矛盾从而发生冲突。同时也有部分辅导员师德师风欠缺,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出现有辱骂殴打学生等违背师德甚至道德的行为。师生之间的冲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势必会愈演愈烈,从而造成更大的冲突对抗,不仅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发展对策
  (一)社会层面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社会要响应党的号召,严格执行党的决定,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素质教育,提高辅导员的师德师风素养;加强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加强辅导员的社会认同感;同时着力改善辅导员的经济地位,进入市场经济社会,辅导员社会地位尤其经济地位的相对弱势也直接影响着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因此在提升辅导员社会地位的同时也要增加辅导员的经济收人,使得其经济地位有所提升[9]。
  (二)学校层面
  学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和谐校园氛围,为辅导员与学生关系和谐发展提供环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辅导员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对辅导员和学生进行培训,加强师生的廉洁教育;对学生进行尊师重教人学教育培训,从而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风气;积极为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同时,学校和学院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微信、QQ、微博等线上平台主动跟辅导员联系沟通,也增强辅导员与学生线下的活动交流,从而建立健全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机制[10]。
  (三)辅导员层面
  首先,辅导员要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备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等职业能力特征;其次,辅导员在提升专业水平、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最后,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11],尊重学生,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交流。
  (四)学生层面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生观,正确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同步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将尊师重教的理念植根于内心深处,不能过度的强调师生平等,对于辅导员要心怀崇敬、感恩之心;加强自身的廉洁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与辅导员的有效沟通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
  [2]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EB/OL].人民网,2017-10-25.
  [3]新闻发布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340/
  [4]蒋易展,张静.建立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机制的实证研究[司.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5][7]韩莹莹,翁强,袁峥嵘,张浩林.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的新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27-30.
  [6]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15-10-24
  [8]许慧慧.高校师生关系问题研究[D].中北大学学位论文,2013:29.
  [97周明宝.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关系的擅变及其和谐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75.
  [10]屈丫,张万一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困境与对策[J].时代农机,2017(10):195.
  [1]]胡宗彪,徐寒.高校师生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6):4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小器官疾病检查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55例/组,一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记为观察组,另外一组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为87.27%,对照组的检出率为70.91%,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检出效果:观察组检
【摘 要】大部分琼侨是因为生活贫困而离开家乡,到居住地,主要从事“五把刀”(钩刀、胶刀、剃刀、剪刀、菜刀)的工作,到后来,尤其是第二、三代后,重视教育和资金积累及投资,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提升,成为“六师”(教师、医师、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  【关键词】琼侨;“五把刀”;“六师”  海南是重要的华侨之乡,目前约有华侨华人近200万人,分布在世界5大洲中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代《正德
高等数学是理工类、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这门课学习的好坏,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使高等数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干预.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20例重症监护室护士,将其作为对照组,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20例普通科室护士,将
纵观历史,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在当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成为推动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社会也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
傍晚,在屋里憋了一天的人们总是喜欢出来活动活动,打打球、跳跳舞、跑跑步……但一不小心,也会有人发生轻微的腕、踝关节扭伤。这时候,人们通常会拿出家里备的活血化淤、消肿
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介体、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服务于生活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引导完整生
开学初我就被分到了一个全校人数最多的班——二(5)班.犹记得我刚进教室就被各种声音震得脑袋嗡嗡直响.接下来的日子里伴随着各种常规训练孩子们终于学会安静了,而我也筋疲力
期刊
【摘 要】插画新的时代特征也赋予了其新的视觉语言,本文通过对当代插画的构图、造型、色彩和线条四个元素进行分析,来探讨当代插画的视觉审美价值。当代插画创作的造型语言与动漫造型有着相似之处。  【关键词】插画;视觉;审美;价值  所谓构图,是指画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画面中分布、安排和处理人或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合成艺术的整体。  一、插画构图中的平衡感与失衡感  构图
2009年12月18日,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这次会议被称为最后一次拯救人类的大会。与会领导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发展经济要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温家宝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