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美国出版商里普利(Ripley)公司《信不信》系列品牌名声鹊起,今年该公司推出最新国际版——《不可思议》(The Remarkable…Revealed),其操作模式引起关注。与多数美国出版商出售特许出版权的模式不同,里普利公司另辟蹊径,与国外经销商合作,共同处理印刷和销售事宜,合作开拓海外图书市场。
如何开拓图书的国际市场?是出售特许出版权还是与境外合作者一道分享国际市场?通常情况下,出版商多采取出售特许出版权的模式,国外出版商处理所有其他事务,美国出版商和作者收取版税。对此里普利公司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觉得,在实际活动中,特许出版权出售后,国外合作者的责任意识薄弱,”里普利公司知识产权执行副总裁诺姆·德斯卡(Norm Deska)说,“我们一直努力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只有靠我们自己。”里普利公司坚持要掌控图书的内容和品牌。对渴望在国际上提升自己形象的公司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里普利公司的出书领域主要在博物馆,书中浮华的图片和复杂的封面照片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里普利公司与一家中国印刷公司合作推出该公司图书的国际版本。这项合作经由明特(Mint)出版公司撮合而成。明特出版公司是一家国际性的图书销售、发行公司,《吉尼斯记录》在全球的成功销售使该公司名声远播。明特公司的总裁兼CEO莫提·明特(Morty Mint)解释说,“我们靠发行量赚钱,境外合作的出版商和销售商赚取我们付给他们的费用”。
尽管有如此多的好处,但里普利公司这种操作方法在出版业并不常见,因为管理多种语言版本,处理好复杂的销售环节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与境外出版商合作过程中,想要保有图书的制作和发行权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
“有一些实际问题和地方问题需要考虑。”图书工业顾问、前西蒙与舒斯特公司执行经理塞思·格谢尔(Seth Gershel)说,“当地的出版商更知晓本地文化和图书发行背景。出版远不是简单的印制和发运事务。有时处理当地因素会使你筋疲力尽。即使是在加拿大,我以为,一家加拿大当地的出版商处理发行和宣传事务远比美国大出版机构有效。”
明特说,在克罗地亚、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家,保留某些权利实际上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每多销售一本图书,多投入一份力量开拓市场,这些市场便会增添更多的吸引力,有的吸引力甚至超出了出版商们的预期。“在讲英语的国家里,图书的折扣是出版领域大家非常看重的内容,在非英语国家,顾客对折扣并没有那样斤斤计较,他们舍得花钱买书”。
有的公司采取混合型的运作方法,在将重印权卖出去前,把一段时间的零售权出售给当地的零售商。这种方法在科学、技术和医学图书领域比较常见。这些图书的翻译工作费时费力,许多读者更希望直接读到英文版的图书和杂志。
“我们尽力推广自己的原版图书和刊物,有时也做特许授权业务。”施普林格公司科学商业媒体关系管理部主任瑞纳·贾斯特克(Rainer Justke)说。在把重印权出售出去之前,留有2年时间让原版图书在国际上销售,许多出版、科技和医学图书的出版公司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施普林格公司与香港、东京、新德里和首尔等地的销售商合作,出售本公司的原版书籍。贾斯特克说,该公司没有放弃出售特许出版权的计划。“如果合作伙伴是印度、中国这类亚洲国家,以我们的经验看,寻找当地值得信赖的特许授权合作伙伴有利于保护权益,因为合作伙伴也要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当然,我们不得不相信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客观真实的。类似的情况也会在西方国家中发生。”
明特认为,目前出版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确保对销售情况的准确跟踪和掌握,以便根据这些情况来决定采取何种方法获得利益,是出售特许经营获得版税的办法,还是按利润提成的办法。在俄罗斯、韩国这类认识到版权问题挑战的国家,法律意识日益提高。从版权保护的角度,里普利公司在不放弃品牌控制权的情况下取得了同样的收益。
是以大折扣来应对盗版行为,还是接受根据预估损耗和销售规模确定的百分比,这些数据要视销售何种图书,在什么国家销售等具体情况确定。对大多数美国公司来说,这些问题都需要与外国合作者充分合作,他们了解自己的市场,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论出版商是出售特许出版权还是保留部分实际运作的权利,“关键是要选择好合作伙伴”。里普利公司虽然在国际合作领域中经验并不丰富,但《不可思议》一书的国际合作取得了骄人成果,其印数已超过70万册。德斯卡说,“对一家国际合作经验并不丰富的出版商来讲,这的确令人吃惊,但它实实在在卖完了”。
如何开拓图书的国际市场?是出售特许出版权还是与境外合作者一道分享国际市场?通常情况下,出版商多采取出售特许出版权的模式,国外出版商处理所有其他事务,美国出版商和作者收取版税。对此里普利公司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觉得,在实际活动中,特许出版权出售后,国外合作者的责任意识薄弱,”里普利公司知识产权执行副总裁诺姆·德斯卡(Norm Deska)说,“我们一直努力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只有靠我们自己。”里普利公司坚持要掌控图书的内容和品牌。对渴望在国际上提升自己形象的公司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里普利公司的出书领域主要在博物馆,书中浮华的图片和复杂的封面照片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里普利公司与一家中国印刷公司合作推出该公司图书的国际版本。这项合作经由明特(Mint)出版公司撮合而成。明特出版公司是一家国际性的图书销售、发行公司,《吉尼斯记录》在全球的成功销售使该公司名声远播。明特公司的总裁兼CEO莫提·明特(Morty Mint)解释说,“我们靠发行量赚钱,境外合作的出版商和销售商赚取我们付给他们的费用”。
尽管有如此多的好处,但里普利公司这种操作方法在出版业并不常见,因为管理多种语言版本,处理好复杂的销售环节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与境外出版商合作过程中,想要保有图书的制作和发行权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
“有一些实际问题和地方问题需要考虑。”图书工业顾问、前西蒙与舒斯特公司执行经理塞思·格谢尔(Seth Gershel)说,“当地的出版商更知晓本地文化和图书发行背景。出版远不是简单的印制和发运事务。有时处理当地因素会使你筋疲力尽。即使是在加拿大,我以为,一家加拿大当地的出版商处理发行和宣传事务远比美国大出版机构有效。”
明特说,在克罗地亚、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家,保留某些权利实际上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每多销售一本图书,多投入一份力量开拓市场,这些市场便会增添更多的吸引力,有的吸引力甚至超出了出版商们的预期。“在讲英语的国家里,图书的折扣是出版领域大家非常看重的内容,在非英语国家,顾客对折扣并没有那样斤斤计较,他们舍得花钱买书”。
有的公司采取混合型的运作方法,在将重印权卖出去前,把一段时间的零售权出售给当地的零售商。这种方法在科学、技术和医学图书领域比较常见。这些图书的翻译工作费时费力,许多读者更希望直接读到英文版的图书和杂志。
“我们尽力推广自己的原版图书和刊物,有时也做特许授权业务。”施普林格公司科学商业媒体关系管理部主任瑞纳·贾斯特克(Rainer Justke)说。在把重印权出售出去之前,留有2年时间让原版图书在国际上销售,许多出版、科技和医学图书的出版公司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施普林格公司与香港、东京、新德里和首尔等地的销售商合作,出售本公司的原版书籍。贾斯特克说,该公司没有放弃出售特许出版权的计划。“如果合作伙伴是印度、中国这类亚洲国家,以我们的经验看,寻找当地值得信赖的特许授权合作伙伴有利于保护权益,因为合作伙伴也要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当然,我们不得不相信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客观真实的。类似的情况也会在西方国家中发生。”
明特认为,目前出版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确保对销售情况的准确跟踪和掌握,以便根据这些情况来决定采取何种方法获得利益,是出售特许经营获得版税的办法,还是按利润提成的办法。在俄罗斯、韩国这类认识到版权问题挑战的国家,法律意识日益提高。从版权保护的角度,里普利公司在不放弃品牌控制权的情况下取得了同样的收益。
是以大折扣来应对盗版行为,还是接受根据预估损耗和销售规模确定的百分比,这些数据要视销售何种图书,在什么国家销售等具体情况确定。对大多数美国公司来说,这些问题都需要与外国合作者充分合作,他们了解自己的市场,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论出版商是出售特许出版权还是保留部分实际运作的权利,“关键是要选择好合作伙伴”。里普利公司虽然在国际合作领域中经验并不丰富,但《不可思议》一书的国际合作取得了骄人成果,其印数已超过70万册。德斯卡说,“对一家国际合作经验并不丰富的出版商来讲,这的确令人吃惊,但它实实在在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