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述了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和组织,以及对探究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探究式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实行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已变得十分重要。实行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落实探究性学习,既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又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通过学习和借鉴探究学习的理论,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尝试运用,对探究性学习有一些初步认识。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问题→假设→推断或实验→检验→结论→交流和运用等基本环节。这种方法既适用于生物学原理的学习,又适用于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主动获取书本知识,同时通过一些实验去探寻结论,可使学生的技能、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生物的新陈代谢”中,有学生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正好是两个相反的过程,这不是没有意义吗?”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直接回答,而是应当启发引导学生从两者发生的条件、场所、能量的转变等方面展开分析讨论,最后由学生归纳出两者的区别。所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不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不能把两者看成是“可逆反应。”在“探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实验中,首先提出问题:种子萌发受什么影响呢?再进行假设: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没有影响;接着通过有光和无光两种条件的控制,设计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全班交流,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好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在探究过程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因为有些探究性学习的结论是早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
  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
  探究性学习贯穿于依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中,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应该时时不忘探究。
  要掌握好教材规定的各个探究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和侧重点,并且切合实际,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首先精心选题,根据“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的原则,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如:沙尘暴和西部大开发等等。其次加强直观,可以通过标本、挂图、录像等背景资料,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发现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探究性学习要注意安排好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当地实际情况,创设多样化的、生动的探究问题。如人工模拟制作微型池塘生态系统,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
  大多数探究活动要分组进行。分组进行有利于学生的分工合作以及互相帮助,而且要有计划地评价不同的组或个人,不仅有教育意义,而且对以后的探究活动也有良好的影响。
  重视探究活动的总结报告的撰写和交流。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表格、图形、墙报、报告会等形式,把探究过程和结果生动的表达出来。在以上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生物学术语,简约而流畅的表达等,这是科学活动要求的素养。
  积极发展创造性思维。探究性学习主要训练学生的直接思维,在此过程中,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猜测和假设。如探究“根的生长方向”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根为什么向下生长?”“搭载在宇宙飞船中的植物根如何生长”等。通过这种途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最终使之升华为创造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多动眼、多动手、多动脑,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运用探究式教学拓宽了学习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手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有利于培养生物学方面的人才。
  在小组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这种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一定还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工作,因而顺应了教育社会化的需求,也使教育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掌握更牢固,理解更透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探究式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可激发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和探索探究性学习,是信息時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只有注重实践并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生物学知识体系,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幼儿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由于幼儿年龄以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在进行现代幼儿教育时,主要是通过让幼儿模仿以及参加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规范,尤其是游戏,幼儿既
针对点钞技能传统教与学法中的不足之处,尝试引入模拟情景教学法.本文阐明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有效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实践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点钞学习兴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进步与发展,对高职院校的管理也更为重视,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学生突发事件频频出现,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校园和谐出现了很大问题,由于学生管理的主要人员就
语文学科的难点是什么?学生最怕的是什么?很多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是“作文”.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体会更深,每次写作文,学生都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结果所写内容枯燥无味,
期刊
唐传奇一直是唐代文学的研究重点,中国动漫也是目前文化产业研究的一个热门.本文通过对中国动漫发展现状的介绍,发现了动漫剧本的创作是制约中国动漫发展的一个短板,并简单的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理念,有助于创新助学工作机制、加强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 Funding education for educ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能折射出教案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思维过程.在信息技术的“微时
期刊
西藏教育事业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思想政治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要更好地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必须将其贯穿于教学始终  教师需切实转变观念,根据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新时期学生和新的课程内容,掌握驾驭课堂方法,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贯穿于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将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