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改良式脑室-心房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积水15例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l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现为脑室颅外分流的首选方法[1],但临床上发现其再手术率很高,常需反复多次进行分流管调整或拔除,给患者造成多次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合并椎间盘损伤Hangman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机制.方法 39例Hangman骨折伴C2, 3椎间盘损伤,行颈椎前路C2,3椎间隙融合、Zephir颈前路钛板固定术,其中8例植入SynCage.结果 随访2~6年,平均3年7个月, 35例颈痛症状消失, 4例残留轻度颈痛症状,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植骨块移位、吸收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6个月C2,3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合并椎间盘损伤
目的 探讨胸骨柄内松质骨结合钛网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40具胸骨柄标本将胸骨柄长度、最大宽度、最小宽度每边减去4 mm,胸骨柄前、后皮质骨减去1 mm作为胸骨柄内松质骨取骨区(以下简称供区)边界,计算胸骨柄内供区的体积.106例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C2~3至C7~T1椎间隙和C3~C7椎体高度.计算颈椎前路常用术式中椎间融合支撑所需钛网高度和钛网内所需植骨体积.对颈前路术中需行髂骨植骨
我科2003年9月-2004年10月采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肋骨骨髓腔内固定术治疗28例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期刊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19岁.入院前6 h被人用尖尾梳刺人左眼,挣扎中梳尾折断.伤后视物不清,右侧肢体麻木,头晕恶心,呕吐数次,外院头颅CT示颅内异物继而转入我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精神紧张,言语流利,GCS15分。
期刊
随着CT的普及,硬膜外血肿的定位定量诊断变得十分准确,为其治疗逐渐向微创发展奠定了基础.我院神经外科从1990年起选择性对部分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颅骨钻孔置管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1],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严重骨盆骨折是指合并有休克或伴脏器损伤的Tile B型以上不稳定性骨盆骨折[1].Starr等[2]报告呈休克状态骨盆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57%.因此,严重骨盆骨折的早期急诊手术治疗非常重要,但切勿忽视其他并发症的处理.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严重骨盆骨折32例, 经及时诊断、积极有效抢救,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破伤风至今仍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特别在我国的一些边远地区发病率很高.因此,创伤后选择及时有效的破伤风预防措施十分必要.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国际上已形成多个较为成熟的破伤风免疫预防方案,这对我国破伤风的进一步预防研究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期刊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3~5分)是目前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病死率极高,尤其是GCS 3分的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几乎高达100%[1].为探讨亚低温治疗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我院2001年2月-2006年2月对63例符合入选条件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期刊
骶骨骨折多为交通伤、挤压伤或高处坠落伤所致,属于高能量损伤,不稳定骶骨骨折容易合并神经损伤。2002年3月-2006年1月,我院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固定及骶骨减压,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嗅鞘细胞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 方法应用Millicell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与嗅鞘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共培养,通过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比例. 结果共培养7 d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高达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 结论嗅鞘细胞提供的微环境可促进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