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调控线粒体质量控制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心肌病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不同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变的综合性心肌病变.以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致死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然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且并无特效药物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与生活质量.心肌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参与心脏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物活动,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线粒体质量控制主要涉及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胞内钙调节四个方面,是稳定线粒体正常结构、发挥线粒体正常功能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中医药通过多角度、多通路、多靶点干预线粒体质量控制,影响心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该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应用中药有效化合物成分和(或)中药复方制剂干预线粒体质量控制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实验研究和(或)临床观察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阐释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明确中医药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调控机理,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科学内涵与不足之处,以期为临床进一步应用中医药参与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其他文献
中药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是当前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黄作为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目前,3种大黄均已实现规模化栽培,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兽药等领域,年需求量达5500余吨(1吨=1000 kg).然而,在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非药用部位和药渣等废弃物,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黄非药用部位有类似于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和常规营养成分,且使用历史悠久,某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