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C上e+e-对撞产生t+t-夸克对

来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sa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国际直线对撞机(ILC)的实验讨论了e+e-湮灭产生t+t-对过程.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本文采用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即“混合链图传播子”修正下的反应截面,首先对QED中Dyson链图传播子理论在电弱统一标准模型(WS)中做了推广,获得WS中的光子、中间玻色子混合链图传播子,进而计算了y,Z0混合链图修正下e+e-→t+t-反应总截面σchain,并与单圈修正下的总截面σloop和最低阶总截面σ0做了对比分析,发现在国际直线对撞机对撞能区,σchain对σloop和σ0的修正很大.此外,作者还结合国际直线对撞机的对撞亮度,讨论了每年可在ILC上产生t+t-对的事例数.
其他文献
文中定义了一类新的广义一致(ρ1,ρ2,ρ3)η-次可微Ⅰ-型预不变凸函数,并在新的广义凸函数的约束下,讨论了一类具有该广义凸性的多目标半无限分式规划问题,得到了涉及这类广
研究了吸附条件对戊二醛交联硫代氨基脲树脂吸附金(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0、吸附时间20 h、吸附温度25℃时,树脂对金(Ⅲ)的吸附率最高,为98.5%。光电子能谱表明,氮原
运用MOLPRO软件,采用基组6-31G,6-31G(d),6-31G(2d,3f),aug-cc-pv5z,方法HF(Hartree-Fock)、CASSCF(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和MRCI(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计算了CO的基态X1Σ+的
在B3LYP/6-311++G(3df)理论水平,对二元叠氮化合物Al(N3)3和P(N3)3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获得其稳定分子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红外光谱以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P(N3)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2-甲基-1,3-顺丁二烯在Ni(I)催化下与苯甲醛反应生成高烯丙基醇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
采用基于密度泛涵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富勒烯C36分子和以金原子面为电极的Au-S-C36-S-Au电子传输系统的电子结构和传输特性.然后将镁原子嵌入C36笼腔
运用单双取代耦合簇(CCSD)方法,选择基组6-311+g(2df)对基态B2、Li2和LiB分子的微观结构进行优化计算,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B2、Li2和LiB分子的势能函数,并得到了与实验值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UB3LYP方法,对2Sr+、2Ba+采用相对论校正赝势基组SDD,对N、O、H采用6-311+G(2d,p)基组,计算研究了气相中碱土金属离子2Sr+、2Ba+介入N2O(1∑+)和H2(1∑g
为寻求单一源前驱体,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系统研究新的第ⅢA主族叠氮簇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结果表明,簇合物(I2InN3)n(n=2~4)的优化构型均为由不同子体系的叠氮基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合金团簇(PbSn)n(n=1~10)的稳定性及金属性.结果显示:同比例铅锡合金团簇具有与单质铅、锡团簇相同的幻数尺寸,但结构特点却与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