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进行思考,针对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参与学生人数少、传播技巧缺乏、认识深度不够等现状,提出可以通过增进民心,扩大“朋友圈”;做好研究,提前培训;增加实践,增强信度;总结经验,不断推广等方式提升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讲好中国故事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C-0045-02
  目前中国有近50万的来华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具有天然跨文化传播能力,由他们来“讲中国故事”会更有说服力。本文试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进行思考,针对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参与学生人数少、传播技巧缺乏、认识深度不够等现状,提出:应增进民心,扩大“朋友圈”;做好研究,提前培训;增加实践,增强信度;总结经验,不断推广,以提升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
  一、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来华留学。来华留学生具有天然跨文化传播能力,其“讲好中国故事”,无论是对留学生、对学校,还是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来华留学生个人成长。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大多是因为喜欢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持有信心。将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纳入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使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促进留学生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这种对中国的深入、全面了解,有利于来华留学生实现个人成长,尽快适应文化差异,融入中国社会,顺利完成学业任务。
  第二,有利于学校教育国际化。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我国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生招生及培养的主体是学校。招收留学生是学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学校在国际上招生,宣传渠道单一,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或机构介绍。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宣传。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肩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职责,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熟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增进青年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民心相通。
  第三,有利于国家软实力提升。对外宣传中的“讲故事”,就是借助宣传国家文化来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国家塑造良好的口碑。来华留学生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发挥着增信释疑和构建互信的重要作用,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将为中国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软实力。
  二、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的现状
  目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有来自也门、孟加拉国、卢旺达、科特迪瓦等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接近300人,留学生在中国求学期间触碰到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脉搏,体味着中国书法、中国茶艺、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魅力,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教学实践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师生一同深入新农村一线,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同讲“中国故事”;組织来华留学生开展“我与我的国家”“我在中国公益活动”“在中国共度疫关”等系列文化沙龙或视频录制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关注与支持。但是,总的来说,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参与学生人数少,素材收集不充分。由于学习年限不长,语言沟通存在一定障碍,除专门针对留学生组织的活动外,来华留学生几乎没有渠道获知参加各项活动的信息,因此参与校园内外各项活动的人数相对较少,收集到素材内容也不充分、不全面,与中国年轻人的生活脱节,也不能在视频配上文字在抖音、微信及微博等各种国内受追捧的媒体平台与中国年轻人即时互动,影响了传播内容交互性与全面性。
  二是传播技巧缺乏,舆论影响不足。参与活动的来华留学生主要是语言生,并非专业的传播人员,其对传播方式方法与技巧缺乏系统的认识,对图片处理、视频拍摄、演讲表述缺乏技巧,不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对传播使用的设备及软件知之不多,设备缺乏。提高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能力和水平,增强“中国故事”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需要提供设备,并就软件使用、传播技巧、话语方式等方面对学生开展培训。来华留学生掌握了传播的原理和技巧, 才能更有效而熟练地进行传播,在引导热点、疏导情绪、引起共鸣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是实践活动较少,认识深度不够。随着中国经济近年快速发展,网络上关于中国的话题越来越多。若身边有人前往中国留学,有的外国朋友往往会向其咨询。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来华留学生活动范围较小,“朋友圈”比较窄,对中国新兴产业、热门企业、社会改革等的了解,主要依靠书本或朋友圈口口相传,相当一部分来华留学生对其朋友的疑问无法做出理想的回答。他们也许知道许多课本知识与理论,但却不太了解中国广大地区、不太了解中国文化根基,在“讲中国故事”时容易让猎奇性取代了理性。
  四是管理趋同化不够,认识广度不够。目前,学校对来华留学生实施的趋同化管理还不够。虽然奖学金评审条件,违纪处分、请假等管理制度与中国学生一致,但是在第二课堂管理、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方面与中国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相比中国学生如火如荼的活动,来华留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更多是体验式、嘉宾式或观众式的,来华留学生更多的是了解而非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与社会价值观。
  三、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对策   (一)增进民心,扩大“朋友圈”
  民心互联互通是有效沟通及传播的前提,也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根本性条件之一。培养来华留学生,将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学校应不断探索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创造条件与机会,加强国内学生与留学生的交流,使其在友好互动中增进友谊,促进文化交流共融;应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实践活动,帮助来华留学生理解中国当代青年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在活动中见证中国青年学生树立面向基层建功立业的成才志向,用专业知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帮助来华留学生扩大中外青年的“朋友圈”,使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产生感情,知华友华,发挥来华留学生“文化使者”的作用。
  (二)做好研究,提前培训
  首先,研究哪些来华留学生适合讲故事、愿意讲故事,即研究我们的传播者。来华留学生人数众多,受教育背景差异大,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可以与国内学生在图片处理、视频拍摄、演讲分工等方面展开合作,组成小组,共同传播。也可以考虑从来华留学生中选出合适人选,对他们进行指导、引导和培训,让他们胜任“故事传播者”的身份。其次,研究讲什么故事、怎么讲好故事。一是引导来华留学生挖掘身边的好故事,用事实说话,使“故事”更有信服力。二是让来华留学生将他们体验到的好故事拿出来讲,培养敏锐的视角,促使他们讲好故事。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发达、新媒体众多,各种媒体和渠道的受众有很大的差异,故事传播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应培养来华留学生挑选“讲故事”媒体、渠道的能力。三是培养来华留学生选择传播对象,即传播受众的能力,从而影响更多的国际人士,让“中国故事”更有影响力。
  (三)增加实践,增强信度
  可以考虑在教学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及第二课堂中嵌入社会实践,系统嵌入“讲好中国故事”内容模块,比如有意识地嵌入中国法律秩序、风情民俗及传统礼仪等相关内容。通过组织来华留学生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公益、义务献血等社会活动,以及开展一系列文化民俗体验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亲自观察、亲自访谈、亲身体验,记录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变化。这样获得的故事更加真实,讲起来底气更足,更有说服力。
  (四)总结经验,不断推广
  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广。根据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实践,可以说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文化认同是前提,与时俱进拓展“講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与载体是关键,实践转化认识是保障。但是,由于传播者与受众的特征是不断变化的,因而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不断提升中国软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方法。国内学生通过留学生讲的故事、拍摄的视频,从外国人眼中、口中了解到不同视角下中国的历史巨变,会更加客观地看待我国改革发展;外国人士听到这些故事,会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全面看待中国的发展以及为世界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总之,来华留学生具有更好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其讲述的中国故事,具有更好的说服效果。因此,应不断推动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以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好地了解甚至借鉴“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更好地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曾平,涂永红.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路径探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2]李卓然.海外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2)
  [3]袁海萍.刍议高校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J].新课程研究,2016(12)
  [4]哈嘉莹.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
  [5]刘琛.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建设[J].民族艺术研究,2019(1)
  【作者简介】雷 丹(1982— ),女,广西南宁人,泰国National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博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教师,经济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及企业管理。
  (责编 何田田)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如何打好新时代脱贫攻坚战”教学设计为例,从信息化教学设计操作层面,论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必须理顺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以及教学改革和队伍建设等重要关系,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信息化教学设计 重要关系 脱贫攻坚  【中图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教育教学、文化娱乐和思政教育三方面论述利用易班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做好优课平台推广,实现“互联网+思政教育”;开展易班特色文化娱乐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全校;利用易班平台的“思政教育”基本功能,做好思想引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 易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教学 文化娱乐 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中高职衔接的问题,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论述构建基于岗位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提出构建步骤:以岗位能力递进为主线,构建专业群课程框架;按照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划分岗位群和岗位职业能力;构建基于岗位能力递进的衔接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智能制造专业群 岗位能力递进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为例,论述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两条主线,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依托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提出课前推送自主学习任务、课中教学主体采用体验式教学和雨课堂互动功能相结合、课后推送巩固和拓展任务的应用步骤。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大学生压力管理 挫折应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广西艺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創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路径:以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以平台促实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和创新创业精神;以比赛促学习,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师资促发展,加强创新创业队伍建设;以激励促创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关键词】艺术院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假体腔动物门”教学为例,论述动物学课堂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预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总结等方面介绍动物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动物学 教学设计 创新思维 假体腔动物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1-0162-0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武宣为例,论述多元文化背景下壮族语言的传承及母语文化重构,分析壮语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面临的传承危机及代际问题,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武宣壮语面临文化传承问题的原因,提出重视家园建设和民族学校建设、加强文化宣传与政策引导等策略,以增强壮族人民的母语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从而守住壮族文化的“根”。  【关键词】多元文化 武宣壮语 母语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意志力薄弱、创新意愿低和自我封闭严重等问题,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进一步丰富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内容、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因材施教、注重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水平,促进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 思想教育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学生的教育实习目标不够明确、积极性不高、自我反思和体验不足;教师对教育实习认识不够全面,重课堂教学、轻其他环节,实习指导不力;实习基地不够健全,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并缺乏协作意识等问题,提出对策:明确教育实习目的,做好充足的实习准备;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加强教育实习的考核;稳定教育实习基地,创建理想的实习环境。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高职院校为例,针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轻视人文教育、学生人文素质整体不高、人文教育师资总量不足、人文课程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要及时更新观念、重视人文教育、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创新教学方式、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形成人文教育合力、优化人文课程考核方式等对策,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教育 人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