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就是诗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次论战中,现代诗遭到批评,包括无韵律感、诗质不足等,挨轰最多的可能要算是晦涩难解了。然而有些批评者竟谓古诗易懂,不像现代诗不知所云。呜呼,此需何等学养才敢说这样的话?殊不知关于古典诗词,从古到今,从笺注到本事到今注今译,多少解说方式,帮助我们对作品的了解。倘使无批注,莫说诗的特殊语法与生僻字词普通读者难谙,光是诗里的典故,就足以令人却步。
  文言古诗需要诠释,白话新诗难道不需要?于是多年来总有热情的爱诗人,从事现代诗的赏析与导读工作,或诉诸笔墨或形诸教学,罗青、向明、丁旭辉、萧萧等,都是有心人。有的出版专书阐释,有的散见于各类诗选的导读或篇后评述,也有的在课室传道、授业、解惑,就像传道士一样,传递诗的福音,告诉大家,诗不是那么冰冷,那么晦涩难读。
  他们不一定是诗评家或研究者,但都是“说诗人”。“是谁传下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郑愁予名句,不妨改写为“是谁传下说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这些说诗人或许不如说书人受欢迎,然而他们始终默默地,在诗集市场黯淡的昏黄夕暮中,一步一脚印,引领爱诗的读者前行,跨入诗学门槛,走进诗的殿堂,悠游于诗的国度。
  凌性杰、吴岱颖也是这方面的有心人。成绩见诸这本《更好的生活》。
  这是他们的系列写作计划之一,之前以课本的文言文、古典诗为赏析对象,这回以现代诗,且撇开教科书的选文限制,但从字里行间的口吻和取材标准清楚可见,仍然以老师与学生为诉求对象。
  然而凌性杰、吴岱颖重点不纯然于赏诗或解诗,不是好诗分享,更不像学者持手术刀或用尺度衡量作品那样,以科学盖过文学。在书里,他们分享对诗的感动与启悟,各种心情、心思与心事,扣合诗作主旨而来。行文以抒情为基调,诗意饱满,感性发抒与知性论述合一,可当散文看,可当诗选看,也可当诗话看。
  《更好的生活》所选诗作,通畅易晓,是以不需逐句解释,诗评的意味很淡,尽管如此,多处仍可见评论功力,例如诗的音乐性,凌、吴二人都注意到且能指引出作品里音乐节奏的安排。但两位作者更在意的,是想唤起美好的文学灵魂,于是必须用易懂的语言,推介易懂的东西,就像美术展的导览者,不可能一笔一画地分析笔触,但求演绎画作的精神内涵、作者风格,以及更多从作品延伸出来的美学。
  这部分何其重要。面对作品,不只要懂字义,且要进入情境,欣赏其中美感,这些都需要老师引导或更多的专文引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在中学,白话课文老师多略而不教,事实上,比起文言文解释翻译很快就能塞满一堂课,白话文反而难教,需要堂数可能更多,多出来的时间就是用来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殿堂,让文学教育落实在生活情境。这需要很深的功力,老师有时力不从心。凌性杰、吴岱颖跳出来,分享经验,也算功德。
  而更大的用心,一如书名,是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则来自文学的陶冶,尤其是诗(本书锁定现代诗,或称白话新诗),要与诗对话,藉诗与灵魂对话,话生命的曲折起落、甘甜辛酸。相对于庸俗纷乱的现实,诗,是追求,是抵抗。反过来说是逃避也未尝不可,诗成为心灵庇护所。
  一旦走进诗的世界,一旦喜欢上诗,就会发现,诗,无所不在。生活与诗长相左右,我们的生活就会有所不同,诗的调性也不太一样了。书中有一篇《现代诗生活》,谈陈黎的作品《在我们生活的角落》。“诗生活”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我们的生活就是诗”。此文引用陈黎诗句说,“在我们生活的角落住着许多诗”。整篇除了赏析陈黎诗作、分析陈黎风格,同时阐述诗创作的奥秘,是篇很好的诗话,但论述尽贴着诗作而来,未空谈理论,亦非拾原作者牙慧再说一遍。
  书中另有一段文字,出自凌性杰之手,道尽诗的救赎力量:“所幸我们有诗,用语言的声调与节奏,重新组构一个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我们可以栖居,往事定位,经验、感情、回忆都有家可回。”
  不得其门而入的诗界外行者,恐怕难以想象,诗句如何“重新组构一个世界”?奥秘其实就藏在这本《更好的生活》各个篇章。例如讨论罗智成的《荀子》时,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诗的热情与信仰。作者以坚定的信念告诉读者,诗是武器,用来抵挡不快,抵抗不完满的世界;诗带我们去远方,是生活的想望,纵然光点微微却总能在漫漫长夜引我们循亮寻路前行。这里头含有一种“看似无用,却有大用”的哲理。
  本书各篇大致以几类模式开展,或和学生对话,或述自身经验,或谈诗人轶事。但每一种写法均贴着诗作运转。即使直接以诗人事迹切入,重点也不在作家轶闻或生平简介,而是藉由彼此交往(罗毓嘉)或耳闻的诗人二三事(顾城),窥探他们的内在世界,以诗人之事印证诗作内涵。各篇也非单调地以固定形式表现。依写作体例,每篇须照应诸多面向,如果不能照顾周全,则写来必然卡卡呆滞。作者展现此技艺,了无痕迹。举评论焦桐诗作为例,初以香港美食朝圣之旅开展,继之以美好食物勾起的美好想象,再回溯生命中与“吃”结缘、欲念生起的当初,最后才切进此诗,末尾复扣回前述的自身经验。分合圆满,笔端游走自如。
  “诗人应该是引路人。”两位教师作家对诗的期许如此深远,对诗的无用之用如是肯定,可知涵泳其中,感情之深,也可见推介诗的用心与用意。
其他文献
书香:对两岸的读者来说,朴门永续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是否能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朴门永续?  江: 朴门永续希望人在设计环境的时候,能够最有效地应用空间和资源。如果在一块地上,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对环境又不会有破坏,那么就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空间留给其他的生物。比如,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利用城市的空间,就不需要一直扩大城市的面积,减少自然的环境,占据其他生物的空间。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效
期刊
许多年后,慕容先生总会记得自己多年前浪迹红尘、以梦为马的日子。那时候,尘世间明月依旧,清风不消闲愁,若是白日里忙于生计,待柳月满了枝头,亦可以做一场安稳的梦。这世间弱水三千,纵浪大化者皆是,被褐怀玉者不少,唯此夜行人,取“冷月”一瓢饮。    当我开始寻找他的痕迹,百度麾下三千弟子赶来汇报。有人说,他是一个隐者,隐于都市、窥望人性;有人说,他是一个作家,混迹网络、终此一生;有人说,他是一个行者,遍
期刊
成立于1988年的译林出版社,其前身为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编辑部。《译林》杂志自1979年创立,以“打开窗口,了解世界”为宗旨,成为中国最大的介绍国外通俗文学的杂志;1988年6月,《译林》编辑部发展为译林出版社。  1986年,顾爱彬先生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即从事出版工作。从一位杂志社的编辑到出版社的社长,他的平和言辞里有着一份欣慰。  如今,译林出版社已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
期刊
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掌控的事情越来越多,因为文明科技越来越进步。然后,我们逐渐发觉,为了应付人类的过度需求,所做出的各种掌控机制,反而造成更多的无法掌控。虽然宗教、环保团体极力鼓吹吃素,但绝大部分人还是食不能无肉。然而,除非自己养,否则我们很难搞清楚送入口中的肉类,是否真的安全。在食用眼前的美味牛排时,你想过这块肉排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吃动物》会告诉你肉是怎么来的,也会让你明白吃下肚的美味餐点加了多
期刊
走过炎热的暑期,天气渐渐转凉,但图书市场依旧如火如荼。虽然7月至9月是传统的图书销售旺季,但往年进入9月后,随着假期结束,学生开学,教辅市场持续升温,而大众图书市场则渐趋平静。反观今年9月的图书市场,有如“秋老虎”,刚出炉的数据显示,开卷综合指数为401.15,较之上月大涨了56.28点,环比上升16.32%,同比上升13.47%。而这一相对反常的数据得益于多本重磅新书的集中亮相,拉动整体市场强势
期刊
2005年我与钟文音有过一面之缘,城市嬮嬮,她正艳光灼灼。六年后再见,盛夏午后下起大雨,城市朦胧,她亦显得温柔。眼神如猫,慵懒依旧,但脸上的线条轮廓明显柔和起来,甚至变得可爱,我喜欢这次见到的她,她亦喜欢此刻的自己。巧合的是,这六七年正是她书写《艳歌行》、《短歌行》、《伤歌行》这岛屿百年物语三部曲的时光,六年的转变,城市和她对应成景,让人相看不厌。  毫无刻意,当年在咖啡厅里,众声喧哗,仍不掩她的
期刊
从龟甲、竹简、布帛、纸张到今天的电子书,“学富五车”已经淡化为历史,纸墨飘香也逐渐退出潮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正以其便捷、灵活、多元、廉价的优势俘获阅读者的心。iPhone、iPad等带来的电子书普及浪潮也逐渐成为出版界和IT界的“圆桌议题”,引领专家学者研讨出版电子化的新机遇。    数字出版的未来是什么样?    阮建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  我们一直在关注数字出版,
期刊
或许我们永远搞不清楚,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另外一个人,和一个原本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成为最亲密的人生伴侣,不过,这不代表爱情的维系与经营,就只能任由本能自己决定,甚至搞得一团糟,也不解决。  爱情的萌芽或许是不可知的奥秘,但爱情的经营却能够靠着“做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判断,迈向更好而非更糟的结果。  说到“选择”、“判断”,那就是“经济学”的强项了。善用经济学,可以帮助恋爱/婚姻关系中的男女做出对彼
期刊
作为一名80后图书编辑,操作《那时年少》的感受是很特别的,因为这还是我个人的一部文学作品。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是纯感性,出版是纯理性,如何习惯这个跨度,及时将自己情感从作品本身抽离,可以客观分析市场,分析作品的卖点,打造广告语、装帧、制定合适给力的推广方案,并付诸实施,对我来说是个挑战,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效果不错,因此,撰写小文,和大家分享。    做好书第一步:让欲望霸占你灵魂吧  做任何事都
期刊
算上这次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惨遭全面“被贴标签”,唐弢的宝贵藏书在他生前死后已数次蒙受损失。五十年代初,东北新华书店一位搞装帧的人借去唐弢几十本装帧最漂亮的图书,其中大部分是钱君匋设计、只印过十来本的特藏书。不料一借数年,归还时已破烂不堪,面目全非。还有一回,为参加莱比锡国际图书展览,唐弢收藏的德、法两国图书最早的中译本被借去参展,展后书退还至文化部却不翼而飞,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下达“一定追查,还给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