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物理学应当由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两个部分构成,新课标的这一规定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对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本文对新课标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几点改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以期能夠对我国当前新课标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148-01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是物理进行教学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以实验的方式来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直接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够锻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物理学应当由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两个部分构成,新课标的这一规定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对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1 中学物理教学要注重演示实验的发掘与设计
   中学物理的演示实验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物理理论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把所要掌握的物理现象以及其所蕴含的物理原理清楚明白的展示在学生们面前,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当前所使用的中学物理教材中有些实验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有的章节所设计的实验教学也比较少,基于以上分析,中学物理教师应当依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不断开发和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演示实验,增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使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能够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
   演示实验能使得抽象的定理变成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具体。通过实验过程把需要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之更深刻的掌握物理知识。在实验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分组教学因材施教
   教材分组实验的教学目标有四类:
   练习并使用物理仪器:该实验适宜采用的方法是采用示范——实践——设障考查法。即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认真实践,最后教师设障考查。
   观察和研究物理现象:该类型的分组实验宜采用探索——总结法,即让学生去探索、观察并寻找现象的发展过程,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结论。
   测定物理量:该类型的分组实验宜采用分析——实践——再分析法,即实验前,引导学生分析被测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什么方法测量更有效?怎样测量?然后学生自主选择测量方法,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验证物理规律。
   验证物理规律:这种类型实验宜采用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教法。
   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需要讲的内容有:物理规律的内容;规则的先决条件;试验方法;误差影响因素等。
   学生实践: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严格满足一切实验条件;采取严密措施减小误差;观察要准,读数要准,记录要准,分析要准,演算要准。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要指导学生验证定律,如有误差,必须进行误差分析,解释误差产生的原因。
   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法,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3 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积极作用
   在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许多中学物理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小实验”部分对学生来说并不重要,因为这毕竟不是学生考试的考核范围,所以就对这一部分所介绍的实验不进行系统的操作与讲解。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教材中的这些“小实验”通常都具有取材简单、便于操作、直观易懂等特征,这些实验的操作不仅易于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增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
  4 延长物理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为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提供良好的环境
   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有的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者课堂上所操作过的物理实验,他们通常表现出很强的动手操作的欲望,很多有创意的想法都想付诸实践;而另外有的学生则动手欲望不是十分强烈,在实验中往往都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做不好会受到周围同学的讥笑。所以说,学校可以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提供一个平台与机会,又可以为那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
   目前,许多中学不开放物理实验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学校怕学生毁坏价值较贵的实验仪器,这一点在学生课外实验制作中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物理教材后面的“小制作”和本文所强调的学生制作都是些趣味性的小实验,制作的原材料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找到,有的都是生活中的废品,他们制作实验大多数都不需要实验室提供零件,只需要实验室提供些常用的制作工具;其次是担心学生没兴趣、没时间,学校可以实行自愿参加的方法来进行,采取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或复习已经学过的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都将能极大地增进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于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衍斌,郭年粉,石东方.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J].物理实验,2008,(03).
  [2]刘利,邢红军,陈清梅.基于科学方法的高中生物理能力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作者简介:吕国忠(1969--3),性别,男.籍贯:内蒙古卓资县.毕业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工作单位:内蒙古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职称:工程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TQ技术对102例共107个乳腺肿块内部、肿块边缘及周围乳腺组织行剪切波速度(SWV)测量,分别
中图分类号:G63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学科第六课编写了《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该课设计了两大框题:第一框题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第二框题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依照教材编写的内容,意图及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就如何用问题教学法教授这一课,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材编写这一课的意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愈来愈多的中学生成为了新的网民,学生自幼生活在网络世界中,耳濡目染,对网络形成强烈依赖,传统
期刊
本文从作者的教学经验出发,主要论述了职业学校《商业摄影》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商业摄影》课程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数码摄影处理技术、实践性课程和相关艺
教科书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并最终落实课程目标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是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的,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贯穿于教科书的始终,共
【摘要】透过数学与哲学的发展轨迹,揭示出数学与哲学二者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作用,以及哲学借鉴数学思维方式而发展、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哲学 数学 相互作用 催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一向被认为是透彻性、可靠性与有效性地化身。这使数学在人类学术中占有特殊地位。数学思想、理论和方法在许多人文社会科学中起着催化作用,其影响力越来越得到强化。数学自明的慨念、抽象的推理、确定的结
今年初因参与编辑出版《泰顺先贤墨迹》一书,又重新系统地检索了浙南一带的书画名家,当然重点是泰顺。泰顺毗邻闽东之寿宁、福鼎、福安、柘荣诸县,自古,浙闽边地之间各项往来
为了全面了解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及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和生存质量进行了综合评定,并对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给城市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留下了一些“后遗症”,比如:未成年人的留守状态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行为,就是其中之一。本论文就立足于“以人为本,健康发展”,通过对留守学生日常生活中、学习中交往行为表现的调查结果,探究留守中职生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提出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字:留守中职生;人际交往;不良心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给职业学校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特别是技能课教学,毕业生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的组装及调试训练就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焊接 组装 调试 中波 频率 调谐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149-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体现出了全面普及的必要性,另外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也是向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展示了极大的挑战性,我们了解到新课标对学生的实践探究与综合创造的能力有很大的规范要求。因此,对美术教育的基础部分即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传播者小学美术教师的要求也是愈加严格。那么小学教师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在注重教学内部的内容丰富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外部表现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内容也是极其重要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