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实施,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严重阻碍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把教学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具体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当前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因此,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为抓分数而教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升学教育模式必须彻底打破。我们面临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从应试教育的轨道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对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教学要求,而是提高了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学校要落实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使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以课本为基础,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辐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运用第一手资料来增加理论的可信度和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责任感。
   三、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变空洞说教为生动活泼
   第二课堂活动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要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撰写政治小论文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力地深化了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锻炼学生才干、坚定学生信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教师置学生的疑惑于不顾而高谈阔论。虽然教材在讲述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剖析,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许多矛盾,诸如代沟问题、好心恶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当自我陷于苦恼之中而不得其解时,企盼能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因此,教师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解答,即使学生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给予申述、辩解的自由和余地,不压制、不讽刺,以理服人,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改变其错误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是增强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
   四、改革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教学方法上看,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灌输法”,教师表演的是“独角戏”,学生似乎成为“留声机”,没有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活生生、富有思想和感情的人来看,这样,从根本上堵塞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妨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将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归类,采取多种形式加以解决。对于与教材有关联的热点问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对于与教材无关的热点问题,则可开设时事专题讲座。对于因缺乏阅历和生活经验以及正确的世界观指导而产生的思想疑虑和错误认识,给予正面的科学的回答。只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捕捉学生思想方面的热点问题,巧妙地质疑解惑,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较好地掌握科学的理论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才能有机地把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贵港市港北区教科局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新课程进入生物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相应变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都能获得预期发展。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面。笔者就情感化教学策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   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
秦汉以来,成都平原持续不断的水利建设和“二江环抱”的生态环境的形成,是成都城市永不衰竭的奥秘所在。生态城市的形成,为成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使她成为世界
言语支架是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取得语言发展的支持工具,在学生的言语智能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隐含的典型语言范式,搭建言语支架,让学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症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手术诊
目的改进替加色罗的制备工艺。方法反应步骤由6步缩短为5步。结果反应的收率由原工艺的24%提高到55.6%。结论该工艺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成品质量稳定。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呢?反思以往的教学,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教师观念和教学思想的误区   新的教研活动如浪潮一样涌来,于是有人困惑,有人迷茫,有人欣慰。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的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一般性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1.d-1静
一、激趣法  激趣法是利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爱好而制定的一种方法。现在技工学校信息技术教材多以应用软件为目标,并不要求学习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目前,因为这门课不是主干课程,所以要提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至关重要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这样几种方法:  一是引导法。所谓引导法就是指运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的方法。引导法可分为理论引导法和实践引导法。理论引导就是教
应学员需求,国培计划(2015)——重庆市市级教师培训团队脱产研修课程需安排一个古诗词教学专题。我想到了才华老师,之前我听过他执教的《渔歌子》,感觉他应该对古诗词教学有深入的研究。果然,他执教《忆江南》,给我和学员们很多启迪。  一、依照文体特征,遵循一个“路”字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对读者而言,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头脑
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部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模式,是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方向。但在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