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_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经进行了近两年的时间,无论是教学管理者,還是一线的老师们,我们在理念上不仅接受,而且已经完全认同了语文主题学习,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寻求着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教学形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加深入地推进课改,加速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实施步伐,我们组织部分课改骨干,进行了数次专题研讨会,在总结教学课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各地先进的教学思想,制订了一个大致的教学框架,意欲创设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教学模式,以便引导老师们快速、稳妥、有效地踏上语文主题学习的课改之路。
  下面以三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做简单的介绍:
  三年级语文教材共八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课文组成都是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每个单元用两个周的时间教学,两周语文课的实际教学时间为10课时(作文训练课暂不计入),全册教材总计教学用时16周。除了教学中的“带文”课外阅读之外,还剩余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或组织复习。因此,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课外阅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其中,这10个课时的教学计划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课时为单元整体预习课。导学的初级目标是认识生字词,读熟课文,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明确单元学习主题、感知单元学习目标。
  第二和第三两课时教学本单元第一课,并以文带文。这一课一般是一篇精读课文,两个课时共80分钟,其中,50分钟用来教教材,30分钟左右的时间则完全用来“带文”。形式主要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内容则可多可少,可以是一段、几段,也可以是一篇,甚至是几篇。因为这一任务主要在第二课时完成,且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所以我们把第二课时称为阅读带文课。两个课时教学时间比例上,可以随着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增强,逐步增加课外阅读的时间,这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真正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
  第四和第五两课时教学本单元第二课。第六和第七课时教学本单元第三课。这两课也都是精读课文,所以,教学课型设计思路基本和第二和第三课时相同,不再赘述。由于第一课的教学完成了一些单元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掌握了本单元课文的阅读方法,所以相对来说,后面两课的教学就轻松了许多,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过程中学以致用,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课文,然后节省出尽量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也就相应地会更多一些。
  第八课时教学本单元第四课。这一课一般是一篇略读课文,导学任务相对更简单轻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只做必要的引导或点拨。并且要节省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带文”,扩大学生阅读量。
  第九课时为积累运用课。主要教学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兼以对本单元的部分语言性内容进行归类积累或者梳理等。我们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死记硬背,要注意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不仅掌握这些知识,关键还要学会运用,真正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第十课时为阅读分享课。主要任务为自主阅读、展示分享。目的是激发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切磋指导阅读的方法、展示分享阅读的收获、锻炼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
  十节课,一个单元。在实践中老师们普遍认为,这样安排既可以夯实语文基础,重视知识积累,又使大量课外阅读的设想落到了实处。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式的实施运用,从根本上成为了学校推进课改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再不是原来只能通过理论上的空谈来盲目地要求老师们课改了。近期,我县城区两所县级小学在深入了解我校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改实践的基础上,非常认同我们的做法。所以,假期我们几校联合组织了部分骨干教师,根据模式,备写了三年级下册的导学案,开学后在各校备课组集体备课研讨之后,三校共同付诸实施,进一步整体加速区域性课改的进程。
  当然,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此模式的具体运用,因年级不同、课型不同、学情不同,教师可灵活应用或做必要的改动,决不能机械套用、生搬硬套、完全程式化的理解或者运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第五小学
  编辑 薛小琴
其他文献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一标多本的背景下,不同版本的教材以多形式和多角度的史料呈现课程标准对史实的要求,诠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史学内涵。这就必然造成不同版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感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自身文化素养正确地
<正>案例:我们班有一个十分内向的孩子,下了课就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发呆地看着其他小朋友游戏、玩耍。偶尔,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会从她的嘴角滑过,但她绝不会参与游戏。上课时
一、课前学习部分设计1.创建微视频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因此,创建微视频是教学切入的关键。教师首先可以在网络教育资源中寻找与教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高效课堂”这一名词应运而生。2010年底,韩立福教授所倡导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在我市全面推广。作为一名校级实验教师,三年来,我经历了对实验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东北国有林区森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是人类面向21世纪必然作出的战略选择.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反思文明发展历程的理论成就.从实质上看,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一种新的
目前,人事档案工作有很大的改进,但不是改革。实现数字化管理,走向计算机网络化,才是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真正的改革。目前的保密制度是改革的障碍。然而,社会在发展,观念在转变,历
目前承德市基础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观念、教育资金、教师队伍素质及学生流失情况等.本文在问卷调查、座谈及参考有关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现存问题作了一些剖析,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