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zhang1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并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 发展 现状 趋势 展望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98-01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光纤通信的诞生与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光纤从提出理论到技术实现和今天的高速光纤通信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中期,所研制的最好的光纤损耗在400分贝以上,1966年英国标准电信研究所高锟及Hockham从理论上预言光纤损耗可降至20分贝/千米以下,日本于1969年研制出第一根通信用光纤损耗为100分贝/千米,1970年康宁公司(Corning)采用“粉末法”先后获得了损耗低于20分贝/千米和4分贝/千米的低损耗石英光纤,1974年贝尔实验室(Bell)采用改进的化学汽相沉积法制出性能优于康宁公司的光纤产品。到1979年,掺锗石英光纤在1.55千米处的损耗已经降到0.2分贝/千米,这一数值已经十分接近由Rayleigh散射所决定的石英光纤理论损耗极限。
  目前国内光纤光缆的生产能力过剩,供大于求。特种光纤如FTTH用光纤仍需进口,但总量不大,国内生产光纤光缆价格与国际市场没有差别,成本无法再降,已经是零利润,在国际市场没有太强竞争力,出口量很小。二十年来的光技术的两个主要发展,WDM和PON,这两个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多业务传输发展平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更有效承载以太网业务、数据业务,另一方面是向业务方面发展。AS0N的现状是目前的系统只是在设备中,或是在网络中实现了一些功能,但是一些核心作用还没有达到。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趋势及展望
  
  目前在光通信领域有几个发展热点即超高速传输系统、超大容量WDM系统、光传送联网技术、新一代的光纤、IPoverOptical以及光接入网技术。
  (一)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
  目前10Gbps系统已开始大批量装备网络,主要在北美,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大量应用。但是,10Gbps系统对于光缆极化模色散比较敏感,而已经铺设的光缆并不一定都能满足开通和使用10Gbps系统的要求,需要实际测试,验证合格后才能安装开通。它的比较现实的出路是转向光的复用方式。光复用方式有很多种,但目前只有波分复用(WDM)方式进入了大规模商用阶段,而其它方式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二)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
  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率低于1%,还有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级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基于WDM应用的巨大好处及近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场的驱动,波分复用系统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全球实际铺设的WDM系统已超过3000个,而实用化系统的最大容量已达320Gbps(2×16×10Gbps),美国朗讯公司已宣布将推出80个波长的WDM系统,其总容量可达200Gbps(80×2.5Gbps)或400Gbps(40×10Gbps)。实验室的最高水平则已达到2.6Tbps(13×20Gbps)。预计不久的将来,实用化系统的容量即可达到1Tbps的水平。
  (三)实现光联网
  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光光联网既可以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和网络扩展性、重构性、透明性,又允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
  由于光联网具有潜在的巨大优势,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预研,特别是美国国防部预研局(DARPA)资助了一系列光联网项目。光联网已经成为继SDH电联网以后的又一新的光通信发展高潮。建设一个最大透明的、高度灵活的和超大容量的国家骨干光网络,不仅可以为未来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JJ)奠定一个坚实的物理基础,而且也对我国下一世纪的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腾飞以及国家的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开发新代的光纤
  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其中,全波光纤将是以后开发的重点,也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从长远来看,BPON技术无可争议地将是未来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从当前技术发展、成本及应用需求的实际状况看,它距离实现广泛应用于电信接入网络这一最终目标还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五)IPoverSDH与IpoverOptical
  以lP业务为主的数据业务是当前世界信息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而能否有效地支持JP业务已成为新技术能否有长远技术寿命的标志。目前,ATM和SDH均能支持lP,分别称为IPoverATM和IPoverSDH两者各有千秋。但从长远看,当IP业务量逐渐增加,需要高于2.4吉位每秒的链路容量时,则有可能最终会省掉中间的SDH层,IP直接在光路上跑,形成十分简单统一的IP网结构(IPoverOptical)。三种IP传送技术都将在电信网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网络的不同部分发挥自己应有的历史作用。但从面向未来的视角看。IPoverOptical将是最具长远生命力的技术。特别是随着IP业务逐渐成为网络的主导业务后,这种对JP业务最理想的传送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网络特别是骨干网的主导传送技术。
  (六)解决全网瓶颈的手段一光接入网
  近几年,网络的核心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交换,还是传输都己更新了好几代。不久,网络的这一部分将成为全数字化的、软件主宰和控制的、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网络,而另一方面,现存的接入网仍然是被双绞线铜线主宰的(90%以上)、原始落后的模拟系统。两者在技术上存在巨大的反差,制约全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光接入网技术。因为光接入网有以下几个优点:(1)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和故障率;(2)配合本地网络结构的调整,减少节点,扩大覆盖;(3)充分利用光纤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4)建设透明光网络,迎接多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赵兴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势.电力系统通信[J].2005(11):27-28.
  [2]韦乐平,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电信技术[J].2006(11):13-17.
其他文献
[摘要]重点对企业生产计划进行深入研究。在业务流程重组思想的指导下,讨论企业工艺流程的重组。适应中小型企业根据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约束来编制月生产计划并指导企业的生产加工,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 业务流程重组 可重构  中图分类号:C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87-01    一、引言    ERP系统是企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
[摘要]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目前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分析目前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实证研究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实证会计的发展。  [关键词]实证会计研究 存在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92-01    一、实证会计研究简介    1968年,美国《会计研究杂志》第六卷刊发了芝加
[摘要]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了解城市行道树选择原则的基础上,以贵阳市行道树种为例进行分析,同时对树种的选择进行探讨,并提出香樟作为贵阳市行道树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行道树 贵阳市地理气候条件 香樟 香樟习性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93-01  
[摘要]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应该说,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试图说明外汇储备增多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我国经济体系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即经济结构、外贸顺差、结售汇制度。  [关键词]外汇储备 流动性过剩 外经贸政策 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
1920年10月至1922年年底瞿秋白是我国最早深入俄国革命实地,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上宣传列宁主义的第一人。瞿秋白旅俄报道是中国人民了解俄国真实情况的重要来源;推动
早恋是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早恋多与环境因素引起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一部分也与孤独、空虚、心理上缺乏支持有关。陷入早恋之中的少男少女因
随着工程咨询行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咨询企业必须努力建立有效经营信息网络,通过充分运用各种人脉关系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正确、及时地获取项目建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摘要]论述信息化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影响作用。信息化运用于物流能够使双方的资源得到整合与互补,达到了“合作共赢”的有效效果,形成物流信息化的现代产业。物流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信息 物流 关系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99-01    物流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物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