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赵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平时不爱与人交往,喜欢独处.同学们都以为我"清高",其实,我内心特别渴望友谊,特别渴望和朋友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平时不爱与人交往,喜欢独处.同学们都以为我"清高",其实,我内心特别渴望友谊,特别渴望和朋友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可不知怎地,一遇到人多的场合,我就会手足无措,紧张不安,目光不敢和他人接触,否则就特别不自然.我知道这样很别扭,竭力想避免这种尴尬,可是越这样,结果越糟:心"怦怦"乱跳,连呼吸都紧张,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嘲笑我.因此,在生活中我尽量躲避别人.本以为这样会减轻压力,结果反而越来越严重:我对同学、老师产生
其他文献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领花迎着我开花的年岁……”,每一名高中毕业能够走入军校的学生,都怀着一种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各种文艺作品或平日里关于领章、帽徽的动人故事,使这些学生们对绿色军营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充满了无限热爱和向往。然而,当学生们一袭军装步入军营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军营是这样的:环境艰苦、纪律严明、生活节奏紧张,远没有想像中的那样浪漫……巨大的心理落差, 引发了部分学员心理问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目标、任务、原则、途径等方面都有许多区别,不能互相替代.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将两者混淆的做法,因而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实践中的错位.例如初
托马斯在对人的行为与对环境的主观假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指出:“如果人们认为某一情境是真的,那么这一情境最后就会变成真的。期待,对学生与班级的影响是很大的。”美国的一个教育专家做了一个试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班级当作学习优秀班来对待,同时将一个优秀班当作差班、问题班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距离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