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有效教学 深化课堂实效②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如何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将课堂变得有效,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好好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在实践中的一些感悟,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提高有效教学的前提
  首先,要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我们在备课前,应当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会大大降低了教学有效性。所以,我们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元单元“认数”第一课时这一课时,我结合本班实际,确立以下教学目标:①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②掌握亿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③进一步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这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明显体现出了它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其次,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众所周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呢?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应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以及在学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在备课时要关注不同层面的孩子,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融入于你的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的爱学、乐学。
  最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经过不断的摸索,我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同时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元单元“认数”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前作业:请每个学生自己去从网上或杂志、报纸上收集一些自己认为是比较大的数,把它摘录下来,并试着读一读。在课堂上,我认为,学生对整万数这样相对较大数的认识,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具体情景,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对数的大小的把握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为此我摈弃了教材中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茶叶、甘蔗、油菜籽等数据,而是选择了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事物,如汽车、商品房、游艇的价格。为了帮助学生感知相关数的大小,我还借助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形象感知。通过课堂的教学,我也的确感到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注重教学中的双边活动,是提高有效教学的保证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
  一方面,教师应着力打造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真正地“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可能会使师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如一潭死水,缺乏兴趣的学习则是枯燥无味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三、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是提高有效教学不容忽视的重点
  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越来越新、越来越有效,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大大的提高。另外,还要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会有更大帮助,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少走弯路。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元单元“认数”时,当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是从情境中引出一副游轮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信息‘一艘游艇的价格大概是一套房子售价的10倍,猜猜看可能是多少?’来猜一猜这艘游轮的价格。结果在教学时,没想到的意外出现了,由于鼠标反应不灵敏,结果那个图片连同价格一起被点击了出来,结果在这里我没能及时做出妥善的调整,而是,继续将学生引回了原先老师设计的思路上,显得非常的牵强,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处理得不是很妥当。课后,我也及时与同备课组的老师进行了探讨,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并交流这一环节可以如何处理得更好——本来是设计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提示来猜价格,既然实际操作中价格已经提前出现,这时就应顺势改变问题,变原先的问题为新问题‘游艇的价格大约是楼房的几倍呢?’通过这样的反思与总结,相信,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我一定能处理得更好,也更为灵活、巧妙。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行动。它需要我们反思“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意义 兴趣 方法  一、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劣直
期刊
期刊
摘要: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对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都会产生影响。本文尝试对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有益探索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说能力 有益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语越来越广泛的成为人们进行交际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师必须提起注意的,尤其是对听说能力培养。人类语言先有口语,才有书面语,对于人类来说,不论其智力水平如何
目的:  探讨初次针刺分离联合巩膜通道重建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远期失败滤过泡的效果。  材料与方法:  我们回顾了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老师,通过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以及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我认为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技能、技巧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 改善 提高  一、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
2010年3月5日,对于作家卢苏宁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当晚7点30分,他创作的27集电视连续剧在东方卫视开播;与之同时,北京电视台、沈阳电视台和广西电视台的影视频道正在热
摘要:有趣的现象可以激起学习兴趣,有用的知识也可以产生学习兴趣,但要使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依靠有效学习,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艺术、揭示物理科学美的艺术、促使学生情感意识的发展的艺术,这三者相互联系、形成结构。在教育教学中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这一结构,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达到艺术境界。本文就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 求知欲 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