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故意自伤行为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ngha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大学生故意自伤行为和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整群选取某医科大学4063名一、二年级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大学生故意自伤行为、自杀行为检出率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多种研究变量对故意自伤行为-自杀行为的影响.结果 4063名大学生最近1年故意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3.4%,其中单次自伤检出率为3.7%,多次自伤检出率为9.6%,男生高于女生;最近1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和自杀行为的检出率分别为4.5%、1.4%、0 6%和4.9%,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有自伤无自杀组为参考,有自伤有自杀组表现为积极应对程度低(OR=0.5,95%CI:0.3 ~ 0.8)、伙伴个数相对较少(3~5个vs.≤2个:OR=0.6,95%CI:0.3 ~0.9;≥6个vs.≤2个:OR=0.4,95%CI:0.2~0.8);消极应对(OR=2.1,95%CI:1.2 ~ 3.7)、抑郁症状(OR=2.9,95%CI:1.6 ~ 5.2)、焦虑症状(OR=2.2,95%CI:1,2 ~ 3.8)、睡眠问题(OR=1.7,95%CI:1.1~2.8)、自评体型偏胖(偏胖vs.正常:OR=2.0,95%CI:1.1~3.6)较为常见.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故意自伤行为者中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4.7,95%CI:3.5~6.4),而抑郁、应对方式、自评体型等社会心理因素会减弱两者的关联程度(OR=3.3,95%CI:2.4 ~ 4.5).自杀行为发生的风险随自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OR=3.1 ~ 10.0),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减弱两者的关联(OR=2.4~5.9).结论 自伤行为虽然不是个体自杀行为发生的信号,但有必要在自伤者中开展自杀行为发生可能性的评估.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客观社会环境
政治生活走进伦理学涉及“应当”与“能够”两个方面.政治生活“应当”走进伦理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政治生活的本质和伦理学的目的.政治是有关公民之根本利益分配的所有方面,
工具理性极度扩张,政治的价值理性被忽略,政治生活被非生活化,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也失去了最初所寻求的自身价值和意义,对政治本真的理解也出现了“空心化”、“曲解化”.“政
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伦理道德上的问题,而由市场化社会所引发的伦理道德危机却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根本的。这不仅仅是一种直觉,更是一种深刻的生活体验。这种真实的深度体
在玛雅人和中美洲其他印第安民族中,流行着一种关于双重灵魂的特殊想象:一个人不仅在自己的身体之内拥有一个灵魂,而且在自己的身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寄身于某种动物或自然力
本文考察了巴哈伊教律法与原则的形成、构成、表现与功能,指出巴哈伊教的制度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巴哈伊教律法系统,另一个是巴哈伊教原则系统.两个系统都体现于巴哈伊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完整、成熟地概述了他的劳动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发动并完成的哲学革命,从原则高度上彻底颠覆了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但这场哲学革命所达到的原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对宫殿的书写与颂美,明显不同于传统赋作"彰圣主之威神"的书写策略。《鲁灵光殿赋》通过对大汉开国圣史的回溯以及对鲁灵光殿所有雕刻与壁画的流观、摹
政治平衡是政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了民主和效能、分权和集权以及参与与控制这三组矛盾,分别从价值预设、制度建构和运行机制三个角度,对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
目的 修订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BNSG-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对全国5个单位的6366名青年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71份.通过项目分析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