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乳化剂产生菌及其产乳化剂条件初步研究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TI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胜利油田原油污染土壤边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多种石油芳烃和烷烃且能产生物乳化剂的细菌Em1,经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对菌株Em1产生乳化剂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以正十六烷为碳源时能较快速产乳化剂,其最佳条件为:正十六烷10g/L,酵母抽提物1g/L,初始pH值为7,30℃下200r/min摇床培养.在此条件下,发酵1d后,培养液的表面张力即降到最低值,约30mN/m,而乳化能力达100%;乳化剂浓度则在第5d达到最大,为6
其他文献
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黄冈市奶牛生产进行系统分析,利用系统诊断的方法,确定奶牛生产风险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通过对影响奶牛生产风险因素的分析,并根据奶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和奋乃静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
为筛选得到高产琥珀酸的厌氧菌株,建立了一种快速半定量分析发酵液中琥珀酸的方法。首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出产琥珀酸厌氧菌发酵液中主要含有琥珀酸,乳酸和乙酸,然后将
嗜盐菌属于极端微生物中的一种,其结构与理化性质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国际同行在嗜盐菌的研究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国内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我国天然高盐环境
4月28~29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珍珠岩分会主办的第26届中国珍珠岩(北京)国际技术交流会在北京新大都饭店召开。会议以政策引导、技术交流、信息沟通为主要内容.邀请政府相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