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利益群体分化与政府整合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 :甘肃理论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133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发生过几次大的变迁,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于政府的利益整合能力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改革的执行者——政府必须致力于推进利益整合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利益整合方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整合方式转型,才能建立一种能够满足利益群体分化要求并能促进利益增长的社会机制。
其他文献
明知违反公共约定,但心里“冻结”了是非,只看那点儿小利益、小方便,背后是庸俗后果论在作祟。$$    微博上最近流行一个段子,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
报纸
以大卫·哈维为代表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城市空间的认识,但其理论缺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本文在简要评述大卫&#18
2010年中国启动了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再次加大,加之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深化,西部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本文将从以下两个视角对此现象进行浅析:马斯洛的自我需求理论和常人
从五四运动到1927大革命失败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出现了唯物史观和1923年国共合作时辩证唯物论两次理论高潮。十月革命后国人为救亡图存实现国际"平等"而令社会主义大放异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但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经历过严重挫折的曲折历程。本文从历史的角度
粗放型发展方式是那种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进行重复性低端商品生产以实现经济目标的一种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投入不
本文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内涵、基本特征和指导意义,突破以往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研究的局限性,指出主客对立的观点造成人类异化。从历史和实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