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船试验船气囊着陆缓冲系统特性研究

来源 :航天返回与遥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缓冲气囊是继着陆腿及反推发动机之外,另一种行之有效的着陆缓冲装置。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群伞加缓冲气囊的无损回收方案,实现了其重复使用的目的。文章对新飞船试验船缓冲气囊的选型及参数的确定原则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气囊着陆缓冲系统的设计状态、工作程序以及缓冲过程的排气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地面试验装置和测量系统,对缓冲气囊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具备主动排气控制的多气室组合式气囊着陆缓冲系统缓冲过载达到预期,无侧翻和明显反弹,着陆稳定性满足要求。试验船缓冲气囊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可以为其它大载荷航天器和大载荷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超声造影(CEUS)与淋巴结转移、蛋白酶表达、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颈部淋巴结
目的了解儿童哮喘发作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就诊的80例哮喘急性发作住院儿童作为哮喘发作组,其中轻度组54例、中度组17例、重度组9例,选取同时期35例无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哮喘发作组和对照组及不同哮喘发作严重程度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
目的探讨足月自然分娩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规律产检并足月自然分娩的449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H的发生情况分为NH组(63例)和非NH组(386例)。比较两组GDM患者的一般资料、产时特征及其分娩新生儿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结果NH组孕晚期和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的比例高于非NH组[69.9%(4
目的分析阴道菌群紊乱对老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老年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视自身情况给予合理的药物、物理、手术等个体化对症治疗。治疗3个月后,参照CIN分级标准评估CIN患者病变进展情况并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水平及阴道菌群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阴道菌群紊乱对老年CIN患者病变进展的影响。结果200例老年CIN患者经个体化对症治疗3个月后,病变进展共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世界各国的专家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对哮喘的发病机制有了新认识,并研发了许多新的哮喘治疗药物.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肾上腺素)β2
目的分析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在脓毒症患者抗生素使用时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药物应用指导分为HNL组(60例)和常规组(65例)。其中,HNL组根据HNL水平确定抗生素降阶及停用时间,常规组根据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等常规血清学指标水平以及微生物培养结果综合确定抗生素降阶及停用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时间、病情缓解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死亡率(IC
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2016年,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报道,在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中,CKD患者占4.86%,在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中,CKD的罹患占比更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CKD住院患者的最常见病因(26.70%)[2]。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损害(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肾脏病理检查异常)时间≥3个月,可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异常。我国的CKD患病率为10.8%,患病人数达1.3亿[1],其中3%为育龄期女性[2]。随着国家生育政策放开以及CKD患病率的逐渐上升,育龄期CKD女性患者的生育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国目前的研究较少关注CKD患者的妊娠情况,对于尿毒症患者合并妊娠仅有个案报道,部分医务人员在C
目的:评估特发性身材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儿童与正常身高儿童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及组成差异,探究肠道菌群影响ISS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研究对象包括32名年龄4~8岁青春期前儿童,其中16例儿童被诊断为ISS(ISS组),另16名为正常身高健康儿童(对照组)。选用细菌16S r RNA的V3~V4区作为目标片段,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粪便中的肠道菌群,分析比较2组间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ISS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ISS组肠道菌群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咪达唑仑麻醉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2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50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