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记本市场进入“微增长”时代
笔记本市场颓势已现
科技行业研究公司Gartner Inc.提供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了4.9%,其中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下降了11%,台式机的出货量下降了6%。相比前两年的高速增长,笔记本市场跌幅也相当迅速。戴尔、宏碁等传统第一梯队企业业绩低迷,英特尔这样的上游企业也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种种迹象表明,笔记本市场与个人电脑市场一样开始进入寒冬。但与之对应的移动互联设备却春意盎然,国际经济环境疲弱虽有一定影响,但更主要的恐怕是电子领域消费格局的转变。高速增长的移动互联设备对传统PC尤其是笔记
本产品产生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已经拥有了一台笔记本的消费群体,在面临升级换代已有笔记本还是购买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时,预算很可能像后者倾斜。
差异化带来机遇
价格往往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第一要素,而厂商往往也会直接使用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连苹果这样的企业也下调了部分笔记本的售价,低价的确可以激发市场消费者购买欲望,但反过来低价也会降低企业利润率,使得整体市场环境持续恶劣。前文提到华硕和联想能保持高净利润增长的原因里,除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外,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具有差异化的产品赢得新市场份额并提高产品利润率。
以超极本为例,2012年全球超极本销量突破1000万,而台湾超极本厂商预计,2013年超极本和类超极本出货量和2012相比,预计将翻一番。同时,超极本出货量将占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10%,类超极本出货量也将占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10%。就如同电子领域消费格局正在转变一样,厂商也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风格转变的过程中,能够减缓甚至避免传统笔记本销量量下滑,并在超极本和类超极本产品中赢得足够的市场份额的厂商,必然可以逆势成长。
与此同时,随Windows 8一起出现的触控笔记本也很好地满足了差异化消费市场,不少调研机构都预估触控笔记本将在2013年占到笔记本总出货量的10%,这意味着触控笔记本将有超过2000万的蛋糕等着众厂商分享。
创新与变革是关键
在全球经济疲软和电子领域消费格局转变的大背景下,笔记本厂商很难把希望寄托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创新与变革才是笔记本厂商自我救赎的关键。如果说超极本成功满足了市场消费者对轻薄的追求,成功通过笔记本外观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话,那近期新贵触控笔记本则将一种全新的人机互动方式带给了笔记本用户。在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通过规模降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厂商,但创新和变革却可通过差异化弥补市场空白或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个性化的需求,并以此赢得市场份额和净利润,扭转企业本身颓势。
笔记本市场颓势已现
科技行业研究公司Gartner Inc.提供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了4.9%,其中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下降了11%,台式机的出货量下降了6%。相比前两年的高速增长,笔记本市场跌幅也相当迅速。戴尔、宏碁等传统第一梯队企业业绩低迷,英特尔这样的上游企业也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种种迹象表明,笔记本市场与个人电脑市场一样开始进入寒冬。但与之对应的移动互联设备却春意盎然,国际经济环境疲弱虽有一定影响,但更主要的恐怕是电子领域消费格局的转变。高速增长的移动互联设备对传统PC尤其是笔记
本产品产生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已经拥有了一台笔记本的消费群体,在面临升级换代已有笔记本还是购买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时,预算很可能像后者倾斜。

差异化带来机遇
价格往往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第一要素,而厂商往往也会直接使用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连苹果这样的企业也下调了部分笔记本的售价,低价的确可以激发市场消费者购买欲望,但反过来低价也会降低企业利润率,使得整体市场环境持续恶劣。前文提到华硕和联想能保持高净利润增长的原因里,除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外,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具有差异化的产品赢得新市场份额并提高产品利润率。
以超极本为例,2012年全球超极本销量突破1000万,而台湾超极本厂商预计,2013年超极本和类超极本出货量和2012相比,预计将翻一番。同时,超极本出货量将占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10%,类超极本出货量也将占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10%。就如同电子领域消费格局正在转变一样,厂商也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风格转变的过程中,能够减缓甚至避免传统笔记本销量量下滑,并在超极本和类超极本产品中赢得足够的市场份额的厂商,必然可以逆势成长。
与此同时,随Windows 8一起出现的触控笔记本也很好地满足了差异化消费市场,不少调研机构都预估触控笔记本将在2013年占到笔记本总出货量的10%,这意味着触控笔记本将有超过2000万的蛋糕等着众厂商分享。
创新与变革是关键
在全球经济疲软和电子领域消费格局转变的大背景下,笔记本厂商很难把希望寄托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创新与变革才是笔记本厂商自我救赎的关键。如果说超极本成功满足了市场消费者对轻薄的追求,成功通过笔记本外观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话,那近期新贵触控笔记本则将一种全新的人机互动方式带给了笔记本用户。在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通过规模降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厂商,但创新和变革却可通过差异化弥补市场空白或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个性化的需求,并以此赢得市场份额和净利润,扭转企业本身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