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与根际激发效应的影响特征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根际沉积碳输入而引起的根际激发效应,对农田土壤碳排放通量和碳平衡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由于频繁的干湿交替,土壤CO2 和CH4 排放以及根际激发效应明显有别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因此,明确稻田生态系统干湿交替过程中水稻根际激发效应的方向与强度,对于减缓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13C-CO2 连续标记法,结合盆栽试验,研究干湿交替和持续淹水条件下,水稻生长以及根际激发效应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持续淹水处理,干湿交替处理使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以及根冠比显著提高,并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持续淹水条件下,13CO2和13CH4排放通量随水稻生长由 10.2 μg·(kg·h)-1 和2.8 μg·(kg·h)-1(63 d)增加到 16.0 μg·(kg·h)-1 和3.2 μg·(kg·h)-1(75 d).而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经过12 d 的落干处理13CO2 和113C H4 排放通量分别降低了 57.5%和88.1%.持续淹水条件下,CO2和CH4 的根际激发效应表现为正激发效应,而且随水稻的生长而增加.而干湿交替处理下,经过12 d 的落干处理,CO2 和CH4的根际激发效应分别由0.29 mg·(kg·h)-1 和 12.3 μg·(kg·h)-1(63 d)降低到-0.39 mg·(kg·h)-1和0.07 μg·(kg·h)-1(75 d).因此,干湿交替处理,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和降低CH4 的累计排放量.合理地田间水分管理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校食堂人群高度集中,且敏感而又特殊,防疫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如何真正搞好高校食堂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常态化疫情的特点、高校食堂
目的 探讨分析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对预防住院老年衰弱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30例住院的老年衰弱患者进行此次研究,
百香果学名西番莲(Passiflora sp.),又称“鸡蛋果”,是多年生常绿攀缘藤本.原产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栽培,后传入大陆我国.百香果味道较鲜美,含有17种氨基酸和钙、镁
研究降雨格局变化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关键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多样性间的关系,对于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3 a野外降雨控制试验(减少40%降雨、减少20%降雨、自然降雨、增加20%降雨和增加40%降雨),探讨干湿年份下降雨变化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降雨变化下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