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语文从容优雅地行走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国人而言,语文大概是最古老的学科了,有人说:“不是,如从结绳记数算起,数学不知要早生多少年。”但先人于混沌迷糊中的这灵感一现,并不能算作学科的开始。对于这样一门最早开启人们心灵的学科,真不知要从哪里说起才好。只是为数众多的人一定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做了怎样一个千年古梦,一梦醒来,语文已换了一身华服,叫你不识得她当初小家碧玉的姿态了。
  一、语文——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我从教十几年,语文的世界里虽算不上风起云涌,但也称得上变化多端。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偏嫌语文两千多年的步行方式太老土,要她改坐公交车,近来,似乎又赶着她上飞机,可怜她被折腾得气喘吁吁,不与时俱进不行啊,广告满天飞,不讲点广告知识行吗?且不能误时,要讲就要从初中开始,总之,项目是一样样增加,仿佛吃饭,先一道道冷拼给你尝,你眉开眼笑图个新鲜,终了饭都忘了吃了。可是只要稍稍动念一想,我们会发现有些东西似被我们弄错了,语文不是现挖的一口井,她是从上古时代缓缓流来的河,像那从高原上恢弘而来的长江,挟着古风,带着古韵,你随手掬一捧,都是浓得化不开的厚重,她有历史,她有积淀,她有方向,我们为什么要当她是随便一叶小船,你想让她为你捎些什么就捎些什么,你要让她转头就转头。
  也许是我们该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了,是语文丰富了我们,不是我们创造了语文。那么急切地改变着语文的行走方式,可是得到的是什么呢?更多的孩子提笔忘言,更多的孩子漠视甚至逃离语文,这固然是网络时代无法避免的并发症,但是语文体系的断裂,让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在生命中最美丽的季节认识语文的真实面目,这又何尝不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处硬伤。对于他们,李白是什么呢?李白只是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记住它,还是因为考试要用;杜甫是谁关我什么事?他的悲愤填膺与济世情怀来不及走向那些等待开启的心灵,他们已被催促着奔向人生的下一站了。常常,我看着那些行将毕业的孩子,他们忙着拍照留念,可是他们并没有要带上语文这个老朋友同行的意思,我就一次次急得要哭。于是,我们相互指责,初中老师怪小学老师,高中老师怪初中老师,最后,全社会都来怪学校,可是,语文还只是断裂着。
  一个朋友欣喜地告诉我,他孩子就读的省重点小学已经开始关注语文中的传统教学了,虽然只是增加了古诗的教学比重,但足以让人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可是半年后,朋友开心不起来了,孩子讨厌古诗了,原因呢?老师只是草草领读两遍,然后,等待孩子的就是重复地背诵、抄写、默写。是啊,老师有那么多项目要讲,不然学期终了学生不出成绩谁负责呢?而古诗,不就是要应付那几句默写填空嘛。“学那么多古诗当饭吃啊?”你大概不太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位语文老师之口吧?但是我就不怀疑,因为这是我亲耳听来的。本该是把钥匙交给孩子的,可是,却把门封紧了,谁这么狠?
  语文是和历史一起流淌的,甚至比历史还生动,她传承的何止是古诗?可是我们总是一方面指挥着语文要适时地包罗万象,一方面又淡忘了她天生的蕴藉深沉。
  二、语文课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时代粗糙了,于是,我们也用粗糙的双手来抚摩语文,才触及封面,就对她横加评论。我总是说语文里是蕴藏着古典的,可这不只是从她所包含的知识而言的,不是因为诗词歌赋。名章佳句,还因为行走在语文的天地里,让人的心灵不再粗糙。还有多少人在关注一棵草的枯荣?关注一片云的来去?匆匆忙忙被人流裹挟着,不知要到哪里去。教室愈加宽敞了,语文课的情调却渐行渐远,科学观对人的大脑武装真是强有力,什么问题我们都要精确,都要标准答案。有时候坐在教室里听课,师生正精彩互动,教师兀自醒过来,提醒刚才所言哪里哪里才是考试重点,学生齐笔疾书,那一份精神的愉悦是如此短暂。学生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结果,情感的体验应该是一个过程,要沉进去、融进去,要真正感受喜怒哀乐,语文的美味才会品尝得出。语文的课堂或许同时也是一个浪漫的舞台,可是,我们总以为学生在语文课堂里是汲取知识的,并不想弄清这么一种逻辑,一个人都不知道喝下去的是什么,你让他喝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女作家迟子建担忧现代人已不会哀愁,“谁扼杀了我们的哀愁”?当然,面对当下的考试体制,一厢情愿地大谈特谈这种浪漫的憧憬,真的要被斥为异想天开了,但是就算语文的课堂要面对严峻的现实考验,那么,在夹缝里留一些温润总还是可以的吧?让学生的眼睛偶尔潮湿一回,让他们的心灵突然震撼一次,这样,他们才看见那个“活”着的语文,我们的语文也不至于在追赶别人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的追随者。如果语文课堂魅力尽失了,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组织起这么多人共同亲近语文?
  这个时代需要知识卓著的人,这个时代同样需要感情丰富的人,对历史,对民族,甚至对陌生人,都需要怀揣一份情感,情感才能滋生责任。这样说,不是夸大语文的责任,只是从感情熏陶的角度来看,似乎语文很方便给人的心灵投注一缕温和的阳光,让心灵会感动,会悲伤。
  三、语文教师——朝天湖畔水连天,只唱渔歌不采莲
  一介书生,我无力挪动制度的方石,唯有呼唤像我一样深爱语文的同行者,将一份古典情节留在心中。有时候想想,古典情节对于我们而言,不就是少一份功利,而多一份责任么?不就是少一些鼠目寸光,而多一些高瞻远瞩么?不就是少一点随波逐流,而多一点淡定自若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教师才能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职责。”要知道,做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不行的,我们没有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但却潜在生活的汩汩流淌中,真实地观看着生活真实的面貌,感受着它给予的朴素的真谛。说传承文明,于我们每一个体似乎难担其责,说渡人心灵,又恐力未所及。语文教师,我想,更像是学生的同行者,陪着他不错走,不走错,适时地把他的目光引向真,引向善,引向美,提醒他回望人类蹒跚而来的方向,从花丛中嗅出芬芳,从鸟语中听到婉转。
  即便我们尚无力改变环境,但可以先来改变自己,不是每件事情都是为世俗中的功利而做的,选择了语文,也就是选择了经营人的美丽心灵,如此,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扁舟载得春归去,数声渔笛在沧浪”,带着一种古典情节,徜徉在语文的湖光山色之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通过课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记录了在教学中的过程和思考,阐述了如何在新课程下开放课堂,使学生个性地学习。  关键词: 《晏子使楚》 课堂案例 过程思辨 开放创新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只有这样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以学生为
期刊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广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受其自身性质影响,不能简单照搬普通本科高校的社团管理模式,而需要运用特殊的引导和管理方式,才能确保其健康发展。分析和研究优化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管理的思路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生社
期刊
摘 要: 要有效达到家园同步共育,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对话、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逐步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水平,真正携手共同承担教育幼儿的任务。  关键词: 家园合作 互动模式 幼儿教育    当前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就实践层面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长期以来,家园合作中双方地位的不对等,主要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指挥家长配合,使家长处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广西师范学院的学科建设发展为例,分析地方高校在北部湾开发的大环境之下,运用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学科建设作出前瞻性的思考,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北部湾经济区域的发展提供科教服务,培育优秀人才。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广西师范学院 北部湾    高等院校作为一种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机构,其核心价值的体现就是所提供的学科类别和教育质量。如果将学校比作完全市场竞
期刊
摘 要: 在校本研修中教师的态度是校本研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作者在对江苏省盐城市农村中小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此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中教师教研态度的基本现状,并对教师的消极态度进行了成因分析,藉此提出了改善校本研修中教师教研态度的对策。  关键词: 校本研修 农村教师 现状 成因 转变对策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成长和共同发展。教师是这一教研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
期刊
摘 要: 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关注点之一。经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及毕业生去向的因素主要有研究生生源质量、学位课完成情况及完成毕业论文情况。本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的路径分析方法,以我国某“211工程”高校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印证,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问题提出了新思考。  关键词: 研究生 教育现状 存在问题    1.引言  从20
期刊
摘 要: 作者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教育意识四个方面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生的环境意识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方面体现出专业上的不平衡性;在环境态度上,各专业师范生表现较为均衡,并都表现出一定的环境代价意识;在环境行为方面,师范生对于一些环保活动的参与度不是很高,没有形成习惯,存在“态度超前、行为滞后”的现象;在环境教育上,师
期刊
摘 要: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需要多方面的关注,高校除了应给予他们物质帮助外,更应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将针对某高校贫困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研究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关心的对象,每年各高校都采取多种形式来给予贫困生物质上的帮助,如国家
期刊
摘 要: 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可以反映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目标。作者使用调查问卷对所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认为,当前大学生学习负担适中而学习方法欠佳,教师应该给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学生适应“被动学习”的特点,恰当地布置学习任务以引导大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同时增加师生交流,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方法
期刊
摘 要: 庞薰琹“创新”时期装饰图案作品的构思相比较古人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构思具有其特殊的创造性。本文论述了庞薰琹“创新”时期装饰图案构思“缺口”的兩个要点——“散”和“聚”,并分析该时期装饰图案作品构思“散”和“聚”的创新内涵。  关键词: 庞薰琹“创新”时期装饰图案作品 “缺口”构思 “散”与“聚”    艺术作品的构思,离不开想象与创造。辛华泉曾指出:构成思维的具体过程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