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太空中遨游,尽现生命的美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体》——中国科幻小说
  作者:刘慈欣
  刘慈欣1999年起在杂志《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此后接连创作了多个中短篇小说。在2006年1月发表短篇小说《山》时,许多读者写信说希望他写成长篇,于是刘慈欣就决定不再写中短篇了。“有三颗无规则运行恒星的恒星系”这个构思他最初打算用来写短篇,后来发现能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于是与吴岩在《中国轨道》里描写人们不顾一切地探索太空的历史相结合,设定以“文革”时期为整个故事的背景,描述一些人物与外星力量间的接触、以及华约和北约的冷战。在一位出版人的影响下,他对原来的构思做了较大的变化,改为一个长篇的三部曲系列,叙述从20世纪60年代到500年后人类的一段特殊历程。
  阅读随笔
  推荐这套书籍是因为六六有一个喜欢科幻的弟弟,经常在我耳边说起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作为同龄人的你们,我想应该也善于开脑洞吧。
  六六并不具备这样的想象力,所以觉得拥有如此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人真是幸福。科幻应该是人类对于世界以及生命的延伸和想象,就像哥白尼探索新大陆一样,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在一步步大胆设想并且实践的过程中,终于创造了伟大的发现。
  可能这就是科幻的奇妙之处吧,多少人为了这项探索而倾尽一生的才华与精力。为这一项探索的每一步推进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是整个人类的光荣和成果。作家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想象为人类开辟了新的纪元,给广大读者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想这才是创作的价值和阅读的目的。
  热爱科幻的青少年,长大以后也许会从事相关工作,为科幻的事業做出一份贡献。毕竟你们是当下最具创造力、最有想象力的生命。科技的进步,社会的推动都会成为你们的使命和责任,因为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当下你们学习的知识,接受的文化和教育,都会成为你们生命中最真实的积淀,为日后自己的人生走向做出明确的自我判断。所以少年时,你曾努力学习的文化知识,也终将成为你长大后的精神沃土,你所创造的价值也会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亲爱的花粉,终有一天,当你回望过去,你会发现,曾经走过的路,付出努力的学习,都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真的会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                                                           ——六只脚
  《流浪地球》   ——中国科幻灾难电影
  演员:屈楚萧、吴京、李光洁、吴孟达
  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电影札记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获得很高的票房和关注度,其中让人觉得震撼的便是特效和电影里面体现的一些精神。作为中国第一部大制作的科幻电影,经历了4年的筹备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终呈现出了不错的效果。
  电影中的特效可能很具有好莱坞的风格,但是电影所体现的精神内核还是很中国、很传统的。电影在故事构架和语言对话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的信念和思想精神。在故事情节上的与众不同具体体现在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用团结的力量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想这种思想的形成,跟我们华夏上千年的历史演变有着很大的关系,具有独特的价值观。
  六六觉得单从故事本身,带着地球去流浪,就让人感觉温暖而浪漫。即使在紧要关头,我们依然没有选择放弃地球,这体现的是我们中国人固有的故土情怀。也正是因为此情怀,才可以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勇于牺牲、拯救地球。当了解到这些精神的时候,很多人都是非常感动的,不抛弃不放弃,永远都带着希望去克服灾难。
  正如我们祖国在面对一次次的自然灾难时,永远都是众志成城,解救灾民于水火之中。那些前仆后继走向灾难现场的士兵,是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他们是值得被人们赞颂和铭记的。             ——六只脚
其他文献
大师带着弟子走在路上,路遇一个乞丐,浑身脏兮兮的,并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弟子急忙捂住鼻子,拉着师父离开。  大师甩开弟子的手,问乞丐说:“施主,请问张庄的路该往哪儿走?”  乞丐看了看大师,然后指了指前方,示意大师跟着他走。  乞丐走得很快,马上就与大师拉开了一段距离,但会不时地回头看一看。小弟子便大声对乞丐说:“施主,师父年龄大了,跟不上,你能不能慢一点?”乞丐听后,放慢了脚步,但依然和他们保
期刊
2月17日,合肥一中高中生开学报到,当学生们走進校园,发现行政楼的大屏幕上画风变了。合肥一中宣传中心主任聂耀宗说,这种“发段子”迎开学的模式,实际上是让新学期学生们在大屏幕前莞尔一笑,瞬间找准了定位,舒缓了情绪,从而实现从放假模式到学习模式的温润转换。尤其是在新学期来临之际,于同学们情绪落差巨大之时,学校摒弃说教式的口号标语,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迎接学子的到来,这不失为一种既接地气又蕴人文的创举。(腾
期刊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地来到深山寺院,慕名求教寺内高僧。他沮丧地说:“人生有太多坎坷,总不顺意,活着也是苟且,愿青灯黄卷了此残生。”  年轻人少时家道中落,饱经世事沧桑,肩负家业振兴希望。不料名落孙山功名未成,生意失败事业未成,一次次打击让他在挫折和坎坷中日渐消沉,振兴家业的压力更让其背上了沉重的枷锁,无法解脱。  高僧静静地听着年轻人的无尽叹息,未发一言,而是带着他来到古刹后院。只见后院里
期刊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郊区的国家公园内,有一家世界上最特别的孤儿院,它收养的不是孩子,而是一群小象,因此人们叫它“小象孤儿院”。  小象孤儿院的创办人达芙妮·谢尔德里克,1943年出生于肯尼亚,丈夫大卫·谢尔德里克是一位有名的自然学家。他们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尤其是大象。  20世纪80年代,非洲大陆有大约120万头大象,由于人们疯狂地掠夺象牙,导致每年有3万到4万头的大象被非法猎杀。一旦母象遭
期刊
1702年秋,22岁的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雷希诺夫伯爵十分欣赏这位音乐天才,让其住进家里。此后的十多年间,伯爵给了颠沛流离中的贝多芬很多帮助,贝多芬心存感激,尽管双方所持观点不同,却并未阻止两人成为好朋友。1806年10月的一天,雷希诺夫伯爵设家宴招待法国占领军军官,酒酣耳热之际,伯爵让贝多芬弹奏钢琴助兴。  事前,贝多芬曾强烈反对举行这样的宴请,而雷希诺夫伯爵却希望他无论如何委屈一次,否则会
期刊
有时候,年少的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可能没有能力去保护所谓的“梦想”,但别灰心,人的梦想是永远不会停止的,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它拐一个弯。  人的梦想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这是《ONE PIECE》里黑胡子第一次见路飞时说的著名台词。  “人的梦想是不会停止的。”高一时的我被这句话深深地击中,当时我就想,我长大一定要成为像手冢治虫这样伟大的漫画家!这是排在人人都会说的当老师、当医生之后,第一个看似虚无缥缈
期刊
清晨了,阳光静静地敲开各家的门;日落了,斜阳又慵懶地依靠在那高高的马头墙上,一片金黄;上灯了,并不刺眼的光透着几分温馨。年复一年的日子,岁月缓缓流过,而老街上的生活似乎一点也没变。  窗还是精致的镂空式样,巷弄还是长着那些让人欢愉的青苔,马头墙也还是那朴素而独具江南气息的模样。婆婆姥姥坐在街道上,三三两两地聊着天,计较着今天小菜的价格和价格以外的东西,那一张一合的嘴让你觉得是她在叫着你的名字。公公
期刊
每时每刻每秒  我都在期待  你的文字乘风而来  任清风信手轻翻  笔墨盈香  我焚香沐手  悉心聆听你和花开的故事   ——致花粉  亲爱的编辑们:  你们好!我叫良雪(昵称)。时光如白驹过隙,时时刻刻都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刚上高中,一切都是懵懵懂懂的,直到去书店看到《故事家·花开不败》时,里面的励志故事使我更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一如既往地向前走。或许,我可以向它倾吐内心的忧虑
期刊
打架  小明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了,老师跟小明说:“明天叫你爸爸来学校一趟。”  小明说:“老师,不用叫我爸爸过来,我一个人打得赢。”  牧羊犬  班主任感慨道:“我就是个牧羊人,整天赶着你们来上学,晚上又赶着你们回宿舍睡觉。”  “二货”同桌问:“那班长是啥?”  角落里幽幽地传来一句:“牧羊犬呗!”  补回来  体育课上,老师叫同学们跑5圈,同学们才跑了3圈就气喘吁吁。有个胆子大的学生对老师说:“
期刊
舒翔:我最近总是有逆反心理,和关心我的家人、老师对抗着来。我明知道他们都是关心我、爱我的人,可我总是控制不住去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令他们不愉快的事。我找过原因,可能和高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有关,我破天荒地退出了年级前10名。直到高一下学期快要结束了,我还逆反着让家人失望、让老师失望,就连我自己,也对自己失望透顶了。我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做回从前,并一如既往地考进年级前10名。  六只脚:明知道说出的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