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干预在2型糖尿病50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强化干预在社区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观察组采用强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强化干预;社区保健;2 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40-01
  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不足而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治疗上除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外,社区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也尤为重要[1]。为开展好社区2型糖尿病防治,笔者观察强化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社区中心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1~65岁,平均年龄(61.9±3.9)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1~65岁,平均年龄(62.4±4.5)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社区管理,包括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方面的指导,定期检测患者的血糖指标等。观察组实施强化干预措施。首先对患者建立糖尿病方面的病史档案,了解患者的运动和饮食具体情况,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定期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和身体状况对患者的饮食和运动计划进行调整;在强化干预中,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焦虑抑郁方面测试,根据患者具体心理情绪进行心理支持干预;期间让患者掌握自己测血糖方法,提高患者自我防治能力。在强化干预中,每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过程中,了解患者血糖、饮食、运动状况,并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患者的饮食、运动计划,并对随访的患者建立随访档案,对每次随访的血糖情况进行记录。两组患者观察期为12个月。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定血糖控制情况[2]:空腹血糖水平超过7.0 mmol/L为控制差;空腹血糖水平小于7.0 mmol/L为血糖控制良好。餐后2h血糖水平超过11.1 mmol/L为血糖控制差;餐后2h血糖水平小于11.1 mmol/L为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所测结果超过7.0%为血糖控制差;糖化血红蛋白所测结果小于7.0%为血糖控制良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糖指标测定结果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FK(W]
  表1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测定结果比较(x±s)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水平(mmol/L)餐后2h血水平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对照组508.09±0.7710.24±1.257.69±0.24
  观察组507.12±0.67a9.63±1.47a6.83±0.33a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FK)]
  2.2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例(%)]
  组别例数
  空腹血糖控制餐后2h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控制
  良好差良好差良好差
  对照组5039(78%)11(22%)39(78%)11(20%)38(76%)12(24%)
  观察组5047(94%)a3(6%)48(96%)a2(4%)47(94%)a3(6%)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我国的发病数量较多,血糖控制对降低其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常规的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产生的作用有限 [3]。笔者在实施强化干预措施中,通过建立档案,强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饮食及干预计划,并定期随访强化,起到良好的督促和调整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强化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郑敬. 九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4(20):5839-5841.
  [2]罗锦意. 社区护理干预对50例糖尿病患者遵医率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7(20):119.
  [3]李玉玲,刘娟,景彦勤,等. 2型糖尿病患病高危个体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价[J]. 糖尿病新世界,2014,11(20):69-70.
  (收稿日期:2015.02.1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摘 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0)和对照组(32)。实验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儿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摘要】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外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FD评分、FMA、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NF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FMA、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目的:对香蕉果皮进行光谱鉴别,为香蕉果皮的定性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可见-紫外光谱鉴别法进行光谱鉴别。结果:95%乙醇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278.0nm;氯仿提取液最大吸收波
【摘 要】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足月单胎妊娠行剖宫产手术分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方式,对照组选择硬膜外麻醉方式。结果:观察组麻醉满意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麻醉方法:通过对B-D针单点穿刺法(SST)的应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宫外孕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GCS评分GCS评分主要从患者的睁眼、语言以及运动等方面进行
【摘 要】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磷血症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磷水平和治疗后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控制饮食,给予患
【摘 要】 目的:比较剖宫产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差异。方法:将5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血压降低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血压降低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7.24%,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差
目的:观察阿魏根熏洗辅助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