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在初中学习阶段的研究与渗透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rew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数学史在初中学习阶段的研究和渗透。本文主要是通过初中学习阶段所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对数学史渗透的研究,以及书本中涉及数学史的部分进行探讨。数学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感受数学的美。教师在数学教学时适当引入数学史知识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带来的震撼。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材;数学美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71-01
  数学是历史最悠久的人类知识领域中的其中一个。数学史是学习数学和认识数学的一门学科。学习和研究数学史,不仅要追溯数学的内容、思想及方法的演变、发展的过程,并且也要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多重因素。
  一、数学史的重要性
  陈省身说过:“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科学的一个步骤。”这也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没有一门学问是凭空产生的,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相当重要的学问,数学发展也经历了由零到整的过程。数学史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从时间的维度就能够看到数学发展的前后历经的过程。古今数学史逐渐广泛渗透,即体现了对数学史的传承,也体现了对数学史的发展。[1]
  数学教学中有效的逐渐渗透数学史,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渗透”一词的释义是“比喻某种事物或实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逐渐”一词说明了过程的缓慢,以及数学知识和数学史之间主次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不可喧宾夺主,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数学史,而要通过“慢慢引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认识数学。
  二、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融入现状的研究
  我基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2]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三个年级的教材中共涉及56个数学史知识。每个年级设计的数学史知识经我的细心统计,分布如表1。其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分别涉及25个、18个、13个数学史知识。
  从数据中能很明显的看出,随着年级的增加,数学史的分量也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但在我看来,数学史知识并不应该随着年级的增大而减少,数学史应当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并且应当多多渗透,与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
  经过我对教材的研读与参考相关文献[7],我按照初中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数学史知识内容的范围和编排位置不同,大致将它们分为“数学家故事”、“阅读与思考”、“课后习题”、“专题片段”、“实验与活动”、“引入”几个模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9%、27%、21%、14%、5%、4%。
  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六本教材中,占比例最多的是“数学家故事”。六本教材中总共有16处,占总数的29%。大多是介绍数学家的头像及生平介绍以及一些古代数学著作。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数学学习中来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伟人的生平与他们作出的贡献。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中的笛卡尔的头像及生平简介。
  在初中教材中数学史中,占比例第二多的是以“阅读与思考”,总共有15个,占总数的28%。15个的“阅读与思考”都以比较多的篇幅对相关内容的发展历史,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史发展的掌握,更加懂得真实的发展历史。这一编排考虑的相当的恰当,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中的“阅读与思考”的内容是“几何学的起源”。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出了铺垫,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同时,也能让学生沿着前人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再次,占比例较多的便是“课后习题”。在六本教材中,涉及数学史的习题共有12道,占了21%。这些题目多以白话文并附以文言文的历史原题的形式出现,有些习题更介绍了该问题是出于哪一部著作之中,并带有相关图片,对问题的呈现很是深透。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理”中的习题10,引用了《九章算术》之中的一个问题: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是深度与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三、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例题分析
  选取教材中的认识黄金矩形作为例题。这一数学史的安排,是为了通过观察、计算、推理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美,培养审美情趣。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可以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一黄金矩形的介绍,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更能感受到数学的美和震撼。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入与教学有关的一些数学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美的热爱。并且通过学生逐渐的“内化”,可以慢慢迁移为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黄金矩形的活动就能很好的体现数学史的作用。
  以下是我对这一节的所设计的教学片段。
  师:你知道断臂维纳斯之美吗?
  师:你知道金字塔的奥秘吗?
  师:当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之间的比大致符合0.618:1时,会给人一种优美的视觉感受,而这个比例就称为黄金比例。
  (每个小组给6个矩形)
  师:选出你们认为最匀称的2个矩形,算一算他的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
  师:我们称这一类的矩形为黄金矩形。你能给出黄金矩形的定义吗?
  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
  师:你们能在这些历史建筑中找到黄金矩形吗?
  学生回答。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林.数学史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型国家建设离不开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在其中所承担的重任令我们无法忽视在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专业实习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本文以知识产权专业实习课程的动态教学模式为中心,对什么是动态教学模式以及如何开展它进行了论述,在创新知识产权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知识产权;实习课程;教学模式  一、知识产权专业实习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随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
虚拟手术仿真系统由于其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对虚拟手术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系统架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论述。相信该研究工作将能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资助育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新形势;资助育人体系;内涵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
当前,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和建设诚信企业是国有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来,我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全局范围内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将“五优形象”(优秀的领导形象、优等的员工形象、优质的工程形象、优良的服务形象、优美的环境形象)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有机地将企业诚信建设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初步形成了富有四航特色的企业文化体
经济与文化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拿文化卖钱,以文化为由头、为媒介、为手段去创造经济价值以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化作为背景,自然或被动地作用于经济。特定的国民心理积淀、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民族风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
西方声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其影响因素很多,宗教歌曲便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从推动学校建立、培养人才、美声唱法、开创音乐会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宗教歌
一位朋友,风风雨雨,每天都在海边劳作,大海对他来说是一首再普通不过的风景了——无论大海平静如镜,还是风大浪高,都见得多了,丝毫没有发现它的可爱之处。有一回,他披着落日的余辉,满怀完成任务的喜悦走在下班的途中,突然发现平平静静,碧蓝碧蓝的大海是那样的美丽迷人,紧贴海面的夕阳更是绚丽多姿、令人陶醉。此时此刻,他才发现自己每天劳作的环境竟然是那样的赏心悦目,简直是身在图画一般。由此他顿悟到,平时自己之所
当前很多普通的小区或者家庭都安装了监控系统,但是原有的监控系统大都是固定的小视角的摄像头,监控范围十分有限。本文在码头、仓库、家居等原有的老一代的监控系统上进行改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此后,国务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各地党政机关带头,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开展了多种扎实有效的节约型社会建设活动,呈现一派令人欣喜的态势。面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重大现实课题,企业应有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