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四大笑星臣子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ou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君王身边,都不乏一些搞笑的高手。他们利用吟诗作对、模仿秀等多种方式向君王进谏,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搞笑程度,或许比不上现在的笑星,但是他们却也形成了自己别具特色的搞笑风格。
  东方朔——相声界的祖师爷
  东方朔是西汉时的著名词赋家,他学识渊博,谈吐幽默,算得上是相声这一行的祖师爷了。因为他号“曼倩”,过去也有人称相声是“曼倩艺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年轻时,还给东方朔的塑像磕过头呢。
  在东方朔的诸多逸事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和汉武帝之间的故事。有一次,他跟随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见到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汉武帝问他是什么树,他顺口说这树叫“善哉”。汉武帝暗中派人削掉了树的枝干,并在树身上做了记号。
  两年后,君臣二人又路过此树,汉武帝故意问东方朔:“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又顺口说叫“瞿所”。汉武帝顿时沉下脸说:“同一棵树过了两年,怎么名儿就不一样了?你竟然敢欺骗我!”东方朔则沉着地回答道:“小马叫‘驹’,大了才叫‘马’;小鸡叫‘雏’,大了才叫‘鸡’;小牛叫‘犊’,大了才叫‘牛’;人生下来叫‘儿’,老了才叫‘老头’,这棵树也是一样啊!”汉武帝听了,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优孟——模仿秀不输小沈阳
  优孟是春秋时楚国人,他的职业是“俳优”,俗称宫廷滑稽戏演员。他的拿手好戏就是现在流行的“模仿秀”,其化装、模仿的功底一点也不比小沈阳差。
  相传,楚庄王的相国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贫困到了以卖柴为生的地步。优孟对他深表同情,决心向楚庄王进谏。于是,他打扮成孙叔敖的样子,模仿其言谈举止,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终于达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优孟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前来参加,楚庄王见了大吃一惊,还以为是孙叔敖复活,立刻就要拜他为相。
  优孟却说:“孙叔敖一生精忠报国,使楚国称雄于诸侯。可他死后,儿子却一贫如洗,这样的话,当楚相还不如自杀呢。”楚庄王听后,立刻就明白了优孟的用意,于是,马上召来孙叔敖之子,给了他很多的财宝。
  优孟虽为宫廷艺人,但在2000多年前,他就敢于讽刺王公贵族,难怪司马迁会在《史记》中专门给他留了位置,在《滑稽列传》里“隆重推出”。优孟模仿孙叔敖的成功表演,也证明了他是我国第一位特型演员。因为他是自己给自己做造型的,自然也就是我国最早的特型化装师了。
  阮籍——三国时的头号“愤青”
  阮籍是三国时期魏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也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他很擅长写讽刺性的文字,是那个时代的头号“愤青”。
  阮籍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一开口就是“冷幽默”,从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上看,他可以算得上是荒诞行为艺术的鼻祖。
  据说在朝廷举行的一次宴会上,当时担任着一个闲职的阮籍也就是去混吃混喝,遇到司法官员报案,说有人杀死了自己的母亲。阮籍在一旁插话道:“嘻!杀死老子还可以,怎么可以杀亲娘呢?”众人听了这话,都惊呆了。司马昭马上指责他说:“杀父也是不赦之罪,怎么能说可以呢?”阮籍很从容地辩解道:“禽兽都是只知道母亲的,却从来不知道父亲,杀死父亲的人如同禽兽,而杀死母亲的人,却是连禽兽也不如了。”在场的人听了,全都无语,却也对他的辩才深感佩服。
  纪晓岚——乾隆帝御用笑星
  纪晓岚是清朝的大才子,少时便有“神童”之誉,虽然他调皮捣蛋,却才思敏捷。作为近臣,他几乎成了附庸风雅的乾隆帝的御用笑星。
  据说纪晓岚小时候很淘气。一年冬天,他穿着棉袄,拿着扇子,学着傻婆娘的样子在教室里扭来扭去,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一位南方来的读书人路过这里,感到好奇,就停下来要和纪晓岚对对子。那人刚吟出“你穿冬装摇夏扇糊涂春秋”的上联,纪晓岚马上就对出了“你居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的下联,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成年后的纪晓岚反应更是灵敏。有一次,大臣们在朝房等候乾隆帝来议事,但乾隆却迟迟未到。纪晓岚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乾隆听到,便厉声问他什么是“老头子”。在众人都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乾隆听后,立刻就转怒为喜了。
  据《文史博览》
其他文献
杜月笙是民国时期上海滩鼎鼎大名的黑帮老大。杜月笙赚钱的手段很多,他有自己的公司,涉及金融、工业、教育等,1925年杜月笙还成立了三鑫公司,垄断了法租界的鸦片销售,正式成为上海滩大亨。尽管杜月笙很会赚钱,但他花起钱来,也同样不得了。  杜月笙为了稳固自己的社会地位,自然需要结交各界人士,无论是当时的高官还是社会名流、商业巨子,他都需要上下打点,而且杜月笙是青帮老大,他的门生弟子,每个月都需要例银,各
期刊
提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巴斯德(1822-1895),人们都知道巴氏消毒法,却鲜有人知道,世界上第一支狂犬疫苗,也是他研制出来的。  1880牛年底,有一位兽医听闻巴斯德的灭菌法,便带了两只病犬前来求助,希望能够研制出一种可以预防狂犬病的药物。当时,面对狂犬病患者,医生都束手无策,只能无奈地相信高温的灭菌能力,请铁匠用烧红的铁棍去烙烫伤口,希望能烧死病菌。然而,即使病人遭受如此残酷的折磨,
期刊
3月18日,骂了一辈子,风流了一辈子,也精彩了一辈子的一代斗士李敖,因脑干肿瘤在台北去世,享年83岁。  1964年,李敖因主张西化,惹来一些主张国学的人不喜,他们经常发表文章,骂李敖为“西崽”。李敖更是年轻气盛,从来不轻饶这些人。他的这种六亲不认的派头,使得国学家徐复观极为不快。于是,他也写文章骂李敖是“以胡适为衣食父母的少数两三人……豢养的一条小疯狗,……凡是无权无势的读书人,无不受到这条小疯
期刊
六百年时光,铺洒在干亩青砖上;五千年文明,流淌在万座殿宇间。故宫,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金瓦红墙上映射盛世辉煌的光芒;故宫,更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院,厅阁苑囿拥抱着琳琅满目的稀珍。提到故宫,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是说起气势磅礴的宫殿庙宇,转而开始谈论宫里的一草一木和“石渠宝笈”“千里江山”等展览中的珍奇异宝,还有不少人拿出一把“朕就是这样汉子”的折扇或是一块“冷宫”匾额的冰箱贴,更有人聊起故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有种印象,在中国古代,很多才女的命运,都不是很好,特别是当她们遇到才子之后,可能会更不好。比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薛涛与韦皋、唐婉与陆游,还有我们本文的主人公鱼玄机与温庭筠。才子佳人的相遇,难道不应该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吗?又为什么会这样呢?  咸通中(公元860年至874年),鱼玄机为状元李亿妾,因李妻不能容,入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因失手打死了一婢女,被处斩刑
期刊
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余年的建都史,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伴随着历史的变迁,在充分汲取各地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批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的宫廷艺术,“燕京八绝”技艺就是这其中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燕京八绝”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传统文化展现出璀燦的时代精神。  在2月7日至25日举办的平昌冬奥会“中国之家”活动中,包括“燕京八绝”在内的十余个非遗项目,40多
期刊
杜鸣心是谁?不知道。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呢?妇孺皆知啊!  《红色娘子军》的作曲就是杜鸣心,他是真正的大咖。  已经90岁高龄的老人家不觉得自己老,因为音乐就是他的“心流”。  有幸拜访杜鸣心,缘起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歌唱北京”原创歌曲征集活动,90岁的杜老爷子也聚焦“新时代、新北京”创作了一首音乐作品《啊 北京》。近日,本刊记者来到杜老爷子位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家中,采访这位音乐乐活老人。 
期刊
演过风流儒雅的霸气君王,也演过忍辱负重的平凡工人,包揽过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各大奖项的张国立,是国内演艺圈少有的“全能大腕'从早期被老少观众奉为经典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到之后情感细腻动人的《金婚》《五月槐花香》,演技纯熟、戏路宽广的张国立,在话剧、电影、电视剧、导演界均有不俗的表现,而天生自带的幽默气质,也让他成为各大综艺的常客。此次,在卫视热播的
期刊
世3月18日下午,在东京的半决赛中,柯洁执黑中盘不敌朴廷桓无缘决赛。两人的对弈战绩也被改写为8胜7负,柯洁不但落后,还吞下了对阵朴廷桓的两连败。巧合的是,柯洁之前为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录制的《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所著)在—天前播出,在社交网络上热传。  陷入低迷  本次赛事,卫冕冠军朴廷桓和东道主棋手井山裕太被列为种子直接进入半决赛,这让柯洁在赛前也一度感叹自己要迎难而上,“当刚知道有种子
期刊
臧泉江,老北京叫卖艺人,从事叫卖演艺20余年,是北京市叫卖非遗团体中的一員。叫卖中蕴含着深厚的积累,好的叫卖声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许多老北京人童年的深刻记忆。  作为一种汉族民俗文化,老北京叫卖突出了京味的特点。儿化音的大量运用,一气呵成吆喝出来的叫卖声,字、词、语句间透露出的鲜活以及幽默、诙谐、好懂耐听的特性,使它成为北京的文化符号。但随着时代发展,历史的演变,传统的老北京叫卖逐渐衰落,曾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