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阳性反应点分布及针刺疗效观察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阳性反应点的分布及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前在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T1-T12棘突下进行阳性反应点探查。根据阳性反应点探查结果行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反流性疾病RDQ症状频次量表(RDQ)、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1)60例病例中,督脉背段单纯压痛者50例,单纯结节者5例,压痛伴结节者3例,阳性反应率为96.67%。(2)阳性反应点分布图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5、T7最高,且峰值左侧坡度小于右侧的坡度;T1与T9基本持平,T9以下的节段分布相对较少。(3)压痛点疼痛程度分布情况,中、重度疼痛分布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5-T7节段最高,重度疼痛主要分布在T3-T9节段。(4)治疗后,患者RDQ、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背段T3-T9段阳性反应点可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将阳性反应点作为治疗用穴,结合通督导气针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其他文献
本文討論了北魏太武帝神■四年和正平元年定《律》及當時《律》《令》體制的相關問題,認為其最為重要的成果,是在道武帝天興《律》《令》只是科條詔令集的基礎上,完成了《律
本文对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在模糊集理论基础上,主要研究在考虑决策者主观不确定偏好特征条件下,且在模糊决策指标和确定型决策指标同时存在
本文通过梳理数字信息安全技术国内外研究文献,通过分析数字加密安全技术类型及重要意义,然后分析身份认证技术与数字签名,最后分析入侵检测安全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为相关
在项目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如何对某些工序的有限个不同可行方案进行选择是管理者经常需要面对的重要决策活动。在此类决策中,一些可行方案经常存在自身特有且在决策中不能忽略
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求法之事震惊朝野和整个佛教界。玄奘西行求法事件的发生,实则为应对国内佛教发展困境而为之,是时佛教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且相关教义漏洞百出,一些僧人在
自主研制出处理量为1000m3/h的逆流式乏风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并进行了加热启动、氧化性能及自热平衡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乏风瓦斯蓄热氧化装置能够有效氧化处理甲烷,在稳定的温
《史记&#183;项羽本纪》中的"新丰鸿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办鸿门堡(村),是著名历史事件"鸿门宴"的发生地。从古至今,历代学者对"鸿门"的理解、认识不尽相同,且在提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