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宝塔用起来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有个膳食宝塔,可很多时候,它就像个摆设,不能融入家庭的餐桌,似乎它和日常饮食有些脱节。怎么才能让膳食宝塔真正和餐桌食物挂上钩呢?
  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采用我国传统宝塔形状作为模型,形象化地推荐各类食物的食用量。同样,为了更直观地指导婴幼儿的膳食搭配,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参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制定了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那么,妈妈该如何将宝塔中的内容具体运用到孩子平时的喂养上呢?
  解读膳食宝塔,教你科学喂养宝宝
  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与成人膳食宝塔类似,中间是一个由不同种类的食物叠加起来的宝塔,右侧是各类食物的建议摄入量,左侧是婴幼儿辅食添加指南的关键信息。
  宝塔第一层:乳类和谷类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比成人膳食宝塔少了一层。这是因为,婴幼儿膳食宝塔中没有第五层,乳类这一层被搬到了最底层,与谷类食物放在一起。
  ● 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宝塔右侧提示,继续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7~12月龄婴儿母乳700~500毫升,13~24月龄幼儿母乳600~400毫升,也就是奶量逐渐下降,但也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孩子爱喝奶,可以多喝一点,不爱喝奶,可以少喝一点。目前推荐,母乳喂养可持续到孩子2岁或以上;而对于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不足的孩子,1岁以内应以配方奶替代母乳,1岁以后可以选择配方奶、鲜牛奶、酸奶等。
  ● 6个月添加辅食。在婴儿满6月龄后,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各种食物,也就是添加辅食。7~9月龄婴儿,辅食提供的能量大概占总能量的1/3;10~12月龄婴儿,辅食所提供的能量与母乳各占一半。
  ● 最先添加谷类。谷类是成人的主食,也是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之一。一般推荐婴儿的第一种辅食可以是强化营养的婴儿米粉,随后可以添加粥、面条、软饭、馒头等。7~12月龄婴儿推荐每天摄入谷类20~75克,13~24月龄幼儿每天50~100克。
  ● 1岁以内以乳类为主食。1岁以内的婴儿是以乳类为主食,13~24月龄幼儿,乳类所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1/3,仍然是幼儿的主食之一。
  宝塔第二层:蔬菜和水果
  ● 每天吃果蔬。7~12月龄的婴儿推荐每天摄入蔬菜量和水果量分别为25~100克,13~24月龄幼儿每天分别为50~150克。
  ● 品种多样化。对于7~24月龄的婴幼儿,蔬菜和水果不要求量,而更要求品种多样。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蔬菜和水果可以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口味,反复尝试有助于让孩子乐于接受各种蔬菜和水果,减少挑食。
  宝塔第三层:肉蛋禽鱼类
  ● 优质蛋白不可少。7~12月龄婴儿推荐每天吃鸡蛋15~50克(至少1个蛋黄),肉禽鱼25~75克;13~24月龄幼儿每天吃鸡蛋25~50克,肉禽鱼50~75克。
  ● 先從蛋黄开始。建议婴儿先尝试蛋黄,能适应蛋黄以后再尝试吃整鸡蛋,可以蒸鸡蛋羹等。肉禽鱼建议先添加牛肉、猪瘦肉,富含铁又不易引起过敏,随后可以添加鸡肉、鱼等。
  宝塔第四层:盐和油
  ● 1岁以内婴儿不额外加盐。这是因为母乳、辅食中已经含有足够的钠,可以满足婴儿的需求。幼儿可以适量加盐调味,13~24月龄幼儿盐的摄入量是0~1.5克。需特别强调的是,少吃盐是一辈子的事,长期保持低钠饮食才有健康效应。但钠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必须通过食物或盐适量摄入。除了家庭食物中加入的盐以外,妈妈还需要注意,很多包装食品中都含有不少的钠,即使甜饼干也是含钠的,因此,在给宝宝选购成品食物时,要特别关注包装上的配料表,以免盐摄入量超标。
  ● 6个月后可少量加油。7~12月龄婴儿建议摄入0~10克的油,13~24月龄幼儿为5~15克。对于油,妈妈可能会有疑惑:不是要限制脂肪吗,为什么孩子的膳食中要加油?这是因为,7~24月龄的婴幼儿处在快速生长期,需要脂肪帮助提供足够的能量。婴幼儿大脑发育也需要各种脂类物质,如DHA、鞘磷脂、胆固醇等等。母乳喂养的婴儿的能量有50%来自母乳脂肪,而7~24月龄婴幼儿的能量应该有40%左右来自食物脂肪。如果婴儿辅食先添加的是蛋黄、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可以少加油,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脂肪较多。如果婴儿辅食中的动物性食物少,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时,就需要额外添加脂肪。
  真正用好膳食宝塔,还要牢记3原则
  要想真正执行好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让宝宝的营养均衡,为健康加分,妈妈们还需要特别记住一些原则:
  算清食物量
  膳食宝塔上的量都是生重,也就是食物煮熟以前的重量。为了能更好地把控,建议妈妈可以买一个厨房用的电子秤,在给孩子准备食物时称一下。等熟练以后,不用称就能估算孩子的食物量是多少了。
  ● 一般来说,婴儿米粉一小勺为5克。
  ● 25克大米煮成粥大约是150克,大半碗;煮成饭约75克,小半碗。
  ● 25克面粉可做成40克的小馒头。
  ● 中等大小的香蕉、猕猴桃、胡萝卜都有100克,而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有200克。
  ● 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50克,而这个定量的鹌鹑蛋则需要4个,鸽子蛋需要3个。
  ● 50克肉大约是鸡蛋大小的一块。
  ● 1克盐大约黄豆粒大小,含约400毫克的钠。
  ● 一茶匙油大约5克。
  做到平衡
  膳食宝塔上每一种类的食物都有最低量和最高量,妈妈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自由把控。一般来说,能达到每类食物的最低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最高量。
  刚开始添加辅食时,需要米粉、鸡蛋、瘦肉、蔬菜、水果一样样地加,刚满6月龄的婴儿不可能达到膳食宝塔每层的最低量。但要求在婴儿满7月龄时,能达到宝塔中每种食物的最低推荐量:米粉20克,蛋黄1个,肉25克,蔬菜和水果各25克。
  每个孩子、每个家庭对食物的喜好不同,在达到每类食物的最低量的基础上,妈妈可以决定哪种食物多吃一点儿,哪种少吃一点儿。同时,随着孩子长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妈妈可以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
  说到膳食平衡,也并不需要每餐都有宝塔中的每种食物。宝塔中所列出的食物是一天的量,妈妈可以按家庭饮食习惯分配到各餐中。1~2岁幼儿情绪多变,口味多变,有时就只吃白米饭,有时又盯着肉不放。妈妈可做一定的引导,但不必强行纠正,今天多吃点儿白饭,明天多吃点儿肉,后天多吃点儿蔬菜、水果,还是可以达到平衡的。
  定期体检
  由于每个孩子的活动水平不同,有些孩子爱动,有些孩子爱静,即使吃同样数量的食物,最终的生长情况也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孩子是否吃够了,还是要以体重、身长的增长为依据。长好了,就说明吃够了,而不必过分拘泥于究竟吃了多少。
  营养摄入要“因人而异”
  相比成人,孩子需要肉蛋禽鱼类提供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和能量。因此,建议妈妈先保证孩子吃到足够的肉蛋禽鱼类,再增加谷物、蔬菜、水果的量。特别是对一些生长比较缓慢的孩子,肉蛋禽鱼类的摄入是最重要的,当然,也不要超过最高量。而对于胖孩子,妈妈可以在保证吃到足量的肉蛋禽鱼类、适量的谷物后,让孩子多吃低热量的蔬菜、水果,既让孩子有饱腹感,又能控制能量的摄入,有利于控制体重。
其他文献
琳达刚从床上爬起来,正准备下地,恶心突然涌上心头,她一头冲进洗手间,抱着洗手盆开始呕吐起来,惹得身边的老公很是紧张。开始只是在清晨起床时干呕几下,后来竟发展到吃什么吐什么。唉,做妈妈怎么就那么难?吐得天翻地覆胎宝宝吸收不到营养,咋办?琳达在朋友圈里求助,很快就被潮水般的信息淹没了,很多还相互矛盾,有说要吃酸,有说要吃辣,有说这样宝宝聪明,有说因为怀的是女孩……奇奇怪怪的说法彻底让她不知所措了。  
2015年11月,“经典回归,童心不老—著名童话作家朱奎回归庆典及出版启动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上海童书节会场签售区举办。活动邀请到著名童书作家冰波先生、21世纪出版社集团副总经理林云女士,以及尚童童书总经理唐媛女士等与作家朱奎先生进行一场以“我们的童话30年”为主题的对谈。  尚童童书是北京21世纪环球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童书品牌,尚童认为: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努力满足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成长需求,让孩子在
2 岁以内是孩子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  营养素的不平衡可能对孩子的身高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长得快的孩子对营养素的需求相对更高  规律、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孩子身高增长的另一基础  早睡早起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生长  2 个信号,告诉你宝宝在长个儿  宝宝究竟会在什么时候身高急速往上蹿?有2 个信号可以告诉你。胃口好了! 宝宝的胃口比以前好,食欲大增,这说明他要长个儿了。鞋小了! 如果你发现宝宝的脚长得很快
各种闲聊,在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教育中都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你也许会说,不知道该跟孩子聊些什么,甚至能直接把天聊死。是时候get一些和孩子愉快聊天的新技能了。  我发现很多父母是不跟或者很少跟孩子聊天的。日常的对话,通常聊的就是生活和学习,很少“扯开了”聊点什么。就像很多父母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一起玩,也有很多父母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聊天。但其实各种闲聊,在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教育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肚脐鼓出那么大个包,好吓人!这个鼓包是什么?有没有危险?需不需要手术?  宝宝的肚脐或腹股沟怎么突然鼓出一个鼓包?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疝气、小肠下垂,医学上称之为脐疝和腹股沟斜疝。疝气不是一个单纯的包块,其实这个包块里通常是宝宝腹腔内的肠管或其他器官。所以,对于这样的“包块”,家长不可大意置之。  宝宝为何会患疝气?  疝气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与疝气发生部位的特点也有关。  脐疝是怎么出现的? 
入园季·心理篇 陈雅川  爱上幼儿园第1步  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分离焦虑”作为入园综合征的最明显特征,几乎是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的,它是孩子离开依恋对象的一种不安全感。其实,分离焦虑非常正常,是儿童成长的必经阶段。而且可预期的焦虑和可控的依恋,是亲子关系健康最强有力的证据之一。“陌生焦虑”则与“分离焦虑”有关但又有所区别。“陌生焦虑”是孩子因接触到新环境而感到的紧张,新环境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孩子哭闹,  除了表达身体不舒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  就是简单、快速、直接、清晰地表达独立。  而且,在某些孩子那儿,  哭泣可能还成了一个可以不断进行探索尝试的研究项目。  陈策  清华大学硕士,家有一儿一女  女儿是有名的哭鼻子大王,家里人都知道,一旦她开启“哭泣”模式,就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是特别大声,老远就能听见;二是持续时间长,哭起来没完没了,有一次哭了1个小时还停不下来;三
今年夏天我去潜水,很意外地拍到了胖乎乎的海星爬行的视频。之前我都不知道这家伙居然长了很多细细小小的脚,共同协作来让自己挪动位置。我把这段视频发给我家小朋友看,他忽然问我:“妈妈,海星是怎么拉粑粑的?”  好吧,小朋友的思维就是比较跳跃。这问题还真的问倒我了,我不知道啊!只能答应说,等回来了我们一起查资料。  结果回来以后没多久,我带他去郊外玩,发现一个废弃的砖窑,居然住着一大群羊!我们爬上砖窑二楼
回顾童年,我们美好的记忆总是和自然有关。  大自然中蕴含的能量以及对儿童的益处也无须赘述。  孩子,应该走出都市,重归自然。  然而,在他还小的时候,父母是他走向大自然的領路人。  我们应该把自然教育当成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给孩子制造一切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和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一致,我们必须自己先成长为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父母,  才有可能引领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如何让孩子进入自然
皮影戏是源于中国古代的最原汁原味的动画电影。幕布上的光影流动,皮影人物举手投足的灵动逼真,传说故事的音韵唱词,在方寸舞台上综合呈现。  世界上有多少种戏是专为孩子来演的?  世界上有多少种戏是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来演出的?  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在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通过光影变换进行表演的?  简单的戏台上,一幕白色的隔亮布将台前和幕后隔成两个世界:操纵皮影和敲锣打鼓的民间艺人坐在白布后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