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家长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z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中医有句谚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由于我国前一阶段的独生子女政策,家家只有一个娃,都被宠爱得不行,好吃的好喝的堆积如山,却不知道宠之为下。《德道经》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今年不论大人孩子,感冒的都特别多,医院门庭若市。感冒、发烧、咳嗽、呕吐、腹泻等,都是身体自然排出体内毒素的反应症状,但小孩儿表达不清楚,就被称之为亚科。加之孩子脏腑未发育完善成熟,十分娇嫩,因此病情传遍迅速。孩子一病,全家上下如临大敌,恨不得有个灵丹妙药,一片吃进去,孩子什么症状都消失了,家长以为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孩子生病到底用什么方法对孩子的身体才是最好的呢?首先,是安全无毒副作用,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其次才是疗效。
  中医认为,药物的副作用对肝肾系统功能的损伤是非常大的。现代科学实验,同样证明古中医的理论是正确的。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每吃一次消炎药,孩子身体就会停止生长发育七天,还会引发很多疾病,这才是国家严格控制抗菌消炎药使用的原因。
  但是孩子一病,揪心着急的家长们,就乱了方寸。第一反应,就是让孩子快点好。俗话讲,有病乱投医,却忘记了正确思考——什么是对孩子最有帮助的方法。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十年前,一位转介绍来我这里调理的妈妈,她本人每月来月经都会发烧,然后就去医院打吊针,可是自己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又得了心肌炎,就连生活中站着坐下这种变换体位,心脏都会非常难受。她带着自己4岁的儿子来到我这里,强烈要求我先给她儿子调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真是“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她跟我讲,37岁才生孩子,得来不容易。孩子出生后,姥爷、姥姥、保姆和她四个人看一个孩子。她儿子乳名豆豆,真是人如其名,当时看着这孩子,也就像三四岁。交了一年私立幼儿园的高额学费,却只上了不到两个月,因为隔三岔五的生病,经常感冒发烧,病了就去医院打吊针吃药,把孩子整得厌食,一顿饭需要全家人追着喂半天。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瘦小,眼光无神,白睛发蓝,头发稀疏,睡眠差。家长这时候才明白。靠药物是没法让孩子获得真正健康的。因为医药如朋友,只能治病,缓解症状,一日三餐的营养才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必需品。于是他们请我用古中医立体式养生的智慧帮孩子调理。
  我先用古中医的去积疏通法:给孩子四缝放血。四缝放血的疗法是中医专门给小儿去积滞的。有积滞的孩子大多数不爱吃饭,容易积食,有积食就容易发烧。四缝的位置都是中医重要的经络,小拇指上有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无名指是手少阳三焦经,中指是手厥阴心包经,食指是手阳明大肠经。心经、心包经和三焦经都是五行属火,因此放血就可以泄火热,对积食郁久发热、食欲不振,甚至生长发育滞后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大肠在人体是传导糟粕的,能把垃圾及时排除体外,人就健康。这就是古语所说的,想长寿,肠中常清。
  之后我采用捏脊调理。众所周知,脊柱是我们的生命中枢,有24对脊神经,支配和调节我们的脏腑,在中医称为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阳气旺盛,人的精力就充沛身体健康。捏脊可以通督脉补阳气,激活脊神经更好的营养脏腑。第一次调理完,孩子就主动要吃的了,可把家长高兴坏了。我一边帮孩子调理,一边教会妈妈和保姆给孩子做一些简单易行的调理手法,配合加强营养。这样坚持一个多月后,孩子越来越能吃了,免疫力也提升了,得病越来越少了,十年后的现在都快长到一米八的小男子汉了。这位妈妈也积极用这套立体式养生方案调理自己,再次来月经时,不再发烧,更不用打吊针。半年的时间,身体变换体位时心脏也感受不到难受了。她因为亲身体会到了养生的好处,就跟身边的人分享,影响到很多人都加入到了立体式养生的行列。
  家长需要从心理上接受、认识到:疾病不是我们的敌人,不能用对抗的方式,那样只会两败俱伤。疾病是我们智慧的朋友。它让我们在痛苦中学会正确思考,学会预防养生,学会保护和提升我们身体内与生俱来的、真正帮助我们恢复健康的——自愈免疫修复系统。这也就是古中医《黄帝内经》里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得了病也要有个康复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最常见的感冒,即使不用任何治疗手段,一般六七天也好了。如果家长有这个知识,心里有谱,自然就不会着急了,如果再懂得一些急救的医疗技术,就更如虎添翼了。比如孩子高烧,临床上38.5℃以上才建议用药。是药就有三分毒,如果不用药而是用古中医的刺血泻热疗法,配合天然VC,亦可立竿见影。记得我女儿半岁时第一次发烧,烧到39.5℃,因为婴儿半岁后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用完了,很容易生病。我当时非常淡定。一边把她抱在怀里喂奶,一边揉搓她的耳尖,折耳耳尖放血。刺血疗法是古中医里边常用的治疗方法,属于实则泻之的范畴,发热、高烧,都属于邪热有余。刺血之后,火热就散了,邪热有了出路,不在体内继续作怪,身体内的邪热去了,自然就会脉静身凉啦!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用炉子烧水,水开了溢出来,就像人体发烧,吃退烧药,就像往开水壶里加一碗凉水。当时是不继续开了,但是过一会一定会再烧开溢出来。很多孩子病了吃药,过几个小时药力过了,就又烧起来了。放血疗法就好比是把炉子里的火源拿走,虽然壶里的水还在开,但是它一定会慢慢凉下来。当时我给孩子挤出三滴血,孩子大哭了十多分钟。我就静静的抱着陪伴她。我知道孩子大哭,可以帮她宣发肺气,将病邪输送出体表。哭完出了一身汗,半小时后,脉静身凉,烧退。
  我女儿是早产儿,低体重,出生时只有4斤3两。喝口水吃口奶都不停的打嗝,胃气非常的虚弱。吃奶一次只能吃20毫升,黄疸退的也比正常孩子晚。现代医学建议停止喂母乳,改吃牛奶,还要接受治疗烤蓝光。我坚持用古中医的点穴疗法,运动训练加母乳喂养。之后以上症状,都慢慢消失了。她反而比正常孩子更早抬头,两个多月会翻身,5个月会爬,6个月会坐。除了皮下脂肪有点少,一岁时各项指标都和正常孩子一样了。但在当时,家人,尤其是她奶奶会说很多抱怨的话,但我依然坚持下来,用古中医的方法调养孩子。今年我的孩子16岁了,八大能力都很均衡,很多老师各种夸她。她在成长过程中也学会了这套方法,还能在我不舒服的时候及时帮助我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在孩子生病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选择治疗手段。能不用药就不用药,能不打针就不打针,因为我们身体内,有与生俱来的自愈免疫修复系统,体内百药俱全。免疫系统就像兵营,免疫器官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免疫细胞就像武器装备,因此我们用古中医的疏通经络、恢复人体秩序的方法会让士兵的能力更强,同时加强营养,给士兵配上更精良的武器装备,自然会康复。再加上只要家长相信、坦然接受疾病疗愈需要一个过程的基本认知,安心的帮助孩子恢复健康,我深信在这个疗愈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能得到智慧的成长,从而远离焦虑和担忧。
其他文献
明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朱元璋的儿子就因王府超了规制而被诬以谋反之罪,虽然贵为亲王,仍落得全家自焚而死的结局。那时的封建君主专制,平民百姓连自己家的屋顶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建造,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而在武当山天柱峰之上的宫殿,却有着和皇帝所居地紫禁城一样的建筑规格。  在道教徒的眼中,天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而高耸入云的山峰,是人们能够看到的离天最近的地方。天柱峰,是武当山的最高山峰,如
期刊
我路过过很多山,我却不认识几座山,当然也没有一座山是记得我的。因为觉得相机拍不出我想要的景色,所以我路过的一切景致,都没有证据。尽管用力去记住,却也终究无法看到整座山清晰的模样,亦无法细致入微的记住哪一座山。  因为舍不得改变已经被时间无情刻划的山色,除了脚印,我从来不肯在山上留下稍微大一点的痕迹。毕竟,于山而言,它想展示给我看的东西有很多,而我却不是山唯一的看客。  武当山跟我见过的其他山完全不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初,张学良被解除软禁,重获自由。无数记者蜂拥而去,希望能从他的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在张学良传奇一生中,有两件事最值得关注,一件是九一八事变,另一件是西安事变。然而对这两件事,张学良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国人的认知中,九一八事变时下达不抵抗命令的是蒋介石,蒋介石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大罪人。然而张学良却道出了实情——当时下令不准抵抗的,不是蒋介石,而是他自己,因为他错判了形势,
期刊
先天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最初接触这句话的时候,是一个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的养成,但是丝毫不能影响它对于我的感染 。就说这句话的是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年少时,勤学刻苦,长大后在朝廷为官,敢于进言,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曾因敢于进谏而遭贬谪。他曾亲临前线视察,和边塞将
期刊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第一章》  这恐怕是《大学》中最为人熟知的一段文字了,“修齐治平”是一种人生理想,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在儒家看来,想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都要从修身开始,我们所熟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这个道理。修身,必须要从正心
期刊
张三丰其人  “见面不如闻名,威震天下的张三丰不过是个貌不惊人的胖子。”  在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王晶导演借着演员之口,留下这样一句台词。事实上,每每谈及张三丰,我们脑海里似乎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形象:须发皆白而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且笑口常开,百岁高龄而武功绝高,似乎张三丰从来都是这样一幅慈祥老爷爷的样貌。史载张三丰先生的相貌是“丰神奇异,龟形鹤背,大耳圆睛”,而且两腮长有浓密而茂盛,如戟般
期刊
第八站: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1月5日上午9时,我和两位咸阳的朋友会齐之后,预约的出租车师傅老张哥来接我们出发了。  秦咸阳宫遗址并不位于现在的咸阳市,而是在咸阳东偏北15公里左右的窑店镇北方,窑店镇以北的路况略有些不好,全城用了20多分钟才到。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孤零零地立在路边,在一片荒野农田中显得异常苍凉冷清,让人很难想到,这里就是大秦时代壮阔的都城,在这里,商鞅完成了奠定秦国强大的变法,在这里
期刊
埃及文化久已堙没了,而金字塔巍然独存。矗立在沙漠中间,使人想起当日的丰功伟烈。——为什么金字塔会建造起来的呢?是因为古代埃及人“认真”的缘故。  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不同,“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大家自以为生旦登场,有意无意的在做戏。既在做戏,当然无所谓认真的道理,大家假一通,糊糊涂涂罢了,不是名士郑板桥的横幅到处挂着么?文曰:“难得糊涂。”  然糊涂如不是天生而要装作,也要认真才行,郑板桥
期刊
“惊蛰地门开,虫儿爬出洞。三阳开了泰,桃花满山红。”唱着这欢快的节气谚语,伴随着阵阵春雷声,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如约而至。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
期刊
长安,历来是“丝绸之路”上最为耀眼的明珠,来自各国的使节、学者、高僧、艺术家、留学生和商人,摩肩接踵,纷至沓来,不少人就干脆定居在这里,唐代贞观初年,这座政治、经济和文化名城已成为空前繁荣的国际化大都会,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房子紧张,这就给商人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商神窦乂就是其中的幸运儿和佼佼者。  牛刀小试,首战告捷  窦乂本是陕西扶风的一个孤儿,因亲戚关系来到长安城。十三岁那年,他的舅舅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