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算法治理政策法规内容及框架分析

来源 :现代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ome_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数智时代算法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算法治理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算法治理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各种政策法规的组合搭配,对我国算法治理政策法规现状的分析有助于促进算法健康、有序、繁荣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借助Nvivo12质性文本分析软件,以我国12部算法治理政策法规为样本,对其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同时提取概括出我国算法治理政策法规框架。[结果/结论]我国算法治理当前存在缺乏总领性法律引导、主题分布不均衡、行业标准规范不细化、尚无地方专项政策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国应从提升算法治理“力度—深度—精度—广度”入手,逐步将较为零散的算法治理政策法规聚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算法治理政策法规体系。
其他文献
ChatGPT作为一项颠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给出版科学与行业带来了多重危机,编辑作为一种职业亟待重塑。在边界维度,通过再建认同、修复范式、借助外力重新确立编辑职业的合法性、自主性与权威性;在逻辑维度,传统的“技术工具论”应该转向“协同主体论”,以适应多元协同主体的编辑模式;在能力维度,作为创意策划、产品经理和人文启蒙者,编辑需要再造自身不可被编码的核心能力。
期刊
为探索河流线路型线性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与路径,以大滇西旅游环线怒江-独龙江流域段为例,利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数据,借助ArcGIS 10.2软件,分析其旅游资源禀赋特点、旅游发展特征和新阶段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基于旅游廊道等理论提出构建线性遗产复合型旅游廊道的发展设想。研究表明:1)该区域具有高山峡谷、干热河谷、绿美生态和“直过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独特自然与文化旅游景观及其要素富集的禀
期刊
新常态下的旅游业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也会陷入供给侧转型的困境。针对内蒙古旅游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内蒙古旅游人才供需现状,在借鉴国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举措。
期刊
近年来,旅游产业成为了推动内蒙古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也成为了旅游发展效率的研究重点。文中引入非期望产出,运用Super-SBM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对2010-2020年内蒙古黄河流域七个盟市的旅游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内蒙古黄河流域旅游发展效率处于较为无效阶段,整体发展为中低等效率水平。2)内蒙古黄河流域各盟
期刊
旅游饮食消费及其资源环境代价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评估旅游饮食生态安全是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文中基于2006-2020年的统计数据,量化新疆13个地区的旅游饮食生态足迹,选取生态盈亏、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协调指数、生态可持续指数、生态效率指数,综合分析其生态安全的时空特征,并采用熵权法计算生态安全指数,对地区判别分级。研究表明:1)旅游饮食生态足迹主要集中于粮食、牛肉、羊肉、水果,且游客
期刊
<正>规范算法推荐技术应用并系统制定规则,是我国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服务广泛拓展的进程中,为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进行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3月1日起开始施行。
期刊
算法时代,自动化决策与自动化评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更加普遍,并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伴随着对强大的数据资源的占有,算法技术逐渐披上了“权力的外衣”,算法权力的概念也由此而生。算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们的决策,并对社会治理结构带来影响,看似中立的算法技术,却将传统社会固有的性别歧视隐蔽式放大。目前算法权力的制约往往以刚性规制为主流,而相比于刚性规制,以多层次、多领域、多主体、多方式为特
期刊
新闻算法从底层逻辑上改变了新闻业主体间的联结模式,形成了全新的信息生态,需要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加以规范引导。针对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现状,要树立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价值导向,提升新闻算法生态的透明性;优化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核心机制,在数据收集、分析、排序及评估的关键环节践行透明化;推动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体系建设,增强治理主体开放性、治理规则的可解释性和治理关系的平衡性。总之,加强新闻算法生态治理体
期刊
数字技术下的算法治理将生命个体视为可被算法监控的数据资源,通过构建更为严密、精准和先进的算法技术提升治理效率,最终意义即在于最大程度地维持治理的秩序与稳定。但在更为频繁且广泛的数字痕迹采集下,生命主体实质被彻底锁死在由数据代码构成的空间中,并作为生产资料投入生产,这将导致人之个性特点的消散且造成治理过程的机械化、刚硬化,表现出一种超越单纯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技术失灵、系统失灵、主体失灵和价值失灵的
期刊
算法是人工智能乃至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与算力、数据一起被称为智能时代或数字经济的“三驾马车”。算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算法黑箱、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算法合谋垄断、算法奴役、“信息茧房”等新型社会问题。我国关于算法的立法规定散见于《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且对诸多问题未作规定。我国宜对算法产业促进与安全监管等制定专门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