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eai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胖与超重是导致慢性代谢紊乱的主要病因,具有促进多种其他慢性疾病发生的倾向,也可以引起多系统的疾病及增加肿瘤的发生率。目前肠道菌群被认为是这些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人群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失调及多样性减少,对肠道菌群进行干预可预防或控制体重增加及机体代谢异常。本文就此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系统通过调节纤溶酶的活性,直接或间接时细胞外基质合成与代谢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尿做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系统各成分的结构、功能和调控以及与骨关节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6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健康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为77.4
目的 探讨定期进行健康管理对肿瘤早期检出率及体检人群对肿瘤早期症状重视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2016年在树兰(杭州)医院进行肿瘤筛查阴性的4 800名体检人员作为受
目的探讨舌癌患者术前非语言交流方式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38例舌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每组19例。训练组患者术前应用自编手势语、图片、写字板及体态语言进行有计划的训练,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常规的讲解和示范非语言交流的方式。结果术后问卷调查,训练组患者在交流方式及沟通方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非语言交流方式训练在舌癌术后的护患沟通中有显著意义,可增强暂时性失语
目的 了解杭州市2004-2017年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为制订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各区、县(市)疾控中心收集病例的一般情况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EWS)对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患者病情和死亡的预测,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收治的149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EWS分值在1~ 3分区间、4~ 6分区间、≥7分不同区间患者病情与死亡率的差异。结果①EWS不同分值区间死亡率比较1~ 3分区间1.30%,4~ 6分区间12.50%,≥7分死亡率高达68.75%。各分值区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目的 了解台州市小学生及幼托儿童水痘发病及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照2016年台州市人均经济收入水平分层,抽取3个县(市、区),每个地区抽取6所小学和6所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是能够引起皮肤病和性病的病原体,常感染生殖器皮肤黏膜、口腔、眼结膜等部位,并可在所有年龄段产生全年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艾滋病患者几乎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多种教育方式对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另取75例常规治疗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HBV的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