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是总送暖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是多风的季节,尽管有些风的声波频率很低,凭人的耳朵难以察觉,但是,人的身体却可以感受到。“风性善行而数变”,忽大忽小,忽急忽缓,忽冷忽热。中医认为,风极少单独存在,与寒合并称为“风寒”,与湿合并称为“风湿”,与热合并称为“风热”,这些都容易侵袭人体,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如果人体抗病力下降,不能适应春风的变化,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古代诗人王安石有这么一首诗,惟妙惟肖地描写了春天气候的特点:“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我国大陆的春季冷暖气团、东西气流交替频繁,天气特点为时而冷,时而热,忽而干燥,忽而阴湿;气压亦时高时低,很不稳定。所以春风不是总送暖,有时寒冷的春风对人体刺激很大,人们往往会由于这种寒冷的突然袭击而患感冒。对血管老化的老年人来说,还有引发脑出血的危险。这主要表现在早春时节,即所谓的“倒春寒”。有句谚语这么说:“春天天气孩子脸,一天就会变三变。”有时早晨还是旭日东升,暖风频吹,中午或许阳光曝晒,气温骤升,但傍晚则可能寒流突至,冷气逼人。早春的寒冷,会对许多病人造成威胁,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心血管病、消化性溃疡、关节炎、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容易发作,有这些疾病的病人应注意保健。
  因此,古今养生十分强调“春捂”,通俗地说,就是“春不忙减衣”。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寿亲养老新书》说:“早春宜保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老老恒言》一书也说,春冻未消,上半身的衣服可以略减无妨,下半身的裤子、鞋子、袜子则宜穿得暖一点。《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论篇》指出:“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这就是说,棉衣不可早脱去,多备几件夹衣,随天气变化一件件地增减,这才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随着春季气温的逐渐升高,气候转为夏热型,在春风送暖的同时,将伴随许多疾病的发生。医疗气象研究表明,每年的3~5月份,精神病复发率极高,约占全年的70%以上,特别是在油菜花飘香的4月份达到高峰,故民间有“油菜黄,痴子忙”的说法。科学家发现,春风所产生的低频率声波对人体神经中枢有影响。在国外的许多地方,如美国西北部的奇努克、加州南部的圣安娜、意大利的锡洛克和部分中欧地区,人们都把从春季直刮到秋季的热风称为“妖风”。那里的人们认为,这种风对本地发生的疾病、犯罪、精神错乱及交通和操作事故有促发作用。
  另外,春季风向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北风冷则心情拘谨,南风热则心情舒畅,西风干燥则心绪烦乱,东风湿冷则心情消沉压抑。真没想到,在春风送暖的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
其他文献
关键词:酒渣鼻    一个多月前,我感到鼻子有点儿痒。一照镜子,吓了我一大跳:鼻子尖红红的,上面还有几个红疹子,难看死了。有同事说,我这是酒渣鼻,是喝酒太多引起的。我想也许有道理,我这个人平时喜欢喝酒,但为了美观,还是狠狠心滴酒不沾。可一个月过去了,我的红鼻子还没有好,范围反而还有增大的趋势。请问我该怎么办?  
期刊
西方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3个礼拜天定为“父亲节”。这个外来的节日之所以能在我国站住脚,大概与中国人向来有尊老的传统美德有关。在今年的父亲节里,我们刊登一封一位父亲写给即将出嫁的女儿的信。信中流露的,是深深的父爱和永远也不会卸下的父亲的责任。看后,如果您有所感动,就请您常回家看看吧。  玲儿:  过几天你就要出嫁了,将成为别人的新娘。这几天你母亲和你总有说不完的话。我呢,也觉得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但不知
期刊
北京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免    自今年起,北京市将实行乙肝计划免疫管理,由政府免费为新生儿提供疫苗。据了解,目前北京市每年出生新生儿有8万多人。按照乙肝免疫程序要求,除在新生儿当天必须接种外,还要在一月龄、六月龄各接种一针。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无疑为北京市民办了一件大实事。    养犬须先办证    现在,养犬的人越来越多了,怎样给您家养的犬一个“合法身份”呢?首先,您应到当地派出所申请养
期刊
期刊
伍赞群的角色转换在1996年。这一年他正式出任北京大学第三医学院医疗院长。其实,目前我国的大医院当家人又何尝不多是“双刃剑”。偏他,在职业方面过于专一。以至于终于该谈及学科、业务的时候,只能连连摇头,“惭愧,惭愧”。  事实上,伍赞群是我国知识分子中比较幸运的一茬人——1959 年,在一场文化灾难之后,跨进北京医科大学的校门;1965年,又在一场文化浩劫之前完整地通读了临床医学专业。没有任何耽误和
期刊
“3.15”晚会披露了药品伤害事件;紧接着“梅花K”官司终审判决。尽管法网恢恢,但是药品的安全问题,亡羊补牢似乎已迟。  惨痛也罢,代价也罢,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近闻,北京市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采购再度以压低出厂价格而偃旗息鼓。随之,敏感的消费者们唰地把目光再次投向药品“质量”。价格与质量,原本是反映在药品身上一对相互牵制的筹码。牵一发而动全身。曾经,北京市第一轮药品招标降价之后,一所著名医院的院长就
期刊
一位糖尿病患者曾问内分泌科的医生,患了糖尿病能不能吃水果?医生严肃地说:“水果千万吃不得。”但是营养门诊的一位医生却给了不同的答案:“在减少主粮的情况下,可以吃含糖量低于13%的水果。”  眼下,“怎么吃”已成为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愈来愈关心的问题。许多病人到医院就医时,都会向医生请教一些与饮食营养有关的问题,但临床医生讲营养有时讲得很笼统甚至有误,有的医生连一些营养学的基本数据都不知道,这样所提
期刊
期刊
我是一位73岁退休干部。中青年时期血压一直较低,为100/60毫米汞柱左右。近几年来,血压常在130/80至140/90毫米汞柱之间波动,偶尔可达150/100毫米汞柱。体检的医生嘱咐我一定要密切关注血压。请问,我该如何关注?    河北廊坊曹秀林:     您的血压波动在100/60~140/90毫米汞柱之间,偶尔可达150/100毫米汞柱,这可能是早期高血压。所谓“关注血压”就是平时多测量血压
期刊
心力衰竭常是许多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当心脏病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及水肿等症状时,就应怀疑发生了心力衰竭。有些病人到医院做X线胸片检查后更是吓了一跳,发现自己的心脏比健康人大了许多,心电图检查也出现了广泛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等变化。此时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作超声心动图检查。这是诊断心力衰竭最准确又简便的方法,可以检查心房、心室的大小、心脏瓣膜情况及室壁运动情况。在各种心脏指标中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