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阐述了要想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就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的职业与地域特点,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打造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特色 企业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的精髓和灵魂,是构成高职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强校之本,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将难以长久生存。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服务特色等方面,还表现在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上,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并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必须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应该建设一种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即为企业服务的技术技能型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内涵
  
  1.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一词的涵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朱颜杰教授认为:“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作风的总和”。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的一种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属于社区文化的范畴。正如校园存在于社会中一样,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文化包含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称为学校校园里的社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人类社会大文化作用于学校,由学校自身进行内化的结果。它以社会主导文化为基础,又以本校的价值观为核心,蕴涵着学校传统、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人员素质、校园环境等丰富的内涵。既表现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反映着校园文化在社会主导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内集中体现为某种校园气候。对外则向社会树起学校的形象,并发挥着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师生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去认识它、研究它。就我国情况而言,我们自觉地把校园文化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并在理论上加以深层次探讨,在实践中有效地利用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特色,它是学校与学校的主要区别。不过校园文化在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对高等院校而言,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范围,是学校个体师生员工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工作态度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质的重要标志,是某一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可以这样来理解校园文化,它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
  
  2.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用来进行企业管理的,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得到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并且得到贯彻执行最基本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管理方式、用人机制、共同信念和凝聚力。其中,经营理念是企业的核心。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部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像一只无形的手,把员工的思想引到实现企业的目标上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得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成功的企业精神或口号,应该使员工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正是这种联想,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都是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因此两种文化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笔者认为,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思路,高职校园文化应界定为:以就业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体。
  高职教育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能否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能否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取决于高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融合企业文化打造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既要重视高等学校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味、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又应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承的职业教育文化。形成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行业性、基层性、现场性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融进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的办学机制,提升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高职教育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高职院校的本质特征,决定校园文化必须走特色建设之路。每一个高职院校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比如,我院是一所农业高职院校,有着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地理环境、经济发展。
  我院作为一所具有近70年办学历史的农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老农专历史积淀的一定基础,如“团结、创业、求实、奉献”“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注意对师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与精神培育等。为培养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高等专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院1940年建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我院作为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想打造具有特色的示范性高职院校文化。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才能起到示范的作用。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推进,学校教育必须适应市场,学校文化也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在传承发扬优良办学传统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农业高职师范教育校园文化。
  要建立具有本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必须考虑其学院专业性质与地域特点。高职院校自诞生之时。便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学校只有与企业紧密合作,坚持走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才能建设一流的特色学院。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这一本质特征。
  校园文化建设是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成为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且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是影响学校生活的一种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的力量,也成為一个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最本质的东西,表现为自身的“优质”与“特色”。
  本文系依托于示范院校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其他文献
选择了甲醇降解快速检测聚酯中二甘醇的含量,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检测过程.讨论了加热时间,冷却速度,PET切片的粒度,反应管密封性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013年1月,漳州市云霄县个体专业养殖户李某猪场哺乳仔猪出现一种以厌食、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应用RT-PCR方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进行鉴别诊断,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提出猪场应定期开展消毒工作,保持圈舍干燥整洁;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该产品是一种多孔粗旦差别化纤维,是利用HFD-1200型加弹机,用2个半光980dtex/192fPOY合股加工,制得的低弹丝。研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加工机型,高密度特殊软陶瓷盘组合,增加冷却
介绍了PTA大料仓结构,合纤公司及洛阳分公司下料、送料方式,分析了聚酯装置3台PTA大料仓变形的原因。A,B料仓变形原因为PTA架桥,大料仓氮气补充设备故障,料仓顶部呼吸阀不动作或动
简要说明了汽提塔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PROFACE触摸屏和西门子200 PLC系统的通讯参数设置,PROFACE触摸屏变量设置,数据采样,画面开发,安全设置等功能的应用。
近年来,各种非织造布制造方法开发和实用化,已能够制造富于多样性的高性能非织造布。作为产业用纤维资材大量使用的非织造布性能,由于使用的纤维种类和形状、纤维网中的纤维排列
连城县某猪场饲养母猪300余头。2014年8月,发现120多头平均体重约为18 kg保育猪发生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大量小猪出现死亡,死亡率达到65%。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猪只体温升高,
介绍了3000t/a回收聚酯布液相增黏装置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前期预处理,螺杆挤出过滤,均化增黏,熔体输送,真空和热媒系统,工艺设备及布置,投料生产以及“三废”治理。该项目作为创新
鸭瘟病毒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的线状双股DNA,与蛋白缠绕形成病毒核心,大小约为150kb,两端为末端重复序列,中间有内部重复序列。衣壳为对称的二十
沙特沙伯公司表示,计划在2014年启动其位于延布地区的一套42万t/a的PET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