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學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笔者认为,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要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语文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平时在语文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的“看看、做做、读读、背背、说说、写写”等方法和手段,就有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特别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这些活动安排得科学合理,对促成学生“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我以二年级《语文园地<一>》的一堂题为《秋天的图画》的学生小练笔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具体的作法。
一、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思考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很好的作文材料。由于小学生的阅历不深,又不善于留心观察和思考,这些题材总是反映不到他们的作文中来。我为了上好《秋天的图画》这堂课,课前专门组织了一次秋游,把学生带到荒郊野外和村头田野边去欣赏那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宜人秋景。在指导学生观赏的同时指导学生收集秋天里的各种树木的各种颜色的叶子。写作课上,我引导学生回忆秋游活动中自己的所见所闻:秋天的山冈上,到处是金黄色的梨子和桔子;田野里,到处翻起稻海的波浪;田地里,到处活动着辛勤劳作的农民的身影……再让学生仔细观赏自己收集来的枫、松等秋叶,并简单说说自己采集的树叶的特点。然后,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自己用各种各色树叶拼贴成的“秋叶画”。最后激发学生兴趣:“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用树叶拼成了一张秋天的画,美吗?画的什么呀?你们想不想把你们手中的树叶也拼贴成一幅美丽的画呢?老师很想看到你们也能把自己所收集到的各种各色树叶拼成一幅幅最美丽的画来,以展现秋天的美丽“。
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发挥来制作
自己所要制作的“秋天的图画”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呢?有的学生动手之前自己并不明白。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将要作出的“秋天的图画”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主题。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秋天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在秋游活动中见到了很多,请你认真地回忆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你想选择秋天哪部分景色画下来呢?——一幅画不可能将秋天里的所有景色都画下来的,你只选择一个部分。
3、你将要制作的《秋天的图画》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是什么呢?——图画可以反映“美丽的丰收的热闹情景”。而这一情景,它是人们用汗水描绘出来的山水画,也是山丘田野对人们一年辛勤劳动的回报!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将让人看了自己的画以后,产生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和对劳动者的敬佩之情。
4、你准备了哪些树叶?——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动手制作吧。
三、激发学生将自制图画中的情境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欲望
学生通过一番动脑动手的制作,五花八门的作品便呈现出来了。这时,教师先将构图独特新颖的学生的作品悬挂起来让大家观赏,然后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我的树叶画,画的是秋天的什么景色;我用了一些什么树叶,是怎样制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制作;我这幅画要表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为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最后,组织学生分别对其进行评价和评比。
这次“秋游”和“秋天的图画制作”活动,实际上是为预习《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作准备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亲历了秋天的感受,也让学生明白了:1、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2、家乡最能体现金秋特点的农作物是水稻,其他植物有桔、梨、黄豆、红薯等;3,知道丰收的果实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并懂得: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所收获,不热爱劳动就没有收获;4、体验收获的快乐——丰收的果实能美化自己的生活。通过“秋游”和“秋天的图画制作”这个活动,让学生学到了许多新的本领,每个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和大胆的实践,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为课文《秋天的图画》的学奠定好了基础。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學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笔者认为,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要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语文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平时在语文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的“看看、做做、读读、背背、说说、写写”等方法和手段,就有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特别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这些活动安排得科学合理,对促成学生“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我以二年级《语文园地<一>》的一堂题为《秋天的图画》的学生小练笔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具体的作法。
一、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思考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很好的作文材料。由于小学生的阅历不深,又不善于留心观察和思考,这些题材总是反映不到他们的作文中来。我为了上好《秋天的图画》这堂课,课前专门组织了一次秋游,把学生带到荒郊野外和村头田野边去欣赏那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宜人秋景。在指导学生观赏的同时指导学生收集秋天里的各种树木的各种颜色的叶子。写作课上,我引导学生回忆秋游活动中自己的所见所闻:秋天的山冈上,到处是金黄色的梨子和桔子;田野里,到处翻起稻海的波浪;田地里,到处活动着辛勤劳作的农民的身影……再让学生仔细观赏自己收集来的枫、松等秋叶,并简单说说自己采集的树叶的特点。然后,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自己用各种各色树叶拼贴成的“秋叶画”。最后激发学生兴趣:“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用树叶拼成了一张秋天的画,美吗?画的什么呀?你们想不想把你们手中的树叶也拼贴成一幅美丽的画呢?老师很想看到你们也能把自己所收集到的各种各色树叶拼成一幅幅最美丽的画来,以展现秋天的美丽“。
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发挥来制作
自己所要制作的“秋天的图画”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呢?有的学生动手之前自己并不明白。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将要作出的“秋天的图画”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主题。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秋天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在秋游活动中见到了很多,请你认真地回忆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你想选择秋天哪部分景色画下来呢?——一幅画不可能将秋天里的所有景色都画下来的,你只选择一个部分。
3、你将要制作的《秋天的图画》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是什么呢?——图画可以反映“美丽的丰收的热闹情景”。而这一情景,它是人们用汗水描绘出来的山水画,也是山丘田野对人们一年辛勤劳动的回报!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将让人看了自己的画以后,产生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和对劳动者的敬佩之情。
4、你准备了哪些树叶?——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动手制作吧。
三、激发学生将自制图画中的情境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欲望
学生通过一番动脑动手的制作,五花八门的作品便呈现出来了。这时,教师先将构图独特新颖的学生的作品悬挂起来让大家观赏,然后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我的树叶画,画的是秋天的什么景色;我用了一些什么树叶,是怎样制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制作;我这幅画要表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为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最后,组织学生分别对其进行评价和评比。
这次“秋游”和“秋天的图画制作”活动,实际上是为预习《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作准备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亲历了秋天的感受,也让学生明白了:1、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2、家乡最能体现金秋特点的农作物是水稻,其他植物有桔、梨、黄豆、红薯等;3,知道丰收的果实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并懂得: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所收获,不热爱劳动就没有收获;4、体验收获的快乐——丰收的果实能美化自己的生活。通过“秋游”和“秋天的图画制作”这个活动,让学生学到了许多新的本领,每个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和大胆的实践,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为课文《秋天的图画》的学奠定好了基础。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