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05年高考作文特点及备考启示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jun6422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备受人们关注的高考作文题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分析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准确体会和把握其内在规律,对于新一学年的科学备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全国及自主卷作文试题做一个全面的概括总结。
  一、形式特点:呈现多元化倾向
  1.从命题的形式上看,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可谓三元并存
  全国16套试卷当中,话题作文就占9套,由此可见话题作文仍是高考重点。如全国Ⅰ、Ⅱ、Ⅲ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湖南卷都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又得以重现,如上海、湖北、福建卷;命题作文也不甘落后,天津、重庆、江西、辽宁采用此形式,而且备受考生青睐。
  2.从文体形式上看,开放性与限制性有机统一
   今年高考作文中,有的完全开放,不加限制,如全国Ⅰ、Ⅱ、Ⅲ卷、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湖北、福建、辽宁以及江西等省份的高考卷,都明确规定不限文体,文体自选;有的稍加限制,如上海、天津、重庆第2题,虽都要求不能写成诗歌,但其它文体并不限制;有的完全限制,如北京的要求必须写成议论文,重庆第1题要求写成说明文,湖南的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可见,高考卷充分体现了开放性与限制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3.从话题设计的形式来看,出现关系型(思辨型)、单题型、自定话题型等多元化倾向
  (1)关系型:关系型话题作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在具体操作上必须两个方面都要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只谈一面;也不能态度含糊,中心不明。如全国卷Ⅰ“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全国卷Ⅱ“位置与价值”,全国卷Ⅲ“铭记与忘记”,以及湖北、福建等省区的试题等都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均突出思辨性。
  (2)单题型:即只有一个话题的作文。如:北京的以说“安”为话题,广东以“纪念”为话题,浙江以“一叶、一枝、一世界”为话题,湖南以“跑的经验”为话题都是单题型话题。
  (3)自定话题型:湖北、上海、福建卷都提供了背景材料,但跳出了以往给定话题的俗套,让考生依据材料自定话题,然后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属于自定话题型的作文,是一种更具开放性的新题型。
  二、内容表达特点:关注人文与生活
   ⒈贴近社会生活,紧扣热点内容
  2004年各地作文命题出现了普遍侧重语文要素与思辨能力的可喜局面,今年的各地作文命题有所继承,而且贴近社会生活、紧扣热点内容的话题也有所呈现。例如被专家赞为最有命题技巧性的北京作文考题《说“安”》、天津卷命题《留给明天》等,都契合“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热点概念;而广东卷命题《纪念》,则与全国卷Ⅲ《铭记与忘记》不谋而合,难免让考生联系到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个大背景。
   ⒉贴近生活实际,注重自我体验
  2005年高考作文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成了高考作文的另一个方向。重庆的《自嘲》、天津的《留给明天》、山东的《双赢的智慧》、江西的《脸》、浙江的以“一叶、一枝、一世界”话题的作文、江苏的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的作文等,这些题目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今天对生活的自省和思考。
   ⒊关注主流文化,注重思辨色彩
  今年高考作文也正在和当下的主流文化生活日益接近,直接或间接地与考生日常生活有关。比如上海的材料作文请考生谈谈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民谣、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等对自己的成长所形成的影响,就是让考生思考多元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以达到明辨是非,把握未来的目的;再如山东的作文《双赢的智慧》则以古老传说为基础,讨论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以达到既利己又利人,或利己不损人的教育目的。这些命题包含了社会对主流文化的思考,充盈着思辨的色彩。
  三、启示与思索
  研究了2005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笔者认为新一届高三考生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备考。
  ⒈知识储备要宽
  写作的过程,也就是考生知识与能力运用的过程。知识储备的多与少,文化积淀的深与浅,在作文中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的好,运用的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
  因此要想在高考写作当中用例丰富,语言优美,思想深刻,就要全方位的准备材料,加强知识储备。那么首先就要把课本知识学死用活,整理归纳形成系统,为活用迁移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与此同时又要拓宽视野,多读中外名著,且读懂背景,读懂人物,读懂思想,以增加人生体验;还要关注社会人生,了解时代脉搏,多读时文佳作和具有鲜明的且又富有时代感的材料。只有生活储备丰富,知识储备充足,无论写什么,我们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⒉文体训练要全
  今年北京卷明确要求写成议论文,湖南卷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而重庆卷的小作文又要求写成说明文。这些鲜活的例子启示我们,作文备考,文体训练要全面,要有计划。在平时训练时要树立开放意识,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做一些限制性的写作训练,做到每种文体都要掌握其最基本的要求和写法,只有这样,高考时才不会乱了手脚。
  ⒊审题一定要准
  今年有些省市的高考作文一个新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话题,让考生根据材料或自定话题,或谈感受。这种变化,就要求考生先审清题意,然后才能确定要写的内容。
  例如湖北高考作文题,审题时有些考生容易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但若只写“出”的一面,而忽视“入”的一面,则显得片面。反之,若只写“入”而舍“出”,也不妥当。这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明晰“出”和“入”的关系,“微观”和“宏观”的关系,全面的、辨证的来考虑才算准确。
   ⒋语言应用要鲜
  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如果语言不通,再好的内容也难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因此,语言表达是作文得高分的关键。考生进行语言训练时要注意如下几点:一要规范,即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避免生僻难懂的网络语言和文白夹杂、不知所云的生造语言,更不要乱用方言、俚语、外语等;二要准确连贯,用词要贴切准确,符合实际,句与句之间要上下衔接,顺序合理;三要有文采,即用鲜活的语言架构丰满的形象,灵动的语句、深邃的意境、美好的感情、精致的标题、精彩的凤头、诗化的结尾等,以鲜明的亮点去赢得高分。
  总之,纵观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广大考生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平时复习备考还须进一步加强基础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多角度,全方位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当中写出内容充实,文体规范,感情真挚,文采飞扬,有思辨色彩,有现实意义的高分作文来。
其他文献
金牌教练精讲    考场作文思路必须清晰,必须是在设题要求范围内的一条线或一个圆,不能芜杂,不可枝蔓。而一篇成形的考场作文,思路的唯一外现方式就是文章的结构。所以考场作文对文章进行精雕细刻是非常必要的。精彩的文章结构,让文章犹如精心打理过的园圃,芳香宜人又精巧别致。  常言说:“车行有道路,文行有思路。”文章没思路等于车离轨而行,虽然可以前行,但随时有翻车的危险。考场高分作文,主要是文思有新意而成
期刊
联语,即对联这种语言形式。“才如湖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幅对联说的是饱读诗书,培养人的文学修养,可塑出其人格魅力。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从“対课”起步的。《龙文鞭影》、《声律启蒙》都是学习对“对子”的专书。1933年清华大学一次入学考试,陈寅恪教授出的一道语文试题便是:“孙行者”三字求对。考生中又对“胡适之”的,又对“王引之”等。评者以为对“祖冲之”的最佳,虚实相对,最工巧。这一命题传为
期刊
要对一首古典诗歌进行比较准确的鉴赏,前提是要读懂或至少基本读懂诗歌内容。这就需从了解诗歌创作的基本章法入手,如开头、承转、结尾等谋篇的方法。与鉴赏密切相关的诗歌开篇,包含两个角度:一是好的开篇标准,二是常见的开篇样式。  古典诗歌特别重视写好开篇,诗歌的开篇怎样才算好?总的来说,要制造出氛围,有种笼罩全篇的情感基调,最好配合以非同一般的意境和出人意外、创造性特强的话语。前人从境界与内容方面曾概括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4题。  安静的额尔古纳   赵丽华  想当年,成吉思汗肯定在这里蹲下来,掬水喝。面对额尔古纳河,我如是想。于是我也蹲了下来,掬了一捧水,喝下去,清而且凉的水从唇部直接通过喉部,到达腹腔深处。我想成吉思汗真是幸福,能经常喝到这里的水。其实,成吉思汗就是喝这条河的水长大的。而且他还站在这里,对他的几个儿子说:“你们不必并行,天下地面尽阔,叫你们各守封国。”(雷纳·格鲁塞:
期刊
2005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研究当年高考命题的特点,进而从中找出某些命题规律,这对下一届考生今后的复习备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对2005年高考语文16套试卷关于名句名篇的试题作一分类总结,以便广大考生作备考参照。    一、真题回顾  ㈠课内诗句考查   1.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江苏)  2.________,依依墟里烟。___
期刊
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在后面紧紧追赶着这辆车子。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
期刊
2005年《考试大纲》取消了“文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文学常识由此被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一部分省市高考卷也立即对此做出了回应。  下面结合今年高考出现过的试题进行分析点评,以期对考生们的来年备考有所裨益。  一、真题回顾  今年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5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  1.单独设题考查  单独设题考查的有重庆卷和浙江卷,前者的题型为选择
期刊
截至目前,我国自主命题的省份已经增加到十四个,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总体上说,各省试卷虽然在结构上有所差异,但是都依据着统一的考试大纲,这为我们思考一些共性问题提供了统一的基础。  结合高考语文的命题特点,2006年高考备考中,我们可以将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划分为五大能力板块:语言运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下面分板块对高三的语文复习的内容作一简要分析
期刊
一、考点特点  1.考查方式呈多元化,如同音异形、形似音异等的考查;   2.考查范围为常用字和次常用字 ;  3.多音字考查力度有加大的趋势;  4.考查对象多为使用频率高、错误率高的词语。    二、命题趋势  1.难度系数有所降低   如2005年全国卷II和各省、市的字音题,绝大多数的题干是“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均属于对中选错,考生只要在选项中找到有两个读音不同的一项就可以了,这与以往让
期刊
关山月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诗赏析】  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开头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关”“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