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的探索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鹤琴曾经说过:“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双手去缜密研究。”种植过程是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种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自然、数量、测量、空间、协作、规划、表现、责任感、任务意识及审美等多方面发展。在种植中学习,即是在生活中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最有效的学习经验是直接经验,也就是把知识还原为行为,回归到具体的行动和过程中。种植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平台。我园结合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健康快乐 和谐相长”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园本课程研究》,精心打造户外生态种植环境,探索生态种植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亲近大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生长。
  一、改造生态互动环境,共创种植乐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使种植园地更加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同时体现“以幼儿为本”的课程理念,我们立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积极营造生态自然、自由自主的种植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首先,我们带领教师实地参与户外环境的改造活动,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来转变教师的观念,通过参与式研究,调动教师的内在动机,鼓励教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发现,汲取集体的智慧。其次,我们坚持“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本着自然和生态教育的理念,共同打造集自然生态、趣味探索、自由自主于一体的种植环境,让种植园地中有玩、有学又有乐。
   我园结合原有的种植园地,合理开辟和改造班级自然角、户外种植园地、天台等空间场地,并对围墙边的灌木丛进行删减,共开辟了18块种植区。各班可自由认领自己班级的种植区,然后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根据“教学楼天台空间日晒充足”这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特点,我们在楼顶建造了种植大棚,以满足多样化种植的场地需要。此外,我们还在幼儿园围墙四周铺设了自来水管道,不仅可以供幼兒洗手,还可以方便幼儿随时取水浇灌植物。在种植区的角落里,我们投放了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的缸和盆,便于收集雨水,进行植物灌溉。种植园中不仅有紫藤廊、葡萄园,还有小麦、玉米、油菜等季节性农作物,以及其他时令蔬果。
   为了便于幼儿劳作、观察和学习,我们根据需要在种植园投放了水壶、水桶、锄头、篮子、雨靴和雨衣,以及尺子、放大镜、纸、笔等观察记录工具,让幼儿在做中玩、在玩中学,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和同伴分享。和谐、平等、互动的自然生态环境让幼儿观察到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体验亲自动手种植的乐趣,并感受到植物开花、结果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二、制订科学合理规划,共选种植内容
   幼儿园种植园地资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要立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幼儿共同探讨种植活动的内容。开始种植前,教师可以询问孩子:喜欢种什么?如何种植?如何管理?然后,教师和幼儿共同制订种植计划,提升种植活动的效率。那么,该如何选择适宜的种植内容呢?
   (一)根据季节选择种植内容
   教师和幼儿一起制订种植活动计划时,可根据季节特点选择种植内容。(见右表)
   (二)根据年龄段选择种植内容
   各年龄班因开展种植活动的目的不一样,在选择种植内容时也要有所侧重。(见右表)
   (三)根据不同植物选择种植场地
   可以将一些对生长环境有特殊要求的植物种在大棚里,如对温度有严格要求的草莓、容易遭受虫害的青菜,以及苦瓜、薄荷等农作物。另外,我们结合地形特点,将爬藤类植物种在拱门和围墙边,旁边放上梯子等物体,方便植物爬藤。
  三、开展真实有趣活动,共享种植收获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我园结合生命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研究和挖掘,追寻真实、有趣的种植内容,促进幼儿快乐成长,并延伸出诸多课程,如“向日葵日记”“小番茄的故事”“油菜快快长”“遇见南瓜王”“红薯记”“黄瓜成长记”等。教师满足幼儿的需要,拓展幼儿的经验,鼓励幼儿在动手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幼儿根据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尝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获得成功的喜悦。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活动案例——油菜快快长。教师和幼儿一同见证了油菜花的播种、发芽、出苗、长高、开花、结籽、收获全过程,幼儿在观察、讨论、求助和尝试中与油菜共成长。
   (一)活动缘起
   自从参观了幼儿园大厅的种子区后,大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种子充满了好奇。特别是看到油菜籽时,孩子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油菜籽是黑色的?”“油菜籽长得圆圆的、小小的,是不是和青菜籽一样?”“油菜的小苗是什么样子的?”“油菜籽还能做什么?”……原来,油菜籽里藏着这么多的秘密。于是,师幼通过共同讨论决定,开展油菜种植活动。
   (二)活动脉络(见下图)
   (三)活动实录
   故事一:油菜与青菜、雪里蕻有什么不同?
   西西:看,我们的油菜开花了,好大一片啊!
   唐唐:不对,这不是我们种的油菜,它们长得不一样!
   裕裕:哪里不一样?
   原来,我们班级的“惠乐小院”里不仅种有油菜,还种了青菜、雪里蕻,它们的外表看起来都差不多,可是,细心的孩子还是发现了相互之间的差别。孩子们对三种植物进行观察比较后发现:三种植物的叶子不一样,青菜的叶子圆圆的,雪里蕻的叶子尖尖的,油菜的叶子是波浪形的。    “青菜可以吃,那雪里蕻能吃吗?它可以做什么?”孩子们很快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教师感悟:只要有观察,就会有发现。在对三种植物进行观察时,细心的幼儿发现了叶片之间的不同,这种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知识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幼儿观察和发现时,教师引导他们继续沿着问题去探索,尊重、肯定、支持、倾听幼儿的发现,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大胆探究。
   故事二:油菜长多高?
   甜甜:我们的油菜又长高了。
   老师:你怎么知道长高了?
   甜甜:嗯……上次好像到我腰的地方,现在都到我胸口了。
   老师:那怎么才能知道它到底长高了多少呢?
   天天:可以用尺子量一量。
   瑶瑶:可以现在就做一个标记,下次来再做一个标记,这样就能量出长多高了。
   圆圆:可以将积木一个一个垒起来,看看有多少块积木高。
   老师: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记住油菜长多高呢?
   甜甜:用笔在纸上画下来就不会忘记了。
   教师感悟: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发现,孩子们都想用不同的工具来测量油菜的高度。这是让幼儿初步感知测量的机会,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寻找材料进行测量,同时记录油菜的高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观察记录表的使用能让幼儿更加清楚探究内容,方便后期持续性地观察和前后数据对比。
   故事三:怎么收油菜?
   教师:油菜籽成熟了,可以收获了。我们要怎么收油菜呢?
   天天:可以用斧头把油菜砍断。
   萱萱:可以用剪刀把油菜荚一个一个剪下来。
   圆圆:可以用脚把油菜秆踩断。
   西西:可以用手拔。
   经过讨论,孩子们都尝试了自己的办法,结果发现:用手拔太辛苦了,一个一个剪速度太慢了,用斧头砍有点儿危险,用脚踩的方法还不错。
   老师:油菜弄下来了放在哪里呢?
   瑶瑶:可以放在小推车里。
   老师:怎么把油菜籽弄出来呢?
   莉莉:可以在地上铺一块布,把油菜放上去,然后用力踩油菜荚,这样油菜籽就会被挤出来了。我看奶奶就是这么做的。
   虎虎:可以用棒打,用手搓。菜籽荚碎了,菜籽就出来了。
   甜甜:我觉得可以用积木敲。
   于是,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收油菜,有的运油菜,有的打油菜籽,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教师感悟:从收油菜引发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尝试自己的方法,从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获取新知识。在收油菜籽时,孩子们尝试通过各种方法将菜籽弄出来,并在同伴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共同享受收获的喜悦。当出现问题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提问、猜测、讨论、实践、寻求帮助等方法来解决,鼓励幼儿参考同伴的间接经验,获得自我发展。
   (四)活动感悟
   1.在亲身体验中感知
   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幼儿天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何让幼儿在种植过程中完成探究和发现呢?关键要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和验证,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问题的答案。油菜是怎么长大的?油菜籽是什么样子的?油菜籽有什么作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纷纷表示要自己动手种植油菜,参与播种、除草、施肥、收获等,并在此过程中了解植物从种子到开花、结果的全部历程。种植油菜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幼儿对油菜生长过程的探究兴趣,还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和直接感知中学到了许多油菜种植的科学知识,掌握了简单的种植技能,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此外,每天去看油菜已经成了幼儿的一种习惯和牵挂,让幼儿学会了照顾,懂得了爱惜,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2.在解决问题中获得
   《指南》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种植油菜种子”“测量油菜身高”“油菜和青菜、雪里蕻的比较”“观察油菜籽”等活动中,幼儿全方位、多感官地感知油菜的生长情况,了解测量方法,知道油菜和青菜、雪里蕻的差别,并用数字、图画、符号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当发生“油菜倒了”这一问题时,孩子们尝试用毛茛、毛线、麻绳、竹棒等材料将油菜拉直。当提出“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油菜长多高”的问题时,孩子们结合已有经验,想到用尺子、积木、小棒子、绳子等工具进行测量,同时记录测量结果。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者,也是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師和幼儿一起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实践经历让幼儿在今后遇到各类问题时都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解决。
   3.在同伴合作中成长
   在种植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和答案,自然而然地学会相互讨论及合作,从而拓展自己的经验。例如,在移栽油菜过程中,一名幼儿扶着油菜,另一名幼儿挖土;在扶起油菜时,一名幼儿扶住油菜秆,另一名幼儿绑绳子;在收获油菜籽时,有的幼儿负责收割,有的幼儿负责搬运,有的幼儿用脚踩油菜荚,还有的幼儿将油菜籽装到盒子里。通过小组合作,孩子们懂得了相互帮助、合作和协商。
   孩子是脚,课程是鞋。在种植课程中,教师要让幼儿带着情感去关注自己的劳动成果,呵护不一样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才是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学习,也才是真正的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孩子们在种植课程中积极探索,主动认识、感受和体验世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呈现更多的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教学要求呢?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
禽坦布苏病毒(Tenbusu,TMUV)是禽坦布苏病毒病的主要病原。该病2010年4月首先在我国东南沿海养鸭场爆发,受感染后病鸭产蛋量骤降、采食量下降,剖检病鸭可见病鸭卵巢出血、炎症、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如今,信息、物质、能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人类社会也正面临着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息高速公路及因特网的出现,彻底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结构,同时将更戏剧性地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而引起的应用领域中的变革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处于信息时代,就应该对信息技术及其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有本质
为了全面贯彻与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结合浙江省温州市有效教学课改变革的指导思想,基于让幼儿在游戏中回归本位,让每一位幼儿获得更好的自主成长,2013年起,温州市学前教研组开展了一场以游戏精神贯穿始终的教学变革和课程建设探究之旅,提出以自主游戏为切入口,以游戏故事为研究载体,创建“温州游戏”的品牌。   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州游戏应运而生。温州游戏是基于温州幼儿园现状开展的一种游戏
期刊
摘要: “互助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为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利用互助式学习教学,让学生在一起学习和探讨,通过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互助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佳化。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 互助式  一、生物互助式学习的基本思想  “互助式学习”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
摘要: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是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引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多媒体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来充实自己、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尤其应该走在各学科的前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我们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 课堂教学  一、把握语文学科特点,探索电化
我所于1975年开始征集韭菜品种资源,同进进行了韭菜育种工作。经多年努力,育成了韭菜一代杂种397-2A×352-4、397-2A×397-2B、274-9A×274-9B。韭菜一代杂种的育成,填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