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苦难”话题作文导写及佳作示例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d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中有这样一句:“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在这个世间,苦难是难免的。国家有国家的苦难,民族有民族的苦难,个人有个人的苦难……
  你是怎样看待“苦难”的呢?请以“面对苦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800字。
  【导写】
  “面对苦难”这个话题作文,虽然比较好理解,但也要进行一番研究、琢磨、定位。我觉得,写这个话题作文,应该在以下三点上进行定位:
  首先是理解“苦难”的范畴。具体说开来,不仅挫折、磨难、坎坷、不幸、打击、失败等等,属于苦难,而且艰辛、艰难、痛苦、困苦、曲折、不顺等等,也可以属于苦难。这样理解开来,构思立意的范围就宽广多了。
  其次是对待“苦难”的观点。苦难,表面上看来不是好事,但你千万别就轻易地否定它。恰恰相反,你不能持否定的观点,你应该持肯定的观点。也就是说,要肯定“苦难”对我们有好处,“苦难”并不是人生中的坏事。比如说,有苦难就有动力,有苦难就有反思,有苦难就有奋发等等。
  最后就是考虑写国家、民族方面的苦难,还是写个人方面的苦难了。就我们同学们而言,我觉得,侧重写个人方面的苦难,容易构思、立意一些,容易写好一些。
  【佳作示例】
  
  苦难的魅力
  陈成
  渴望生命的存在是自己定格的形式。每个人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构筑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人们厌倦了被安排的生活。我在谛听苦难的声音。没有人会明白,我为何对苦难情有独钟。我渴望苦难的到来,把我的人生打造得更加别具一格。人类的精神大师们对于苦难已经是成了一种使命感,他们在品味在研究。没有苦难的人生将是多么的苍白和遗憾。真实的苦难是一种超脱、冶炼,是人脱胎换骨的机会。这种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自动的体验。
  所以活着的种种煎熬、忍耐是人在沧桑的苦难面前的挣扎,也是命运的恩赐。在苦难中保持绝佳的幽默,保持心灵的高雅趣味和淳朴是深邃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凡人是进不了的。
  读到朋友给我写的那句话:在命运巨棒的痛击下,我的手在流血但不曾垂下。他(我的朋友)经历了太多的残酷和苦难,但他却坚强得让人感觉不到他曾经的历练,他扼住了苦难的喉咙,一步步走向成功。他的人生路在窄了之后被他的坚强和睿智拓宽。把苦难踩在脚下才能成为精神上的巨人。
  是苦难把年轻变得深沉,把人变得自信而宽容、坚实而无所畏惧。害怕苦难的人是不堪一击的弱者。
  在苦难中,我们在寻找观察世界的方式。
  因为我们明白: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痛苦连接着生活和命运,谁都别拒绝她。因为痛苦是心灵的土壤,痛苦是孕育灵魂和生命的土壤。痛苦是为了体验人生,我是赞成痛苦的,我是不怕苦难的,因为我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有面对风浪的坦然的心理。我已经爱上了苦难,我知道一个人容易被现实的安稳和安逸所麻醉,在精神上死亡的人就再也没有任何吸引人的魅力了。因此,在我走路的时候我渴望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一些,我渴望挑战的巅峰在孤独的天涯之旅中经历艰苦卓绝的考验,我不怕一败涂地,不怕被人误解,不怕被中伤和冷落,因为,我在精神上已找到自己的起点。因为,我渴望也享受苦难的警醒,我不爱安逸和平凡的简单,我不爱倾诉简单的想法和简单的心情。因为,我的仅有的一次生命是要来体验生命的考验的,这样我的人格和性格才会逐渐地完美。我才能独自驾驭着生命的小舟在巨浪里航行,即使葬身茫茫的海洋而不是小溪,我就心甘情愿地成为海洋的精灵。
  缺乏苦难,人生将没有了光彩,幸福更无从体验。寂寞是一种美,挑战自己是一种境界,体验苦难是一种幸福。没有改变的生活是一潭死水,没有经历的人生是一种缺陷,安逸的暖流能腐蚀意志的长堤。王小波的幽默哲学,余华的在呼喊中活着,遭遇不幸而在精神上超越的史铁生……他们把苦难变成了精神之美。
  我们要的是生命的升华,不是平静地腐朽。
  走过了苦难就有了精神之美,就有了一笔积蓄的财富,所以我们有理由地在这个神秘的世界拓宽生命的河床,获得新生,活得坚韧,活得有意义。因为人的真正胜利是精神上的胜利,只有精神上的悲壮才使我们感动。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吸引读者的完全来自于硬汉特异的性格,它的价值来自于硬汉性格的罕见。这是海明威为他钟爱的硬汉找到了灵魂,这灵魂是人类恒久不变的价值。我们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精神,敢于承受痛苦蔑视死亡,才使我们感动,才为它的悲壮落泪。
  苦难让我们对生命的体验不再浮于表面,而是触到了本质,学会了反省和哲理,苦难是灵魂的哲学诗。在精神平庸的时代,我们渴望与苦难、厄运抗争,战胜生命,体验更深邃的人生境界。
  [点评]这是一篇内容充实、观点鲜明的佳作。文章显示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常人认为不好的苦难,作者却甘之如饴、津津乐道。也的确,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见到彩虹;只有经历过苦难的生命,才能有人生的辉煌,苦难独具魅力!
  
  感谢一坛腌萝卜
  孟迎新
  我读高二了,今年春天,父母所在的棉厂倒闭,他们同时成了下岗工人。失去了经济来源,我们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父母思忖再三,决定去山里包地种棉花。
  此时,父母五十出头,头发都已经花白,苍老的征兆日益明显,包下二十亩棉花地,迎接他们的,将是风吹日晒的繁重劳动,可是,为了挣钱供我和哥哥上学,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搬到山里去了。
  父母搬进山的那天,是星期天,我去送他们。说是搬家,实际上他们带的东西很简单,除了被褥衣服、生活用品外,还有一大坛腌萝卜。那是刚过春节后母亲腌的,每年的那个时节,母亲都要腌一坛,当作平时生活的调味品,想不到这一年,成了父母去山里后要吃的主菜。
  父母山里的家,说是家,其实很简陋,只有一座低矮的石头房子,立在半山腰。
  暖暖的三月天,阳光没遮拦地照在身上,一路上汗流浃背,但置身于石头房子里,好像和外界两重天,觉得很阴冷,似有一阵阵冷风,吹进背里,接连打了几个寒战。没有院落,出门就是下坡地,站在门口,可以看到近处的几块高低不等的田地,远处,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了。我抱腌萝卜进屋时,泪水抑制不住地涌出了眼眶,父母,年过半百,为了生计,为了供我和上大学的哥哥读书,却要置身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干繁重的体力活,吃腌萝卜……
  那天的午饭,母亲做得很艰难,我和父亲跑了很远,收集了一抱柴火,又到山坳的潭里,汲了一桶水,母亲在屋前架起铁锅,蒸热了从家里带来的几个馒头,烧了几碗稀饭,腌萝卜就是菜了。我很饿,但饭菜吃得很少,舍不得吃,心里一直在想,我多吃一根腌萝卜,父母在山里就会少吃一根,让他们再去山外筹备,是多么艰难啊!
  太阳西下,我要回学校,父亲塞给我一张银行卡,上面存有500元钱。他一再叮嘱我,这些钱,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没钱花的时候,就去银行里支取,专心学习,平时,不要到山里来了。我点头,转身离去的刹那,泪水,肆虐着流下来。
  17岁的年龄,经过一次山里之行的洗礼,忽然间就成熟了,我开始拼命地学习,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地帮父母分担生活的重任。我抛去虚荣心,写了家庭贫困报告,申请到一份打扫餐厅的勤工俭学助学岗位,餐厅里免费提供一日三餐,还有每月50元的补助。父母给我的银行卡,我一直未用,并把每月50元的补助,除却买学习用品花掉一部分外,剩余的,也都存入了卡内。
  在餐厅帮忙时,我开始关注一些蔬菜的生长季节问题,什么时间种,什么时间收,是直接播种,还是先育秧苗再移植。我的心里,一直装着山里的那坛腌萝卜,一直映现着父母因吃不上蔬菜而消瘦憔悴的样子,我想为父母买些蔬菜种子,送进山里去。
  四月的一个星期天,我买了小白菜、西红柿、黄瓜、茄子和胡萝卜等种子,去了山里。翻越了山巅,往山坳里望去,父母正在劳作的身影就映入了我的视野,他们正挥舞着撅头,给棉花松土,白花花的阳光洒下来,他们的身影似乎匍匐在大地上,我的脚步是那样沉重。离棉花地渐渐近了,一块块棉田里,小小的秧苗整齐有序地生长着。我走近的时候,父母发现了我,竞相奔跑着过来。他们渐行渐近的时刻,我的双眼不禁模糊了,只一个月的光景,他们瘦削了许多,脸庞被太阳晒得黝黑。父亲的头发和胡子,一个月未剪,长长的,乱乱的,有点像野人了。母亲的嘴角,长满了水泡,她曾经俊俏的脸庞,因满布了大大小小的水泡,显得沧桑而憔悴。
  我把一包包蔬菜种子递给母亲,给他们讲述着种菜的常识,母亲兴奋地说,在房子前面,就可以开垦出种菜的梯田来,等蔬菜长出来后,环绕着房子,就更有生活气息了。说着,她就抡起撅头,在石缝之间的粘土处,开垦起来。
  那天,我吃的午饭,仍是馒头、稀饭和腌萝卜。我去看坛子,往年我们全家人可以吃一年的腌萝卜,只剩一半了。
  快放暑假的时候,母亲来学校看我,她说山上的西红柿熟了,她是来城里卖西红柿的。我心疼地责备她:“种蔬菜是让你们吃的,谁指望卖钱呢。走这么远的路,多辛苦!”母亲叹息道:“能换一毛钱就让你爸少作一毛钱的难,我累点没啥,你和你哥又快交学费了。”我急忙拿出银行卡,让她不要为我的学费发愁,上面的657元“巨款”让母亲惊呆了。我给她讲述了我勤工俭学的事,讲述了我买种子种蔬菜想让他们少吃腌萝卜的愿望,母亲听着听着就哭了,她说西红柿已经熟了很多,她和父亲一直不舍得吃,他们的一日三餐,仍然是腌萝卜,因为父亲的心里装的,全是如何筹得我和哥哥的学费。母亲说,回去后,一定告诉父亲我的银行卡的事,父亲一定会很欣慰,母亲向我保证,回去后,他们会多吃蔬菜,不再把腌萝卜当主菜了。
  暑假期末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按照学校规定,我可以免交下学期的学费。与此同时,我收到了哥哥的来信,他也在传递捷报,拿到了系一等奖学金,暑假里,他又联系了几份家教,家教挣的钱,加上奖学金,足够交下学期学费了。他暑假不能回家帮父母干活了,让我向山里的父母传递佳音。
  我登上山巅,远远地,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棉田,我奔跑着,呼喊着父亲母亲,我的喊声,他们的回应,在群山间回响。小屋前的蔬菜,亦是一片葱茏,大大的西红柿缀在枝桠上,黄瓜架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茄子已经结出小拳头样的茄仔。我站在葱茏的蔬菜架里,对父母说了我和哥哥的好消息,他们喜极而泣,连连夸赞我和哥哥争气。而我知道,我和哥哥学习和生活的动力,是来自那一坛腌萝卜,是来自和腌萝卜朝夕相处的父亲母亲。
  我走到屋里,打开菜坛,里面的腌萝卜,已所剩无几。
  [点评]什么叫真情动人呢?这就叫真情动人。这篇作文以近乎生活原版的真实,记录了父母异常艰辛地劳作,供养自己和哥哥读书的故事。全文围绕“一坛腌萝卜”构思、展开,既朴实又新颖。俗话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篇文章里,又一次得到了验证。我们说,苦难有时并不是坏事,恰恰相反,在蜜罐里、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却往往不会感激,不会感恩,更没有奋斗的强劲动力。而生活在苦难中的作者,不仅是一个孝顺父母、心疼父母的人,而且还是个拼命上进的人。生活是文章的源泉,动人的真情源自生活。此外,文章还十分注意写细节,如“父亲塞给我一张银行卡……叮嘱我,这些钱,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没钱花的时候,就去银行里支取,专心学习,平时,不要到山里来了”、“对父母说了我和哥哥的好消息,他们喜极而泣”等细节,更是增添了文章的色彩和魅力。
  [作者单位:江西樟树清江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制一种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实时脑机接口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残障人士的自我康复。方法:利用穿戴式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设计相结合,穿戴式脑电采集头带将脑电信号和刺激同
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不可能长出奇葩异草。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与其他类型的作文题相比,材料作文在审题、构思、立意等方面都有一定难度。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分析审察一则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主旨、意图和角度。所以,要在应试中赢得作文高分,不过好审题关,只能是空中楼阁。为帮助同学们提高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能力,下面我们结合材料作文题实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病,心脏病患者一旦出现心衰,就会反复发作.发作次数越多,心脏储备能力就越低下,治疗难度就越大,疗效就越差,且难以巩固.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
目前,大型公建项目的地下室外墙模板主要采用木模板及小钢模进行支设,但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以京东方运营与研发中心工程为例,根据其特点,对木模板、小钢模板和大钢模板进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黏合法吻合人造血管和中等动脉的可行性。方法:杂种犬离体颈总动脉30根,相对应口径的Gore-Tex ePTFE人造血管若干,医用吻合胶。3种不同吻合方法:传统缝
树是城市的客人,树要在客人家里度过一生. 树的故乡在山林和旷野,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如果它们的数量足够多,就构成了森林.
诗言志。这首《馈赠》描述了诗人自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抱负和志向。
“金秋时节叶飘零,路上归客欲断魂”。又是一年秋菊香,我又该独自上路,走向我那最不愿见的墓地,只因那儿住着我恩重如山的姥姥。  我静静地跪在姥姥的坟前,看着自己亲手为她堆出的坟堆,心中稍稍地有了些安慰。  这方矮矮的土堆,望着它,恍如隔世,一个活着的生命同一个逝去的生命曾经相依相偎,如今却被老天爷切断了,心中不免骤增凄凉。五年前那个金秋的一天,刚过六十岁生日不久的您,因病悄悄地走了,可留给我太多的沉
期刊
里弄住宅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特色,也是上海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式里弄因为不适应现代居民生活的方式而不断地被拆除、改造,但里弄风格却令人缅怀.上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