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烟台大花生”生产能力的思考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y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阳市曾是“烟台大花生”重要生产、出口基地。作者根据近几年生产实际需要,提出了重振“烟台大花生”产业的一点设想,以期为“烟台大花生”生产、出口走出困境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烟台大花生;良种繁育;绿色高效
  0  引言
  “烟台大花生”产量高、品质好。其外型特点:果型大、籽粒饱满、果皮洁白、外种皮色泽鲜艳,香脆可口,营养丰富 。据化验,海阳生产的“烟台大花生”蛋白质含量≥21.5%,脂肪50%左右,碳水化合物≥16%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在外贸出口方面极富竞争力。
  海阳市花生栽培历史悠久,是传统大花生出口重点县市,上世纪七十年代选育并推广的“海花一号”大花生新品种,在全国27个省市推广面积达0.067亿多hm2,并率先培创出全国花生单产最高纪录,为全国花生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1986年正式被列为国家级大花生出口商品基地。
  1  推广体系健全、技术力量强
  1.1  技术体系完善
  全市从事农技推广的技术人员260名,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128名。近五年来,曾先后承担各项科技推广项目68项,荣获各级成果奖4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地级6项、其他36项。发表花生方面论文12篇,出版书籍二部。形成了以覆盖地膜规范化栽培为重点的深耕改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等一整套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1.2  宣传手段齐备
  通过与本市电视台协作,开辟了“农村天地”栏目,在农业生产季节,播放宣传农业节目,;开通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创办具有时效性、广谱性的“海阳农技推广”报刊;建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
  1.3  技术力量强
  全市技术人员有规划、分批、分期参加省、市技术培训,接受国内外先进技术再教育。
  1.4  组织领导得当
  (1)在组织上成立分管市长为组长,农业局长为副组长,各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分管全市的大花生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工作;在技术上成立市农技站站长为组长的技术小组,各镇农技站长为副组长,市镇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全面负责技术指导、技术推广、田间考察、技术总结等工作。
  (2)技術指导小组根据要求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分工合作,责任到人。采取抓点带面的办法,是项目落实到人、到村、到户、到地块。
  2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2.1  筛选合适的新品种
  海阳市农技站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对14个花生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适合我市栽培的高产、抗病、抗逆的新品种花育22号、山花7号、花育25号、青花8号。
  2.2  建立种子田
  根据省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在朱吴镇建立原种田133.33hm2、盘石店镇建立生产种繁育田0.13万hm2。采用单粒精播、合理密植等良种高倍繁育技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更多的优质新品种。
  3  建立高产攻关示范基地
  面积133.33hm2,以点带面,分布全市十五处镇、街道。市里主抓交通便利、基础好的朱吴镇、盘石店镇二处高产示范区。
  4  建设绿色花生原料生产基地
  根据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关于绿色食品生产过程准则要求,首先在我市的朱吴镇、盘石店镇、小纪镇建成
  0.2万hm2“烟台大花生”绿色原料生产基地,2022年建成
  0.4万hm2,到2025年在全市范围建成0.8万hm2,占全市花生总面积的40%。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原料,增强出口大花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5  建立大型加工企业
  建立本地大型加工企业为主,以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烟台市大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辅的格局。注重内、外加工企业结合,推动“烟台大花生”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深层次方向发展。
  6  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6.1  积极发挥农技推广作用
  以山东省“花生生产四大关键措施、八项改进技术”为依托,积极推广专用型花生新品种绿色高效栽培模式,总结出适合海阳市生产特点的“烟台大花生”配套栽培技术。
  6.2  全面推广旱作节水栽培技术
  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为主要目地的旱作节水栽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花生生长期间“两头旱”的影响。
  6.3  适时收刨、安全储藏
  花生成熟后,要适时、择机收获;收获后晾晒要及时。确保储藏期间花生品质。
  7  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海阳市光、热、水、气资源分析,实施花生与其它经济作物一年两作,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早春马铃薯(油菜、水萝卜)——花生;花生——秋菠菜;花生//春玉米等模式。
  8  地膜回收、减少污染
  加强宣传,提高农民思想认识,在使用农膜上,提倡选用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品;花生收获后,立即发动群众进行回收,减少农膜对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
  [1] 王一茹,吕杰.中国花生生产效率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84-687.
  [2] 周凤.家畜风湿病的中西医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9,211(3):4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作物栽培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先进技术。本文从阐述农作物栽培技术基本要求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实现栽培技术优化管理的措施,最后提出了提升栽培管理质量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基本要求;优化管理措施  0 引言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生产、农作物栽培工作的开展同样如此。要想提升农作物栽培质量,就需
摘要:番茄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作物,加工番茄在我国主要种植在新疆地区,2017年引入阳原县,通过实施合理密植和适时定植、疏松土壤、补足肥料、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五大项关键技术措施,观察番茄屯河8号品种在阳原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达到高产高效。  关键词:坝下;加工;番茄;栽培  1 番茄种植生产情况  1 国内发展加工番茄現状  中国年番茄酱出口量超过100万t,占世界番茄酱贸易量的40%左右,
摘要:伴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進步。为了扩大生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我国许多地区在气候较干燥的地区种植小麦。所以,研究小麦抗旱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疆伊犁河谷小麦种植中抗旱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从选种、栽培、施肥、播种、节水等方面阐述了小麦早期抗旱技术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小麦;抗旱;栽培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
摘要:桃、苹果、梨、葡萄等是临沭县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水果品种,随着现代栽植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也随之提高,不仅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也进一步促进了全县水果产业的持续发展。生产中,充分了解各种水果的生长习性,并根据其生长特点加以有针对性的栽植管理,为获得果实累累,实现增产增效奠定基础。  关键词:果树;生长习性;特点  1 桃树的生长习性  桃树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喜光,喜温
摘要:农业产业发展是整体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生产中也引入了各类高新技术,优质高产的农产业作业离不开信息化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小麦作为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类型,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种植量在不断增加,而其实际产量以及质量是关系粮食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各类高新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小麦种植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粮食的基础需求,以促进社会环
摘要:中国黑木耳的生产,要经历几个关键阶段,即:野生→原木砍伐→段木接种栽培→代料栽培四个阶段。本文会从多个方面介绍黑木耳段木栽培的接种技术,谨为黑木耳栽培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木耳;段木栽培;接种;关键技术  1 菌种的选择  黑木耳段木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接种。选择菌种至关重要。有了优良菌种,黑木耳获得高产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再结合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产品质量就能得到保障了。面对不同的外在条
摘要:玉米是粮食作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甜玉米的实际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食品以及饲料,部分研究将其应用到工业产业发展之中,因此市场上对于玉米产量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玉米的优质高产对于整体农产业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玉米在实际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如未能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将会影响到玉米的生产产量和生产质量,不仅会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且不利于整体的农产业经济
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豆占领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大豆的产量却停滞不前,也无法满足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豆种植技术也明显提高,在优化大豆产量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大豆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大豆的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从而为优化大豆产业结构送去参考建议。  关键词:大豆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 大豆种植技术  1.1 精选优质
摘要:林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众生活以及生活环境变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其中,林业病虫害问题就是其中的一项重大难题,影响林业建设质量限制林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林业病虫害的传统方式多为使用农药,但是这种方式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同时也会对林木本身和林业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的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对林业
摘要:众所周知,小麦种植效益受病虫害影响较大,对相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小麦种植为主要内容,对现已在诸多地区得到推广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全程综合防治加以分析,先对各阶段小麦适用防治技术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前期准备与一喷三防的重要性,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病虫害;小麦种植;全程综合防治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的当下,越来越多人将目光聚焦于农业发展,如何为小麦等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