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视角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浅析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的现代生活正在迈着迅猛的步伐,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在大大提升,这种竞争条件下的社会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在普通的教育中,家庭和学校往往比较重视孩子们的文化教育,同时也忽略掉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孩子们年纪尚浅的时候没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就很容易造成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了学生们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音乐教师视角;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浅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据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以及表现形式也大有不同,有的人表现为暴躁,有的则有自负,任性。而且他们的生理年龄与正常的实际年龄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加强中职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并且艰巨的任务。而且近年来多家媒体对于当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引发的很多件不良事件,对于学生们也欠缺一个解释。所以不论是从社会的未定程度来讲还是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角度来讲,对于现如今当代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极为必要的事情。
  一、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低
  就目前来看,很多的学生只是一心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主业学习上,专业课,考试课,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主要也體现在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学生们在校时课堂上的考核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出现的现象就是造成越来越多的学生有缺勤少课的现象,并没有进行认真的学习,这才造成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出现问题。而且除此之外,很多高校把心理健康的有关课程作为了选修课这样一来学生们一定程度上会觉得有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人才会选修这门课程这就造成有很少的学生会选修这门课程。第三就是很多学校认为在其他课程上适当的渗透有关知识就可以了但是这样一来就没有专门的课程为学生们讲解,所以有关学校对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2)对于课程的系统化不够
  对于各大中职学校来说,想要确保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有关的授课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讲解,但是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老师们也只是浅层次的将课堂的内容进行了讲解,没有把课堂的内容进行实践,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缺乏了实践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们学习效果的促进就有了差异。
  二、音乐教师视角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1)用通感效应调节学生情绪
  通感,就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感官,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在日常的经验里,我们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往往都可以打通或交通。由此可见,通感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程生活中,就像当我们看见了满园春色就会不自觉的哼唱起“春之歌”一样。我们在听音乐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一些画面,在这过程中都是通感在起作用。[1]就像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的曲目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在欣赏《贝多芬交响曲》时,可以将作曲家的命运以及生活经历带入到课堂,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人生的自信和追求,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修正自己的情绪。
  (2)用音乐给心理教育提供情景
  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巨大力量, 乐团在彩排的过程中,要求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协作,促进团员之间合作能力的同时又能够给成员们带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听觉艺术,所有的音乐的表演形式都必须要求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视觉的支撑,音乐也会成为没有月肉的空壳。当学生们在听见音乐的同时,学生们的大脑皮层也会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2]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的内容与情感教育有关,然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对情感的体验,特别是在班级集体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有人有着和自己一样的情感体验,所以说通过音乐体验能够让学生们的不良情绪得到适当的释放,与此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幸福感,这也是学生们在满足自我成长过程上的必经之路。
  (3)运用音乐元素调动学生心理机能
  不同的音调能给学生们带来不同的身心感受,低音旋律的乐曲能够使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学生们释放压力,从而达到舒展身心的目标。对于临近期末的学生们来说,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们松弛神经,让学生们用平常心来应对考试。
  不同种类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音色的不同给学生们带来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比钟发出的铿锵有力的声音,可以在战场上鼓舞战士们的精神,丝铉的声音可以让人们的意志变得坚定,大提琴低沉的音色可以让人们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诶一手乐曲都存在的往复循环的大小跳,只是有些偏多,有些偏少,让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欣赏这些音乐,才能够更好的呈现出学生们新的的最佳适应能力。
  (4)强化抒情抒发
  一直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音乐的教育泰国强调教化功能,从而就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心理教学的促进活动。荀子在《论语》中提到过“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由此可见故人们在很久之前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情感的需要,促进学生们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是值得可惜的是,目前看来这种思想并没有在教学领域得到重视。通过欣赏一些学生们喜欢的音乐曲目来缓解学生们的精神疲劳,延长学生们喜欢的曲目来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入流行元素,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
  (5)鼓励学生们登台表演
  音乐是一种表现形式,无论是歌城或者是乐器表演,都要求再延长或者演奏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好的感染听众。在中职学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与爱好,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中职阶段的学生们通过在音乐课活动中的不断锻炼,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音乐表现以及学生们的审美能力。[3]再登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对于学生们内心的心理压力也会有很好的释放效果,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心理健康。   (6)规划高校的心理教育健康教育
  在校园内开展有关的工作其实是很难的,[1]所以有关学校要在整体上对学校的教育层面进行规划,首先,学校的领导层面要进行有效地规划,能够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更好的符合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其次学校在面临学生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寻找相应的老师进行心理咨询。最后提高在校老师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们加强对于心理建设的内容,把相关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7)提升教师和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
  现如今,人们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心理健康行为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常常说一个人小时候受过的伤要用一辈子来治愈。而家长和校内的老师是和孩子们接触时间最长的,在学生们的学习阶段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国内,所有的教师每年也都会有心里健康的调查问卷,而在我看来,学校应该加强各大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督查而且要设定合理的分数,校内还可以聘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调理师,可以定期的给学生进行授课,加强在校老师对健康教育的认知不仅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管理学生,而且还可以减少学生们受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作为家长,孩子们的衣食父母来说,无疑是孩子们最温暖的臂弯,在孩子们的特殊时期,不仅是对孩子们进行口头的心理辅导,作为家长还要定期的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在学生居住的社区也可以进行调查问卷这样也可以看到家长们的心里情况。对于学生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慰问。
  (8)将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学科学习中不断渗透
  目前对于各个学校的学生来说,学校不仅仅作为他们学习的场所而且还是学生们生活和进行交际的场所,所以想要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的渗透到学生们得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的通过举行一些音乐有关的关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知识竞赛,用不同曲风的音乐来代替学生们的内心心情,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到彼此的内心情感。[4]在这期间学校可以让学生们自行进行组建团队,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和专业课进行有成效的整合,这样一来在学习的同时学生们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大脑,还可以顺利的把有关心理健康知识讲述给学生。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音乐教育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增强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在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比较自卑的学生们来讲,上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害羞的场面。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鼓励学生们你可能多的参加一些大型的集体活动,比如大合唱,乐器演奏等。在多次登台的表演过程中,也会慢慢发现学生们的信心会慢慢的得到提升。比如,在学校内的其他专业认识到比较害羞腼腆的学生,但是他们的唱歌天赋非常好,我们就可以适当的鼓励他们进行上台演出,我们会发现这类学生当站上舞台的时候真的在发光,学生们的自信心剧增,跟观众们的互动也越来越灵动,这就是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
  (2)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作为美育教学的一种手段,不管是在教育界从事的专业人士,还是为人服務的家长们,都会深深的体会到它对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性。在这里面不能够准确地排除一部分的家长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考一个理想的大学,但是还有一部分的家长是抱着培养学生们兴趣爱好的心态。美学中一直认为“认识美”是一种完美的流程,包括教学阶段培养学生们对美的认识,对美的形态有基本的了解,教会学生将两者贯穿在一起,让学生们对其所存在的方式,逻辑的理解新型了解。这也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审美观的一种培养。
  (3)提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在音乐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大合唱,集体舞以及大合奏等活动都能够有效的拉进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学生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合唱或者合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们相互配合,达到一个好声音的效果,感情也是在这种互动中慢慢建立起来的,一旦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他们对于社交的基本礼仪以及基本能力就会慢慢搭建起来。
  总结
  随着近些年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发展,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越薄弱,心理健康的建设已经成了近些年来最热门的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对学生的心理建设更是急切的。心理健康不仅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还可以对生活中获得的压力进行有效地分解和消化。
  参考文献
  [1]叶水湖. 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职业学院学报, 2000(1).
  [2]高文珺. 心理健康学识、感知风险与专业心理求助关系研究[D]. 南开大学, 2012.
  [3]江舟.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音乐能力[J].中国音乐教育,2009(06) 2张婉侠.由“音乐能力的培养”引起的思考一 当前我国音乐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改革探计[J].音乐天地,2007(06)
  [4]耿海荣.浅析音乐教育对培养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基础教育论坛,2016,09:14.n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权利、义务被重视和必要的护理信息的提供.1993年以来,我们在心脏外科试行公开康复护理计划,旨在提高康复护理质量和护士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亦称院内肺炎,是医院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表现形式[1~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指出,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人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人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2005年由美国胸科学会和美国感染病协会联合推出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5]明确
期刊
脊椎为许多恶性肿瘤的好发转移部位,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7.43%[1,2].椎体的转移瘤常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剧痛,同时由于椎体压缩、压迫脊髓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低下,加速患者死亡[1,3]。
摘要: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思考与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小学阶段,围绕“核心问题”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本质、理解重点、深入思考,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工具。为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切实提高,本文围绕数学课堂核心问题的提炼展开探讨,提出深入研读教材、合理分解问题以及重视三位一体等研究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问题;教学策略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电话回访对肠造口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电话回访干预肠造口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采用RevMan5.2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话回访对肠造口
跟痛症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病因还不是很清楚,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针对这一问题,2001年10月~2002年1月,我院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跟痛症患者12例,15侧(3人为双侧),经3个月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00年1月~2001年1月,本人查阅有关临床资料与文献后,根据医药学理论,采用4.5号小儿静脉注射针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三横指(病人的同身指)正中处与腕横纹皮肤的皮纹平行进针的方法,病人感觉微痛甚至无痛.经过180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期刊
摘要: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就是沟通。沟通有助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有助于让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感受。本文就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沟通误区;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曾经有人说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些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于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弱化了
目的 为河南省科学规划全日制高等护理教育结构及规模提供决策依据;构建具有专业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河南省高等护理教育国际化进程.方法 对15所高等护理院校、系和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查阅各级关于护理教育、护理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并进行大量相关文献检索,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至少还缺10.28万护士;临床护士第一学历本科仅为3.15%,2012年全日
目的 调查济南社区老年人慢性疼痛状况、应对方式、依恋风格和疼痛信念(感知)几个变量,探讨依恋和疼痛信念在疼痛调适与其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以期为社区老年慢性疼痛的机制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应用简明疼痛程度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Brief Pain In-ventory,BPIC)、应对方式问卷-修订版(Coping Strategies Questionnair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