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学理论架构的重要成果——“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简介

来源 :学术动态(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学所研究员王保树(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主持的“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04年9月结项,最终成果为48万字的专著《经济法原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期刊
心血管检查作为诊断学教学的重点,已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现阶段的医疗环境使许多病人不愿意作为临床教学对象,部分高校扩招也造成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所以教学效果往往
期刊
文化、文明、制度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的三个基本维度。文化基于历史传承,文明基于科学进步,制度是对于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的糅合或创新。文化与文明具有内生关系并与制度的守成或创新形成内生联系。文化传承、文明进步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强相关性,决定了现代中国社会形态选择与制度构建的三个必然性关系:基于文化传承的社会主义路径选择的必然性,基于文明进步的市场经济制度创新的必然性,以及基于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糅合的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文章阐明并厘清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三个时期”的必然性关系,并
近期,中国社科院妇女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就制订“十一五”妇女研究规划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妇女理论的创新,丰富
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需正义与公平,但罗尔斯和沟口雄三的“平等论”思想,却鲜具指导意义。由于横亘于中国传统的相关问题是“平衡论”而非“平等论”,因此,揭示和疏理“平衡论”命题所由以发生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根源,尤其是它的假设特质,对于深入清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负面因子以及正确理解近代化和现代化的真实含义,或有裨益。
通常认为世界各国的科技情报体系有两种典型的模式,即分散型和集中型,苏联是集中型的代表。诚然,从二十年代列宁开始创建情报事业起,苏联在科技情报工作的组织中一直强调集中化。
本文从20世纪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从20世纪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从现代化历程在西北演进的角度,力图阐明各时期西北开发思想的内核,揭示前后期西北开发思想的必然联系,比较各时期西北开发思想的异同,从而得出三点结论:20世纪中国西北开发思想的核心是推进西北地区的经济现代化;从西北开发到西部大开发是20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然;西部大开发战略是20世纪西北开发思想的总结和升华。
高句丽纺织品有丝、麻等不同种类。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高句丽的纺织品的种类及其原料等作了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