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配绿特别土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tt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和绿是色相环上最遥远的距离
  彼时,演员张馨予以一身花被面式的民俗造型登上戛纳红毯,瞬间占据各大头条。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网络讨论中,对张馨予的这套礼服纷纷以“东北大棉袄”相称,仿佛这种花样是东北的特产,但其实呢,未必。
  早在二十多年前,巩俐就以一身大红大绿的改良旗袍亮相199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浑身上下洋溢着浓郁的中国/乡土气息;那一次她拿到了影后桂冠,凭借的是在《秋菊打官司》中对于一位西北农村妇女的成功塑造。
  2000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同为张艺谋导演、同以西北农村妇女为主角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获得银熊奖,章子怡尽显心机地拉着张艺谋的手同登领奖台,当时她身上穿的,是一件土得掉渣的肚兜长裙,和张馨予的花棉袄礼服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色彩学上说,红色和绿色是对头。在色相环上,它们之间整整隔了180度。红色和绿色之间排斥度大,是一对互补色。这就意味着,红、绿色彩放在一起会造成极强的视觉反差,使得色彩对比达到最大鲜明度,并强烈刺激感覺器官。
  在这种强烈映衬下,红的会越发显红,绿的就越发显绿。考虑到这一点,“红绿灯”就作为区分“停”和“不要停”这对重要相反概念的标志。
  像这样大角度色相对比的配色类型,对人眼的刺激强烈,有眩目的效果。但强烈的刺激,更易引起视觉疲劳,产生不适应感,使人心理也随着失去平衡而焦躁不安。所以,红和绿大面积相配并不赏心悦目。
  红配绿追求欢畅淋漓的对比
  既然红配绿冲击感这么大,为什么大红大绿仍旧屹立不倒地流传至今?
  这或许跟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的色彩运用习惯有关。长期以来,传统民间色彩审美要求色彩单纯明快,讲求平面的色块对比,强调装饰趣味。喜欢纯色,不爱杂色,运用色彩强调强烈的补色对比、高纯度色调对比,追求大面积的对比,较少西方传统绘画中微妙的层次色彩变化。
  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传统文化中涌现大量华丽的艺术作品——因为凡鲜艳而明亮的色彩都具有华丽感,色相对比的配色也具有华丽感,而互补色就是其中最华丽丽的大杀器。
  比如宋金时期的红绿彩陶瓷,将当时民间这种大红大绿的审美倾向表现到极致,华丽鲜艳让人感受到欢畅淋漓的对比。同时聪明的古人早就想到以一色为主,另一色做点缀的方法,色彩搭配产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感。
  大红大绿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既然红和绿同样可以也确实给人们带来美感,红配绿怎么就成了“土”的代言人呢?
  在中国古代,色彩不仅仅是美丽的需要,更是身份的象征。比如明朝对百姓着装有着严格规定,一般的贫民只能穿青布素服,而红、绿、金黄等色只有皇亲贵族才可以穿着。而这些贵族们之所以对红绿二色情有独钟,一方面,与中国文人爱慕天然的特质息息相关,所谓“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农耕文明的属性。
  但到了晚明,随着服饰制度的松懈,人们便开始大肆消费起大红大绿来。
  明朝《金瓶梅》中还有这么一句话:“红配绿,看不足。”那时市井人物看来,红配绿,好看得不得了。从晚明社会大红大绿的服饰流行时尚中可见,早期的服饰时尚,最鲜明的体现便在于对制度的突破,贩夫走卒,也可以随心所欲僭礼逾制了。于是他们首先去做的,就是找回曾被制度剥夺的尊严和地位,体验翻身作主人的快感。
  不过,当大红大绿成为全民时尚,就连村妇野老都不分场合地点地穿服其身,其中所蕴涵的身份地位的指意和象征,也必将消失殆尽。大红大绿似乎在服饰上变为泛滥的俗物。其后乡土文明对于高对比度的色彩搭配的大力发扬加以运用,让浸染在城市文明中的人们感到格格不入。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颇具乡村民俗风味的年画。华丽加喜庆的“红杉绿裤”基本是对年画颜色的符号式概括。鲁迅先生在《狗·猫·鼠》中曾有提及:“我的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所以,红配绿并没有原罪,而是红绿之间的搭配难度,加上传统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撞,共同导致了红配绿今天被奚落嘲讽的下场。
  (《中华文化》2016年6月等)
其他文献
美國:“计时隔离”不耽误父母爱你  无论是美国的幼儿园还是小学,老师都会立下许多“教室规矩”,这些规矩多而繁琐,大到不许打人、骂人、毁坏公物这样显而易见的准则,小到洗手的方法、坐姿、餐桌礼仪、玩具的摆放方式等。  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美国老师会怎么做?他们会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妥协。比如,到了吃饭时间不吃饭,后果就是没有饭吃,不得不饿肚子;不好好放置玩具,后果是没有玩具玩;把
期刊
四川“妈妈”让它死里逃生  2015年,记者联系到当年奋不顾身跳下河救巴斯的主要当事人之一—当时70岁的李兴玉老婆婆。她回顾了当年救下巴斯的情景:  1984年2月22日下午,家住四川宝兴县永富乡永和村的李兴玉上山(夹金山)砍柴,跟她一起的还有邻居张天玉的孩子石家明。当他们背着柴禾回家途经巴斯沟时,看到激流中有一只大熊猫正在挣扎。  李兴玉把柴禾放在地上就冲到河边,大熊猫被冲到河中央,刚好卡在了两
期刊
人能用意念与细胞沟通?  在数十年前,英国的乔治·德拉瓦尔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发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事实,那就是人类的意识可以影响植物的细胞。当我们希望某种植物快速生长时,我们可将种子放在自己手里,用虔诚而坚定的态度祈求植物生长,这样可使你得到意外的收获。  那么,人类可以用意念与人体细胞沟通吗?曾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癌症患者,在全身放松状态下,想象进入了自己的血液循环系统,向其中的白血球发号施
期刊
让英拉官司缠身的“大米计划”  2015年,英拉因大米收购计划造成财政亏空而被控渎职。泰国最高法院原本打算在8月25日对此案作出最后宣判,然而,英拉的律师称,英拉因病无法出席。法院不得不将裁决时间推迟至下个月27日。  英拉之所以落到今天的地步,与她在任上力推的“大米计划”分不开。  2011年5月,英拉当选为泰国第一位女总理。她在竞选时承诺,当选后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贫困现状。  “大米计划
期刊
中国与巴西:共同扩大金砖“朋友圈”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国土面积达851.49万平方公里。与中国一样,巴西是地理大国,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  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巴西一直是该机制的积极倡导者。巴西希望可以通过金砖国家这样的多边舞台,展现出新兴大国的风采,同时也希望借助这一桥梁获得更多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治理的话语权。  从卢拉到罗塞夫再到特梅尔,巴西的政坛更迭不断,难称稳定。但是,巴西人对于
期刊
啃着橄榄拿着弹弓来找茬  据广州市公安局7月13日通报,专案组于今年3月30日、5月8日凌晨,在广东惠州、东莞两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缴获涉案车辆8辆和一批作案工具。经核实,犯罪嫌疑人在广州、东莞、惠州、江西等地高速公路上,以弹弓、橄榄等工具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实施敲诈勒索案件37宗。  弹弓和橄榄如何“碰瓷”?广州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这种新套路:用弹弓射出橄榄模拟车辆碰撞声音,再逼停事主车辆,伺
期刊
“你们真有夫妻相”,这大概是夫妻在一起时常听到的一种恭维。虽然人们高低胖瘦各不相同,但这依旧是一种让听者窃喜三秒的设定。更妙的是,这种结论还有不少科学依据。  生理和心理都愈发相似  俗话说养移气,居移体。一对夫妇如果长期同居共养,慢慢地会在体貌气质上变得越来越像,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在上世纪80年代最早做过关于“夫妻相”的研究。他分析了多对新婚夫妻及其结婚25年后
期刊
在主要的地铁或电车车站前,一般都会有方便人们用餐的快餐店,里面座位很多,所以,经常会有人选择在车站前的快餐店等人会合。但是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快餐店是非常不适合等人的地方,这主要和快餐店的内部装修风格有关。  快餐店的内部装修,大多是清一色的暖色调。但是暖色系会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会让人觉得很烦躁,所以说快餐店不是一个适合等人的地方。  在婚礼会场铺上红色的地毯,实际上也是想在感觉上让时间过
期刊
22名省部级干部被处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改作风,可谓不惜代价。仅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就破了多少所谓的“惯例”,刷新了多少历史数据。  据统计,自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起,到2017年7月底,全国累计查处问题18万多起,平均每天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查处的问题逾百起;超过13万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这其中包括高达两位数的省部级干部。  中纪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
期刊
变态杀人魔的心理极度扭曲  2012年5月,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发生的一起凶杀案震惊全球,成人片演员卢卡·马尼奥塔将中国籍留学生林俊杀害后分尸,并将部分尸块寄给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两大政党总部。几乎在同时,他的杀人视频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视频画面血腥、恐怖,令人作呕:一名男子把碎冰锥反复刺入受害者的身体,杀害、肢解、奸尸后吃掉部分尸身。  2014年12月,马尼奥塔最终被判一级谋杀罪成立,其他数项罪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