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为了进一步认识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消除竞技体育因异化作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本内涵,阐释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和区别以及竞技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注意问题。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 发展
  从1903体育首次进入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以来,学校体育已在中国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百多年的学校体育留给了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一百多年的学校体育有着辉煌的业绩,但是有一些遗留问题需要体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地去分析和解决,目前在我国体育界存在对竞技体育是否进入学校体育教育范畴问题上仍然争论不休,没有达成共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本内涵、目标、联系和区别。
  一、学校体育基本内涵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体育的主要内容,其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而学生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只有正确认识、理解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身体、心里以及社会适应发展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才能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基本目标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竞技体育的基本内涵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去挖掘与发挥人在身体、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潜能,其目标是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胜利为首要的社会体育活动,其基本特点是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和观赏性,通过竞技体育可以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大众体育的参与、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竞技体育异化
  竞技体育是以人为主体的身体活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观众都是参与竞技运动的主体。异化是指从主体中分裂出来或丧失掉的东西在摆脱主体的控制并获得独立性后逐渐壮大,反过来控制、支配、压迫或扭曲主体。当这个主体是人本身的时候,那么异化就是人给自己树立起一个自己最终控制不了反对势力,导致人性的变形,如体育暴力、体育兴奋剂、黑球黑哨等。造成竞技体育异化的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驱动,由于竞技体育利益往往都是高额的,分配差距也十分明显,所以一部分参与者和幕后者不惜铤而走险采取种种恶劣手段,造成竞技体育异化。
  四、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联系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都是体育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协调发展不仅是各自自身独立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体育大系统的要求,只有当两者携手并进,共同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整个体育事业不断的向前发展。竞技体育技术的专门化和先进性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以及学校体育竞技比赛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满足了中小学生对体育比赛和展现自我需要以及对中小学生的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不断超越自我的思想观念上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比拟的,同时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形式和手段上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从文化的创造性和传播性的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是相一致的,学校体育就是通过体育手段给学生传授体育基本技术技能,让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传承体育文化。
  五、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区别
  从对象上看,竞技体育对象是从小开始在专业的教练带领指导下进行某一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具有专一性和精英性,他们从小都要经过十分严格的训练,其训练水平都是非常高,而学校体育则是普通学生,具有普遍性,他们则是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体育活动,其要求没有竞技体育那么严格。从内容上看,学校体育的学习内容比较全面,从小学到大学学的内容差距也是特别明显,而竞技体育的训练内容则是专一性,基本都是从小训练一个内容。从组织形式上看,学校体育是以班级和群体训练的方式为主,体育教师常常会带几十个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而竞技体育往往是以个人训练组织方式为主,基本上一对一的训练形式。从目的上,学校体育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竞技体育则是挖掘运动员最大潜能,创造优异成绩和夺取比赛胜利。
  六、竞技体育进入学校体育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学校体育发展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竞技体育进入学校是学校体育发展必然趋势。学校体育需要竞技体育为其注入新的血液。在学校体育引入竞技体育时,要避免照搬竞技体育的训练模式,学校体育的内在结构和教学模式不允许它像竞技体育那样来组织教学活动,实践向我们表明,竞技化的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竞技体育教材化是学校体育引入竞技体育的一条较好的途径,从方法论来讲,竞技化的改造应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学生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性规律。
  七、结论
  竞技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体育发展必然趋势,学校体育需要竞技体育为其注入新的血液。学校体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运动的习惯,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竞技运动项目,既有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三基的一般水平的竞技运动,又有通过练习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表现突出的较高水平的竞技运动,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从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中选择自己爱好并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以便能够使运动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论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J].体育科研.2000.9.
  [2] 甘建辉.论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J].柳州师专学报.2006.3.
  [3] 章晓伟.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及竞技体育三者关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4.
  [4] 黄庆喜.试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结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
  [5] 霍凯.奥运会影响下中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
其他文献
2019年8月18日,“世界图像:徐冰《蜻蜓之眼》”展览于今日美术馆开幕.这位久负盛名的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又一次亮相,注定会激发各种声音.不论是论坛与研讨会的高谈阔论,还是底
期刊
磺脲类药物(SUs)是发现最早和使用最广泛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1942年,Marcek Janbon在研究磺胺类药物对伤寒杆菌抑制作用时,发现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不明原因死亡,分析死亡
在中国当代艺术系统中,艺术家何工可谓是“老江湖”了!用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Cohen)的话来说:“我根本不认为我是一名悲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是那些老是等着下雨的家伙.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如何在“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思想影响下,解决在实施选项制体育课后,田径课令人望而生畏的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众多中职学校体育老师竞相研究的课题。本文着眼于中职学校实施快乐田径课,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实施快乐田径课 分析探讨  如何让在校学生认识到:素有“运动之母”的田径运动
2019年3月,批评家、策展人鲁虹出版了其最新的批评文集《半路出家》①,同年11月,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又以“半路出家”为名举办了“鲁虹个人艺术档案展”.在《半路出家
期刊
患者,女,40岁。因“车祸致伤头部痛伴恶心、呕吐1 d”急诊于2011-07-14入院。体检:T 36.5℃,P 76次/min,R 19次/min,BP 120/70mmHg。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居中,脑室
目的探讨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方法 48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均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
例1,患者,男,89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于2010年8月10日上午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前列腺手术病史,否认精神疾病及
沈烈毅不装,和他相处不累,这也是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这种不装和不累,来自他的包容和通透,也因为他能够把复杂的事情和道理融会贯通到具体的视觉形式和材料上去,能够用简单易
期刊
2019年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在被人们誉为心中的桃花源的酉阳举办.它是一个集在地性、原创性、生态性、生长性、互动性、功能性为一体的乡村艺术盛世,以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