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一个明确的工作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他说: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西方主流媒体较普遍地认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更具备了“世界主义眼光”和“全球视野”。习近平提出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道义感召力”“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等等,都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向全世界提交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案”。为什么要通过“讲故事”来宣传“中国主张”呢?西方媒体最普遍的解释是:人们可以排斥观点,但并不厌弃故事。故事可以成为全球传播的有效桥梁。目前中国各类媒体也普遍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使命。
  “讲好中国故事”,不能不想到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西行漫记》(英文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作品在欧美的报刊上连载后引起了强烈反响,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斯诺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的发现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斯诺作为西方记者,经过深入采访、实地考察后写下的这部纪实作品,不仅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传递了共产党和红军的丰富信息,而且首次向世界人民打开了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真实情况的窗口。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早已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和业绩尤为突出。但是,西方有些人却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利用他们的“话语霸权”,制造和渲染“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在这种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人民真正认识历史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已成为坚持“四个自信”的时代要求,更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所说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它是共产党人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坚决维护好守护好。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做出巨大貢献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以及无数的人民英烈,讲好他们的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题中应有之义,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基于此,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刘以顺教授花费极大的心血和精力编著了一本近100则、共50多万字的《新四军故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此前,我也曾阅读过许多新四军故事,但却很少作连贯的、整体的系统思索,更缺乏分门别类的解读,没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升华。刘以顺教授所编著的《新四军故事》分别归纳为“理想信念篇”“群众路线篇”“团结战斗篇”“反腐倡廉篇”“制度法纪篇”“高风亮节篇”6大篇章,这对我们加深认识新四军、学习新四军、继承和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有很大的启迪和教诲作用。
  20世纪80年代,台湾陆续出版了《蒋总统秘录》、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顾祝同《墨三九十自述》、徐永昌《求己斋日记》以及《抗战建国史研究论文集》等著作。这些书谈及中国抗战历史,主要是吹嘘、夸大蒋介石的抗战功绩,诬蔑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借抗战为名扩充实力,抢占地盘,不服从军令,破坏抗战,是所谓叛军、匪军等等。这很适合国内一些“公知”和“新汉奸”的口味,也非常适合西方敌对势力在中国推行“颜色革命”的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网络上和一些报刊不断传播、散布这些篡改和歪曲事实的谬论邪说,甚至连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蓄意谋划的以剿灭新四军为主旨的“皖南事变”也说成是他们的正义行动。在这股反动思潮影响下,一时间国内出现了各种各类“翻案文章”,并提出了“告别革命论”,以贬损和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史、斗争史,进而丑化和否定我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史。如何厘清此类谬误,《新四军故事》一书从一个侧面做了最有说服力的解答。
  《新四军故事》以更多、更广泛的内容描述了“铁军精神”的方方面面,以铁的事实形象地再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包括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军民鱼水情、创建全新的革命根据地、在战争环境下努力搞好经济建设、从严治党治军、推行民主与法制等等,对于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可以说有着永不褪色的现实意义。
  最后还想特别说一下,《新四军故事》这本书的文笔也很优美,要言不繁,情理交融,叙事娓娓动听,既能从道理上说服人,又能从感情上打动人,这肯定是受读者欢迎的。
  (本文作者为安徽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曾任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来泗阳是8月,虽说已届立秋,但对于江南来说,季节感还当逢盛夏。从入住的宾馆窗外看出去,骄阳似火,古运河似乎也因为地表的温度而流淌得格外缓慢。如果只从宾馆一扇窗口看出去,泗阳跟其他小城面貌相若。然而,当我跟随采风团迈出宾馆门口,顿时产生了一种恍惚感,怀疑自己刚才在窗口看出去的,只是一幅平常的壁画而已,而这涌入眼帘的满城绿色,以及在这绿色中穿梭的人流,才是真正的泗阳,日常的泗阳。  绿色是泗阳的城色,
期刊
刘顺发 新四军与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今天与读者见面了。也许有人会说,新四军成立于1937年10月12日,1947年1月21日取消番号,前后只有10年的历史,怎么能把新中国的成立和新四军联系起来?我们認为,新四军不但与新中国有联系,而且联系非常紧密。新四军经过八年抗战,由原先组建时的1万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
期刊
本刊讯 时值隆冬的福建厦门,花团锦簇,温暖如春。12月19日至21日,第八届海峡两岸将军论坛暨第九届两岸将军书画展隆重举行。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国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及两岸32位退役将军参加活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两岸将军论坛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共谋发展”。大家表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大陆改革开放成果离不开两岸和平稳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岸共同的“中国
期刊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宁波解放70周年。为了配合纪念宁波解放70周年系列活動,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组织开展“我所经历的宁波解放”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征文对象以本地为主,扩展至市外,当年亲身经历宁波解放的老干部、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其中。征文不拘形式、不限篇幅,各种体例的文章及配图均可。征文截止日期为2019年4月20日。优秀征文及时在会刊上选登,并视情邀请征文作者参加纪念
期刊
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1):“寡人欲以(2)五百里之地易(3)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
期刊
2018年11月27日,驻宁的陆军指挥学院迎来80华诞,学院举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陆指风采人物颁奖典礼。  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创立于1938年,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中级合成指挥院校。从当年的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抗大四分校、雪枫军政大学等一直沿革至今,我軍著名将领彭雪枫、张云逸、陈毅、粟裕、陈赓等先后担任过学院领导。80年来,学院先后为我军培养了20余万名军政指挥员和地方领导干部。  8
期刊
2018年12月14日下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四军研究院”揭牌仪式在盐城师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杂志社、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延安大学,盐城市有关单位及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师生共2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盐城师范学院校长、
期刊
我们常说,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平凡与伟大,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坚守平凡,方能成就伟大。“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它如出征的号角,催人奋进。  王继才同志与妻子王仕花坚守的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这里没水没电,植物难以存活,面积只
期刊
走进泗阳,白居易的那首诗便涌上心头:“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正是这首诗,让我记住了泗水。此时,站在泗阳城里,我突然有些小小的兴奋,因为我明白自己已经到了泗水之滨。  中国之地名无分南北,往往与山河有关,但方位却往往会把人弄糊涂,比如河之阳是指河的北岸,泗阳城正在泗水的北边,而山之阳却又必定是在山的南边。怎么回事?想了许久还是让人弄
期刊
最近,江苏省如皋市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如皋市人大代表爱心扶贫基金”,用于扶危济困和对口支援。基金的设立得到了积极的支持和响应,短短两周已募得捐赠款117万元。  如皋市镇两级人大同心同力,各級人大代表热情参与。人大代表、博爱医院董事长陈银忠捐赠5万元,六建集团董事长宋小忠代表捐赠5万元,晋申建筑总经理符成林代表捐赠5万元,戴庄建筑董事长张德明代表捐赠5万元,路翔交通公司总经理周红梅捐赠5万元, 二
期刊